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首批12座名茶山是哪些?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9:31:15
字号:

安溪县首批分别是:南山、同发山、佛耳山、布岩、湖尾山、马尖山、银瓶山、云中山、五阆山、吾岩山、皇谷岩、狮形山

安溪县首批12座名茶山是哪些?

1、南山

南山,海拔高度967.4米,地跨西坪镇、虎邱镇,范围包括西坪南山尖、暗淡山和虎邱尖山、石皮坑,是乌龙茶制作技艺的发祥地,铁观音、本山的发源地。

南山山麓山峦叠嶂,云绕雾蔚,泉甘土沃,盛产茶叶,是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选育栽培铁观音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南山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6-19℃之间,年降水量在1700-2100mm之间,种植铁观音条件得天独厚。

南山茶山 铁观音 ,汤浓韵明不很香。其所制茶叶的茶质,采用纯粹传统型制法,因此茶质相对实在、地道。特质其茶质特征主要有三方面:即汤浓韵明微香。

“汤浓”指所泡茶汤呈金**,色泽亮丽,色度较深;“韵明”指安溪铁观音特有的“观音韵”明显,喝后口喉有爽朗感觉;“微香”则指比较而言,其汤味虽香但悠悠然不强烈。

2、同发山

同发山地处安溪县长坑乡,位于闽安溪县西北部长坑乡境内,海拔1504.8米,为安溪的第四高山。范围包括同发山山体,包括长坑乡大部,珊屏、田中、三川、祥东、福春、等村落及周边,是大叶乌龙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著名的铁观音产地。

这里群峰竞秀,草木青翠,祥雾拂润,清泉流淌,无任何污染源,全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5—17℃之间,无霜期300多天,年降水量1780毫米左右,土壤与气候十分适合乌龙茶特别是珍贵的铁观音品种培育与制作。

这里民风淳朴,历史悠久,村民世代以茶为业,精湛的传统制作工艺和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同发山名茶区成为绿色高山名茶,堪称茶中极品。 自古“同发山川秀,名茶四海香”。

同发山麓生产的茶叶天然优质。铁观音香气浓馥持久,滋味醇厚鲜爽,音韵明显独特,品质超凡脱俗,长期以来深受国内广大茶商喜爱,茶季一到茶商云集,热闹非凡,经过多年的发展,同发山茶产区已经成为内安溪优质铁观音的主要产茶区之一。

3、佛耳山

地处祥华乡,。海拔1535.5米,为安溪县第三高峰。范围包括佛耳山山体,安溪县开先县令詹敦仁的隐居地,安溪第三高峰。范围包括祥华乡大部,西北至东南走向,跨白坂、白行、美西、白玉等8个村,达8公里,面积8平方公里。山上多为蕨类植物及杂草,植被覆盖率达94%。

佛耳山位于安溪最西部,东与多卿境内碧岩屏相对,西与华安县仙都镇相邻,北与本县珍山的福鼎尖相望,南与本县龙涓乡后田村相接。佛耳山山体高大,挺拔俊秀,风景优美。这里种植的铁观音,受常年云雾缭绕熏陶,孕育出独特的香味,奇异的回甜。受广大茶叶爱好者喜爱和追捧。

4、布岩山

地处龙涓乡,海拔1219.3米,范围包括布岩山体。这里气候优越,全年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6—18℃之间,无霜期300多天,年降水量1800毫米左右,夏季不酷热,冬季不甚严寒,森林覆盖率为68.5%。是种植铁观音的优质产地。

这里的铁观音集“浓、韵、润、特”之口味于一身,香味高,回甘好,韵味足,其汤色澄明清亮,黄中有绿,如江南初秋,尽显华贵与富丽,长期以来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5、湖尾山

地处虎邱镇,海拔1045米,范围包括湖尾山、白叶髻,黄金桂的发源地。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全年无霜期350天。森林覆盖率69.6%。种植茶叶条件良好。

湖尾山集铁观音、本山、黄金桂、毛蟹等安溪“四大花旦”于一身,这里的茶叶品质优良,醇厚回甘。其中黄金桂(也叫黄旦),以其“一早二奇”和“一闻香气而知黄旦”的独特品质而著称,素有“未尝天真味,先闻透天香”之美誉。

6、马尖山

地处大坪乡,海拔1030米,范围包括马尖山、鹅头山、酒峨山,是毛蟹、肉桂的发源地,九龙江源头之一。

马尖山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6℃-18℃,日照时数1875小时,降雨量1700-1900毫米,相对湿度78-80%,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空气、土壤、水质均无任何污染,具有发展茶叶生产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是国家级茶叶良种、安溪“四大名茶”之一“毛蟹”的原产地。马尖山的茶品质好、滋味甘醇、香气浓溢,是茶中精品。

7、银瓶山

地处芦田镇,海拔1411.4米,范围包括银瓶山山体,梅占的发源地。在三洋村内,蓝田乡下乌土西南部。山峦秀丽,润泽圆美,状似银瓶,故名。与太华尖、佛耳山、同发山被称为安溪屋脊,是佛耳山蜿蜒而来突起的山峰,陡落在乌土格。

分成二支,一支起为紫云山,一支主峰为朝天山。经尚卿乡、官桥镇赤岭村延伸至城厢镇仙苑村,成为清溪与蓝溪分水岭。主山西北至东南走向,跨3公里,面积2平方公里,为云母花岗岩结构,植被覆盖率98%。西侧有宝峰岩。

银瓶山常年平均气温18-20℃,山清水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空气清新,适合茶树等农作物生长,是理想的避暑胜地。这里的茶叶品质优良,梅占茶在国际上广受欢迎。

8、云中山

地跨感德镇、福田乡、桃舟乡,主峰海拔1226.3米,范围包括以太华尖为主峰的云中山群,晋江源头、安溪云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主峰太华尖是安溪第一高峰。

这里山势突兀,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流瀑飞溅,云雾绕缭,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域面积为3986.4公顷。原始植被保存完好,种植茶叶条件优越。

云中山周边的茶叶品质优良,是安溪优质铁观音的主要产区之一。这里的茶叶香气浓郁,无论闻盖杯,或是汤入口,甚至冲泡揭盖之际,其香之浓,几可溢室,令人跃跃欲试。汤汤色黄绿,清醇见底。最汤水入口,略带微酸,口感特殊,而且酸中有香,香中含酸。

9、五阆山

五阆山在湖头镇西部,海拔1256.7米。横亘5公里,面积9平方公里,跨湖头、湖上、尚卿三个乡镇。南起黄岭,北至清溪南岸,西北至东南走向。

五阆山峰峦竞秀,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泉甘土赤,空气、土壤、水质不受污染,茶叶品质优良,是发展绿色茶叶食品的理想之地,十分适宜乌龙茶尤其是铁观音的栽培和制作。五阆山也是安溪闻名遐迩的名茶铁观音的主产区之一。

10、吾岩山

地处桃舟乡,海拔1278米,范围包括吾岩山、桃源森林公园。属亚热气候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840毫米,年平均气温21℃,年平均相对温度82%。

具有相对低温、高湿、多雾的气候持征,是种植茶叶的理想产地。周边生产的茶叶品质过硬,香高味醇,长期以来深受茶商们的厚爱,是茶商竞相采购之地。

11、皇谷岩

地处龙涓乡,海拔1167.8米,范围包括凤山岩、皇谷岩。这里群山环抱,峰峦迭起,常年云雾环绕,无任何污染源,年平均降雨量达1750毫米以上,平均气温13-18度之间,是理想的茶叶生产地。这里的茶叶叶片肥厚,营养含量高。在安溪铁观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2、狮形山

地处芦田镇,范围包括狮形山山体。狮形山自然景观优异,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还是安溪县首批获得国家级优良茶树良种梅占的发源地,茶山茶园生态良好,所产茶叶品质优良,长期深受中外消费者信赖。梅占茶是安溪乌龙茶六大“当家品种”之一,有着“甘传天下口”之美誉。

安溪万达广场周边环境怎么样?生活便利吗?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龙门镇 行政区域

龙门镇位于安溪县南部的东岭北麓,北纬24°57′,东经118°05′。东邻南安市翔云乡,南连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西与虎邱镇、大坪乡交界,北和官桥镇接壤,面积156.33平方公里。辖山头、美顶、美内、美卿、榜寨、寮山、龙门、龙山、龙美、翠坑、桂瑶、桂林、观山、湖山、炙坑、溪坂、溪内、溪瑶、仙地、仙东、仙西、仙凤、金狮、洋坑、和平、白云、榜头、大生、山美、后坂、光孝31个行政村,全镇16657户,总人口65287人。

交通状况

龙门镇距厦门市66公里,泉州市81公里,漳州市129公里。省道206线横穿境内,是安溪、大田等地通往厦门的主要交通线。沈海高速公路复线南安金淘至厦门路段经过境内,天然的地理优势使龙门镇成为安溪县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现已实现村村通公路,村级公路已成网络,边远山村与邻近县、乡也有公路相连,交通方便。

自然环境

龙门镇地处戴云山脉南部延伸部分,为河谷小盆地,丘陵地带,属南亚热带气候,气温温和,年平均温度18—20.90,年活动积温5633—72380C。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700—2188mm。全年无霜期293—340天,全年总日照时数2030小时。境内有地热温泉带长2公里以上,宽30—40米。金狮上汤温泉早已闻名,温度高达800C,具有极大开发利用价值。矿藏资源丰富,花岗岩安溪红635#储量上亿立方米,还有高岭土、稀土、滑石等矿藏;村内水库是安溪县最大水库,库容量达1060多万立方米,集雨面积18平方公里,且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镇境南端的东岭峰,位于安溪与同安的交界处,海拔908米,地势险要,历史上曾设有“东岭隘”和“龙门驿”,是安溪通往厦门的交通要道。

在庵墓山和勤橱山,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桂瑶村有多处宋元时代的古窑址,还有清代福建水师提督林建猷的墓葬和遗像;溪坂村有元代青瓷窑址,有崇祀押迁官张纯的灵护庙;仙西村有建筑独特的胜阁岩;位于龙山村龙塘山下的“龙船港”,两壁夹立,悬瀑数十尺,潭深百余尺。

榜头村的福海凤山之麓,有始建于唐·光化三年(898年)的福海院。溪瑶村贵湖山麓的青林岩,是安溪历史名刹,始建于北宋·建隆三年(962年)。美内村的双髻尖山,有始建于南宋 ·建炎元年(1127年)的金沙岩。榜头村的崎头和福海,还有建于清初和清末的土楼——“下土楼”和“孚福楼”。

龙门溪畔光孝村的村南临溪处的磐石上,古时曾建有一座寨堡,名光孝寨,传说寨中曾住过99个和尚;附近有曾住过99个尼姑的金山院。明末,朱万一兄弟曾在此率村民据寨固守,抗击倭寇的进犯。

社会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来,龙门镇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安溪县经济发展重镇之一。2006年,龙门镇工农业总产值153100万元;农业产值14500万元;企业总产值197650万元;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产值9.9亿元;国地税总收入34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10元。福建安溪经济开发区龙桥园大部分座落其境内,现为安溪县“一城两组团”的规划区域之一。整个工业园规划形成电子机械、服装鞋帽、食品加工和石材加工等几个产业功能区。目前,龙门片区共开发建设面积2000亩,报批储备用地2000亩,已入驻企业39家。2006年,园区企业产值达13亿元。在农业方面,桂林、桂瑶、龙美等村盛产茭白笋,生产历史悠久,有蔬菜珍品之称;龙门、观山盛产花生酪,香甜可口,酥而不硬,柔而不韧,是迎宾送客的珍馐佳肴;还有仙地、仙东、仙西、仙凤的茶叶生产基地已形成一定规模。商业贸易活跃,有龙门、寮山2个农贸市场,石材工艺品专业市场已形成规模。

风景名胜

龙门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各类名胜古刹、寺院庙宇众多,加上储藏丰富的地热资源,目前全镇正在全力推进生态旅游体系建设。主要打造三大品牌:一是大龙门森林公园志闽旅游,打造野外运动休闲品牌;二是天湖旅游—温泉度假村,打造高尔夫和温泉文化品牌;三是村内水库茶叶公园度假村,打造生态休闲和茶文化品牌。

历史人文

龙门镇地灵人杰,英才辈出。桂瑶人林志中、林建猷父子都是清代总兵。著名爱国侨领庄希泉,新中国成立后曾历任中侨委副主任,全国侨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多届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协助党做了大量海外统战工作;龙山村人曾星如,香港著名企业家,在海内外创办企业20多家,他曾荣任香港福建同乡会理事长,福建省政协常委和全国政协委员等职。金狮人陈映真,出生于台北市,著名作家,曾在乡土文学论战时博得“海峡两岸第一人”美称。金狮村人白鸿,是名闻闽南地区的书法家,作品曾多次获奖。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0])

总人口61328 男30730 女30598 家庭户户数14109 家庭户总人口(总)59374 家庭户男29673 家庭户女29701 0-14岁(总)181890-14岁男95310-14岁女865815-64岁(总)3917715-64岁男1938315-64岁女1979465岁及以上(总)396265岁及以上男181665岁及以上女2146户口本地住在本地59384

城市:厦门

楼盘名称:厦门安溪万达广场

公交线路:5路、8路公交可到

其他交通方式:长途汽车站、石狮岭隧道、岩岭隧道、省道、高铁站、二环路、参内大街等路网完善,交通十分便利。

规划信息:其占地面积为133441平方米,容积率暂无数据,绿化率0%,共0栋楼,停车位

周边配套:教育:安溪县第五中心幼儿园、安溪县第十二实验小学、安溪一中新校区、福建农林大学茶学院

医院:紫云山医院

车站:参洋车站

公园:安溪茶叶公园

(所载信息仅供参考,最终以售楼处信息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30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