袁隆平,男,汉族,无党派,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省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开发的先驱,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原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原湖南省CPPCC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员,CPPCC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现西南大学),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获得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2004年获得沃尔夫农业奖,2006年4月获得国家科学院外国院士奖,2010年和2018年获得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发明了?三系?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了?两系?杂交水稻,建立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并提出和实施了?三产四收工程?,利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了6部中英文专著,发表论文60余篇。
2018年9月8日,他获得了?未来科学奖?生命科学奖,授予改革先锋奖章,并授予杂交水稻研究先锋。袁隆平在中国率先开展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在他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他提出:?如果你想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你应该首先利用雄性不育?。他的理论和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