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秧苗被水推稀了如何补救?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9:34:38
字号:

大田秧苗被水推稀了要及时进行补苗,同时注意栽培要求和技术。

大田秧苗被水推稀了如何补救?

水稻秧苗期常遇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如下

一、芽势弱,出现楔子苗、弱苗,出苗不齐

1.在浸种育苗前种子处理不过关,没有经过比重机筛选或盐水选种。普通农户一般采用盐水选种即可。方法是平均每100kg,水中加盐(大粒盐)25kg,充分溶解,测试浓度时可以将新鲜的鸡蛋放入配制好的盐水中,鸡蛋浮出5分钱硬币大小的面积为最佳,然后放入种子搅拌,漂出空秕粒,随着盐选次数的增加要不断的加盐加水,不断的测试。盐选后的种子用清水洗净,消毒备用。

2.人工催芽温度不易掌握,温度不均导致低温芽不齐、高温烧芽现象时有发生。使用恒温催芽器能够有效的解决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保证出芽质量。另外也可在保温浸种棚内生火增温催芽。催芽前为保证均匀升温,可用温水先淋洗一遍,水温控制在40℃左右,不宜过高。采用袋装催芽,垫稻草50cm 左右,然后再用塑料布盖好,隔2~3h翻动一次,并喷洒和种子温度相同的温水以防干燥,白天温度高可不生火,晚上必须生火增温,大约48h种子露白齐芽时,即可摊开晾芽,至常温播种。

3.育苗操作不当,覆土薄厚不均,壮秧剂不匀,棚膜选择不当等;苗没拱土时就浇水,水流将除草剂冲到一起,导致部分种子受到药害。播种前应将壮秧剂和苗床土充分搅拌均匀;前期苗床浇水充足,原则上在2叶期前不需要浇水,特别在出苗前,更不要浇水;覆土的不宜过厚,最佳厚度为0.4~1cm,覆盖均匀即可。

4.苗床浇水不充分,出苗期水分得不到保障,为解决落干现象,不得不揭开薄膜打开封闭补水,致使芽种受到损伤。只有浇足底水才能确保一次性出苗,特别是在无纺布育苗时更是尤为重要。一般播种前的1~2d要不断浇水,浇足浇透并且没有明水方可播种,播种前再少浇一点即可,从而保证出苗期水分充足,一次性保全苗。

二、出现“窟窿苗”、“秃疮苗”及不同程度的死苗烂秧现象

1.播种时间不适宜。早春气温较低,播种过早易造成烂种烂秧, 过迟又影响前后茬口季节,所以要根据当地气候适时播种。

早春水稻育苗防烂秧,秧田既要透水,又要透气;在露地育秧时,气温应该稳定在12℃以上时开播;原则上要稀播均播,也需要根据秧龄长短及育秧时节气温高低而定;尽可能培育壮秧,掌握好立苗期和扎根期的灌水和水层。

2.置床不平,底水无法浇匀,育秧盘压不实,不能与苗床完全接触,导致部分幼苗脱离土壤和水分,枯死。置床要平整,60延长米置床高度差不能超过2cm,秧盘压实,使钵体压入置床土中并将床四周秧盘边培严防止透风。置床平整是解决秧床积水出现窟窿苗的关键。

3.营养土混拌不匀,导致壮秧剂烧芽。壮秧剂在床土中难以拌匀,拌不匀的地方烧苗,拌不到的地方苗发黄,以致秧苗参差不齐。出现这种情况,要揭膜灌水,把水灌至略高于秧盘约1cm,保持1~2h后再放水,水位略低于畦面即可,重新把膜盖好。下一次灌水前把水排尽,早晚各一次。连续2~3d后,秧苗明显好转。

4.苗床地阔叶杂草丛生,育苗后出现顶盘现象,部分秧苗枯死。苗床杂草较多,一般应以预防为主,即秧苗运出后要及时的

进行深翻并清除草根,在种植了其它作物的地块,收割后还要进行15~20cm的深翻,摆盘前要尽量清除草根,然后压实摆盘。如果已经发生杂草丛生的现象,可以使用水稻肥床旱秧田除草剂,如“新野”等。

5.秧床低洼长期湿度大,出现烂秧现象。在前期秧床的选择上应该尽量避免低洼地做床,应尽量选择近水源、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杂草少、偏酸性的旱地块。

这篇课文先总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社会带来许多重大变化,接着列举了四个实例加以说明。每个方面的变化,作者都拟有一个小标题,然后围绕着小标题具体叙述。这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图书馆无书籍”,讲的是电子图书和激光机阅读,人们将文字、等信息储存在电子计算机中、录在光盘上,具有费用低、检索快、可打印、方便阅读等特点。

戴维武1990年7月参加了辽宁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灯塔市分校农学专业学习,毕业后,他将所学的科技知识运用在农技推广工作中,并于1995被评为辽宁省科技星火带头人,被周边受益农民亲切地称为致富的领头雁。

1996年,戴维武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别在三个村承包了200多亩土地搞试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并建了一栋占地10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和6000平方米的大棚种西甜瓜,收益不错。在他的带动下,全镇1997年种植西甜瓜面积猛增1000亩,仅此一项技术使农民每亩多收入2000元。

田生产在大河南镇占主导地位,但在育苗、节水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戴维武通过学习,掌握了无纺布钵盘育苗、节水栽培的技术。5年间,他给农民讲课400多场次,并每年拿出3000多元资金做试验示范经费。使农民认识到水稻简化栽培的好处。几年间,周边水稻无纺布育苗、抛秧栽培面积达1万多亩,这项省工、省时、高产的技术已被多数农民掌握。

戴维武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从不保留,无私传授给农民,他使粮食、蔬菜增加了产量,提高了质量,使很多农民运用他的技术脱贫致富。著有《农业发展》、《未来科技》、《农业怎样提高产量》、《高质量农业》、《蔬菜培育》等有关农业的书。

“商店无顾客”,讲的是利用双向电视进行购物,足不出户便可浏览各国商店,购到世界各国的货物,省时省力。

“种田无土地”,讲的是无土栽培,这种技术利用营养液、容器和沙砾等,依照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人为地创造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这种方法节约土地,管理方便,免遭灾害,不受季节约束。

“工厂无工人”,讲的是利用机器人进行生产,机器人行动灵活,感觉灵敏,功能多样。到了机器人时代,“人们的劳动只是示范和开关电钮”,这样既能解放劳动力,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事例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社会将不断发生巨大变化。为了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我们要爱科学,学科学。 戴维武1990年7月参加了辽宁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灯塔市分校农学专业学习,毕业后,他将所学的科技知识运用在农技推广工作中,并于1995被评为辽宁省科技星火带头人,被周边受益农民亲切地称为致富的领头雁。

1996年,戴维武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别在三个村承包了200多亩土地搞试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并建了一栋占地10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和6000平方米的大棚种西甜瓜,收益不错。在他的带动下,全镇1997年种植西甜瓜面积猛增1000亩,仅此一项技术使农民每亩多收入2000元。

田生产在大河南镇占主导地位,但在育苗、节水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戴维武通过学习,掌握了无纺布钵盘育苗、节水栽培的技术。5年间,他给农民讲课400多场次,并每年拿出3000多元资金做试验示范经费。使农民认识到水稻简化栽培的好处。几年间,周边水稻无纺布育苗、抛秧栽培面积达1万多亩,这项省工、省时、高产的技术已被多数农民掌握。

戴维武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从不保留,无私传授给农民,他使粮食、蔬菜增加了产量,提高了质量,使很多农民运用他的技术脱贫致富。著有《农业发展》、《未来科技》、《农业怎样提高产量》、《高质量农业》、《蔬菜培育》等有关农业的书。 戴维武

灯塔市三农服务公司经理戴维武发明的水稻抛秧器最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近年来,戴维武一直在琢磨用机械抛秧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试验。2000年,他利用打药机上的鼓风机配上装秧苗的托盘,用风力将秧苗抛向空中落在水田中,经反复研究试验终于获得成功。从2001年起,灯塔市三农服务公司增加了为农户机械抛秧作业项目。水稻机械抛秧比人工抛秧提高了工效,一亩地一个机械手仅用10多分钟,费用10元。这项服务开展以来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三农公司每年的作业面积由最初的几百亩,发展到2004年的3万多亩。

经过4年的生产实践,戴维武对抛秧器和操作技术不断进行改进,使这项技术日臻(qin)成熟,并于2004年12月申报了国家专利。目前,受戴维武委托,抛秧器已由浙江和灯塔市的两个厂家配套生产,东北三省、浙江、江苏、河北、宁夏的客户已前来订货。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30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