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河南省信阳市_河区
_河区位于河南南部、 楚头豫尾大别山腹地,1998年6 月在原县级信阳市基础上重新调整区划而成立,因淮河支流_河穿越全境而得名。全区总面积15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5万亩,山林面积165万亩。总人口57.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1万人,非农业人口24.6万人。辖7个办事处、7个乡、2个镇、157个行政村、64个居委会。
_河区古老而又年青。早在2800多年前,周宣王封此处申伯为侯,故此称为“申城”。解放后,原县级信阳市是新中国第一批设立的城市。
_河区是原信阳市的中心城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市政府,市委已与2009年迁至羊山新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丰富,优势突出,全区人民奋发进取,发展潜力巨大。2003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2.17亿元,较上年增长10.5%,人均GDP9419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594万元,增长8.2%,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1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51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全区地貌
本区处于昆仑山与秦岭褶皱带东延部位、属昆仑秦岭地槽,亦称秦岭褶皱系,出露地层多为古老变质岩系,岩浆岩分布广泛。
本区按地层时代由老到新分为中古元界-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中古界包括下古生界和上古生界,中生界包括白垩下统陈棚组及上统周湾组,新生界多见于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一)堡子组:游河以东至和孝营——金牛山一带。该地层平均厚约1400米,主要岩性为角闪更长混合片麻岩、角闪片岩及少量大理岩透镜体等。其上部为灰绿色斜长绿泥片岩夹千枚岩及变质粉砂岩。中部为灰色石斜长白云片岩,猪肝色滑石云片、白云石英斜长片岩及二云石英片岩、灰绿色斜长角闪片岩等。下部棕红色二云更长混合片麻岩、云角闪混合片麻岩为主,夹绿帘矽卡岩、绿帘透辉磁铁矿化矽卡岩及透镜体,局部成为有工业价值的磁铁矿体。
(二)歪庙组:分布于市区以西南湾一带,岩性为细碧岩、石英角斑岩、凝灰岩等。该地层平均厚约1300米。
(三)龟山组:分布于市区南龟山至南湾水库一带。该地层厚约4000米,其主要岩性为灰白石英片岩、白云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白云斜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及大理石透明体。
(四)南湾组:分布于南湾至东双河一带。地层厚3900-6900米之间。主要岩性以白云(黑云)石英片岩,斜长(黑云)二云片岩、灰色黑云变粒岩,绿帘黑云(二云)石英片岩,钙质白云片岩等为主。
(五)下古生界古火山岩相,分布在董家河乡一带,岩性以浅粒岩,变质屑晶凝灰岩、变质火山角砾岩、绢云石英片岩、黑云斜长片岩、绿帘片岩等为主。
(六)中生界白垩下统陈棚组,孤岛状分布在区西王家湾、区南四里棚、潘家湾、琵琶山至平桥区上天梯一带,岩性以酸性凝灰岩、火山角砾岩、流纹岩为主,分上中下三层,上部常伴有珍珠岩、膨润土等非金属矿产,总厚度1061.83米。
(七)中生界白垩上统周家湾组,分布于谭山色-十里河-七里墩一带延绅至平桥区的周家湾,多为第四系覆盖,呈孤岛出露,以砾岩,砂岩,砂质泥岩为主,厚度大于1500米。
(八)新生界,上更新统,环城区分布,下部为砂砾岩,上部为褐红,棕**砂质粘土,亚粘土等。新生界全新统,沿_河广泛分布,岩性以砂,砂砾,亚砂土为主。
区内的地质构造发育以褶皱、断裂为主。
(一)褶皱,主要是南湾复式向斜,位于湾水库一带。在区内长约20公里,宽2-3公里。
(二)断裂
1、龟山、梅山(安徽)断裂,分布于区南湾水库大坝北侧至龟山一带,走向为290度-295度。倾角为55度-65度,在区内宽几十米至几百米不等。
2、易家湾断裂,分布于十三里桥铁佛寺至易家湾一带,长约5公里。与龟山断裂平行分布。
3、石堰断裂和邱家湾断裂,分布于区西部。
4、桐柏-商城断裂,区内分布于南湾水库以西至柳林一带。
5、七里棚断裂,区内分布于七里棚-东双河至武胜关一线,宽约100米。 6、赐儿山断裂,位于双井赐儿山至金牛山十里河一线、长约12公里,是平原与山区的分界。
区内历史上岩浆活动频繁,既有侵入岩,又有喷出岩。侵入岩主要有变质性基岩(分布在_河港一带)、基性中性侵入岩(分布有柳林一带),超基性岩(分布在南湾、卧虎一带)、花岗岩(分布于柳林、李家寨、鸡公山一带)。喷出岩呈等轴状分布,比较零星,区内喷出岩多见于琵琶山、谭山包一带,以火山岩为主。
本区西部和南部由桐柏、大别山环抱,地势依次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最高处四望山海拔906.2米,最低处双井河寨,海拔不足70米。境内地形复杂,有山地、丘岗、平原。
山地主要分布在区南、西和西南部,面积约105万亩,海拔高度500-1000米之间,相对高度300米以上,坡度一般在35度以上,多呈山高坡陡,基石裸露,沟谷深邃,山峦连绵之貌。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0多座,由于山体风化强烈,有相当厚的残积物积堆积物,是发展林业、牧业和立休农业的理想环境。
丘岗主要分布于山地东北、淮河以南,面积62万亩,海拔高度一般在200-350米之间,相对高度100米左右,坡度一般在30度以下,该区沿山地外围呈不连续的带状分布。是经济作物、稻、麦等粮食作物的主产区。
沿河平原主要分布在淮河、_河两岸漫滩上。在区内淮河平原区主要分布在吴家店、游河、双井一带;_河平原区主要在城区。地表物质为洪积冲积物,地势开阔平坦,地层深厚,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宜种多种农作物。
绿色农业
水稻种植全区拥有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信阳毛尖茶、板栗、百合等一批农产品资源丰富,不仅在全市首屈一指,在全省、全国也有重要影响;非金属矿品位高、储量大,也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_河区位居大别山北麓、淮河上游,处于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森林覆盖率高达85%,气候温和宜人,自然环境优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区南的“云中公园”鸡公山,三伏盛夏“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山上有欧美20多个国家在上世纪初建造的300 余幢风格迥异的别墅,与北戴河、庐山、莫干山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西郊的南湾湖风景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距市中心仅10多公里,交通便利,湖面碧波荡漾,洲岛星罗棋布,游船如织,渔舟唱晚,令人流连忘返,被誉为“中原千岛湖”;近年兴起的茶园农家旅游,处于西郊空气清新、风光秀丽的山地丘陵,亲朋好友采茗品茶,尽享山水之乐。城区内数家星级宾馆环境幽雅、设施齐全、服务上乘,能为游客提供舒适安逸的休闲空间。
_河区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兼顾各种副产业。
_河区山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0%以上,最高海拔906米,最低海拔54米,水清水秀, 物产丰富。区委、区政府立足特色山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新发展优质板栗2000亩,完成杂果造林5000亩,发展豇豆20000亩,草莓8000 亩,蔬菜3000亩,形成了东双河、柳林的板栗,游河、吴家店的干豇豆,十三里桥的草莓,湖东、双井的蔬菜,谭家河的食用菌等块状特色经济,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河区现已成为全省板栗生产的重要基地,板栗栽种面积达33万亩,年产量1920万公斤,分别占全省的1/8和1/4;五星乡的千亩蔬菜基地和游河乡的万亩豇豆基地被评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特色农业的发展,全区大力培育五云集团、文新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拉长特色农业产业链条,走精加工、深加工的路子,进一步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信阳毛尖
茶山_河区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主产地。以“五云”、“两潭”、“一寨”为代表的毛尖茶,早在宋朝就被大文豪苏东坡誉为“淮南茶信阳第一”。这里属绿茶北纬边际区,全年降雨量为1134.7毫米,平均气温15.1摄氏度,土质疏松,墒情良好,温差适中, 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发育。 茶农多选择300─800米的深山区种茶,正所谓“云雾山0好茶”。信阳毛尖 1915 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90年在全国绿茶评比中荣获国家金奖,1998年在杭州举办的首届国际茶博览会上又与西湖龙井、福建大红袍并获金奖。茶叶是_河区农业的主导产业,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农村经济的第一支柱,抓住国家出台退耕还林的大好机遇,实施退耕还茶,沿环南湾湖路建设“百里茶廊”工程,计划到2005年茶园面积发展到20万亩,把_河区建成全国绿茶生产大区。全区茶园面积现已发展到15万亩,可开采面积11万亩,年产优质茶叶213万公斤,年产值达1.3亿元。全区种茶农户已达3.5万户,占农民总户数的49 %,其中_河港乡和董家河乡已发展成为茶叶生产专业乡,两乡出产的茶叶成为信阳毛尖茶中的精品,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购买,年产值近亿元。
交通运输
_河区北接中原,南依荆楚,地处东西部经济结合带,承启东西,纵贯南北,区位交通优势十分明显,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据“桥头堡”的战略地位。距武汉天河机场仅一个多小时车程。
_河区交通发达,通讯便捷。京广铁路和宁西铁路、107国道和312国道在区内形成“双十字”交汇,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武汉天河机场1个多小时车程,淮河航运可通达豫、皖、沪、苏四省市。两纵一横光缆在此交织,架起了与世界各地沟通联络的桥梁。如此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通讯网络在省会以下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
自然地理
_河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呈西南高、东北低的缓倾地形,西部和南部分别是桐柏山和大别山,东部、北部为淮河冲积形成的平原,最高海拔906米,最低海拔54米。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年平均降雨量1194毫米。年平均气温15.1℃,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0℃,无霜期221天,相对湿度76%。境内南、北植物荟萃,物种繁多,森林覆盖率达到58.5%。正因为如此,信阳市被列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市,_河区也成为全市生态建设的排头兵。
旅游资源
_河区风景优美,名胜众多。区南的鸡公山,有“云中公园”的美誉,山上有各具异国情调的别墅100多幢,是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西郊的南湾湖风景区,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湖水澄碧,空气清新,山川郁郁,洲岛棋布。区东南的灵山,千岩竞秀,百壑争流,金顶庙宇一览豫鄂万顷良畴。区北的金牛山风景区,植物荟萃,园林经济初具形态。四望山、黑龙潭、白龙潭等景点山水奇秀,极具欣赏和开发价值。位于城郊贤山脚下的贤隐寺,是河南省旧时五大寺庙之一。境内的文庙大成殿、准堤庵、明朝前七子何景明墓、冯镐墓、宋士杰遗址等人文景观,昭示着_河区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经济发展
_河区是久享盛誉的“鱼米之乡”和“物华天宝”之地。盛产甲鱼、鳝鱼、链鱼、南湾鱼等水产品,板栗、银杏、中华猕猴桃等果产品,水稻、小麦、百合、食用菌等农副产品,已形成西山15万亩优质茶叶、西南山区33万亩高产板栗、沿107国道蔬菜长廊、游河、吴家店豇豆生产基地、十三里桥草莓等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基地。特别是信阳毛尖饮誉古今,名扬中外,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早在唐代就成贡品,宋代苏东坡曾赞誉为“淮南茶信阳第一”。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88年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1990年获国家产品质量最高奖—国家产品质量金奖,荣登中国绿茶榜首;1999年获昆明国际博览会金奖。_河区矿产资源丰富。辖区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0多种,淮河黄沙颗粒均匀,是一流的建筑材料,享有盛名的非金属矿珍珠岩、膨润土、沸石的储量和品位均居全国前列。
_河区是信阳市的老工业基地。工业起步早,门类全,企业数量多。现有各类工业企业690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47家,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国企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工业经济新的结构框架已经确立,初步形成了机械电子、医药化工、轻纺食品、建材四大体系,培植出活塞肖、生化剂药等一批名优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通过“两个置换”改制的河南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信阳银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已迸发出勃勃生机,破产重组的新世界海天集团豫南制药有限公司、信阳制药有限公司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现有私营企业507家,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8185家,营业收入超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12家。形成了农副产品深加工,畜禽饲养、矿产品开发、建材、机械化工、旅游服务等六大非公有制经济支柱产业,涌现出了西亚超市、信电集团、浪漫实业、五云集团、广大水产、联华实业等一批非公有制骨干企业。
_河区是信阳市的商贸中心。在城区,已初步形成了新华商贸城、中山贸易广场、荣基广场、豪德贸易广场和中商百货广场五大商贸广场抢点布局,西亚、亚兴、中商三大集团鼎立,人民商场、广州商场、上海商场等几大商场竞相角逐的市场竞争格局,增强了商业的辐射力。在郊乡,_河港、董家河的茶叶市场,柳林、东双河的板栗市场,已成为豫鄂两省周边颇具影响力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伴随着宏观经济的走势和区域经济的发展,_河区非公有制经济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区委、区政府因势利导,于2003年出台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民营企业投资给予优惠政策,对经营生产环境进行整顿,对重点非公有制企业挂牌保护,充分启动民间投资。五年来,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216个,引进区外资金11.05亿元。目前,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年营业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已达182家,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达22家,涌现出西亚超市、信电集团、浪漫实业、广大水产等一批非公有制骨干企业群体。截止2004年5月,全区非公有制经济总量达18699家,从业人员 55217 人,完成增加值44624万元。
_河区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现有244所学校,中学的教育质量在全市排在首位,小学的素质教育成绩斐然。现有区属各类医疗机构18家,专科特色医院建设成效显著。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后完成了胜利路、新建街、民权集贸城、中山南路等一批旧城改造项目,老城区旧貌换新颜,新城区开发日新月异。横贯城区的_河,已初步建成河水清涟、两岸碧绿、园林景点交相辉映的带状公园,发展环境更加优越,居住环境更加舒适。
发展规划
长期以来,_河区注重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多层次、全方位开放搞活。对在区内基础设施项目、非金属矿开发采用、工农业项目、旅游资源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等方面的投资者给予财政补贴,减免行政行业性收费,土地优惠等多方面优惠政策。2003年,精心组织参加了第三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武汉国际食品博览会、驻马店东西部乡企合作领导招商活动。全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45个,实施重点项目83个,共完成投资10.6亿元,招商引资连创新高。
大力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科技兴区和开放带动战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确定了瞄准“四区”(新型工业强区、商贸物流大区、特色农业名区、生态人居新区);规划“一带”(郊区20公里生态人居带);提升“两地”(老工业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启动“三园”(平桥工业城2平方公里_河园、工区路2平方公里新型工业园和金牛山物流经济园);引爆“多点”(15个重点企业和20个新项目)的工作思路,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
行政区划
_河区辖9个街道、3个镇、6个乡:老城街道、民权街道、车站街道、五里墩街道、五星街道、湖东街道、南湾街道、金牛山街道、双井街道、李家寨镇、吴家店镇、东双河镇、游河乡、董家河乡、_河港乡、谭家河乡、柳林乡、十三里桥乡。
老城街道 代码:411502001
2006年,辖15个居委会:义阳居委会、三里店居委会、东方红居委会、师河居委会、鲍氏街居委会、五一居委会、胜利南路居委会、建设居委会、樱桃园居委会、大桥居委会、胜利居委会、南关居委会、中山居委会、解放社区、滨河轩居委会。
民权街道 代码:411502002
2006年,辖11个居委会:民权居委会、新生居委会、成功居委会、白果树居委会、社会居委会、赵家桥居委会、张李湾居委会、幸福居委会、礼节居委会、四一居委会、红太阳居委会。
车站街道 代码:411502003
2006年,辖10个居委会:工区路居委会、六里棚居委会、新公房居委会、车站居委会、共和里居委会、新马路居委会、化工居委会、新华居委会、新华三居委会、四里棚居委会。
五里墩街道 代码:411502004
2006年,辖9个居委会:肖湾居委会、五里墩居委会、五里墩新马西路居委会、福寿前街居委会、申碑居委会、八一路居委会、民族路居委会、铁西居委会、京广居委会。
五星街道 代码:411502005
2006年,辖1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河南路居委会、红星村、大拱桥村、平西村、七里棚村、琵琶山村、马鞍村。
湖东街道 代码:411502006
2006年,辖8个居委会:京深居委会、华夏居委会、三五八居委会、贸易广场居委会、报晓新村居委会、农专路居委会、五星居委会、三里店居委会。
南湾街道 代码:411502007
2006年,辖1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南湾居委会、南湾村、肖家河村、二号桥村、郑家冲村、石山嘴村、松树坦村、谭庙村、二十里桥村、贤山村。
金牛山街道 代码:411502008
2006年,辖2个居委会、4个村委会:周家山居委会、华森居委会、飨堂村、十八里庙村、和孝营村、十里河村。
双井街道 代码:411502009
2006年,辖6个村委会:双井村、何寨村、冯湾村、五纪村、顾洼村、黄湾村。
李家寨镇 代码:411502100
2006年,辖2个居委会、18个村委会:老街居委会、鸡公山南北街居委会、龙泉寺村、谢桥村、大王村、中茶村、旗杆村、黄湾村、老湾村、万冲村、台子畈村、新街村、清水村、水口庙村、杨岗村、武胜关村、新店村、老门村、马河村、南田村。
吴家店镇 代码:411502101
2006年,辖1个居委会、19个村委会:吴家店居委会、吴店村、杨河村、王畈村、十里村、叶庙村、邓楼村、尹台村、石板村、太阳坡村、邱湾村、昌湾村、河头村、擒龙山村、余寨村、羊山村、湖塘村、聂寨村、毛寨村、杨岗村。
东双河镇 代码:411502102
2006年,辖2个居委会、20个村委会:老街居委会、新区居委会、土寨村、付河村、响山村、徐洼村、黄楼村、彭洼村、保民村、白庙村、塘埂村、杜河村、敖湾村、双河村、左店村、双桥村、王店村、周庙村、翟洼村、刘畈村、马店村、何湾村。
游河乡 代码:411502203
2006年,辖1个居委会、18个村委会:居委会、游河村、老庙村、山淮村、张湾村、新集村、姜堰村、大塘村、高台村、姚湾村、卧虎村、李畈村、高湾村、三官村、孔畈村、出山村、堰口村、笃祜店村、乔庙村。
董家河乡 代码:411502204
2006年,辖1个居委会、24个村委会:居委会、谢畈村、楼房村、睡仙桥村、刘湾村、陈湾村、佘庙村、高岭村、楼畈村、李湾村、胡湾村、耙过塘村、清塘村、石畈村、塔耳湾村、驼店村、河口村、何湾村、黄龙寺村、孔畈村、三角山村、白马山村、车云村、集云村、云雾村。
_河港乡 代码:411502205
2006年,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居委会、郝家冲村、桃园村、陡坡村、夏家冲村、黄庙村、易庙村、西湾村、白云村、龙潭村、马家畈村、黑龙潭村、林场村、四望山村、胡岗村、白庙村、大田村、丰家冲村。
谭家河乡 代码:411502206
2006年,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谭家河居委会、南湾村、凌岗村、千工堰村、金华村、灵官村、刘河村、界河村、尚河村、李畈村、土门村、袁冲村、西双河村、四里桥村、冯店村、郭畈村、田冲村、大桥村。
柳林乡 代码:411502207
2006年,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柳林街居委会、马庄村、甘冲村、柳林村、车站村、堰冲村、塘埂村、杨堰村、卢冲村、李店村、龙嘴村、红檀村、讲台村。
十三里桥乡 代码:411502208
2006年,辖15个村委会:十三里桥村、汤庙村、晏庙村、青石桥村、莲花塘村、叶湾村、叶桥村、何湾村、强湾村、肖家庙村、黄湾村、学堂岗村、左利村、小庙村、寺河村。
2021年3月16日,_河区上榜2020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21年1月15日,第四批河南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名单出炉,_河区上榜。
2020年12月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_河区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18日,2020年中国茶业百强县排行榜出炉,_河区位列第4名。
2020年6月,_河区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鄂豫皖片区)。
河南:南茶北种将成为产茶大省
信阳:
南湾水库,中原第一湖,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浉河区中心,湖的上游,还有五云(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连云山)、两潭(黑龙潭、白龙潭),茶叶珍品信阳毛尖以这五个地方最为正宗
鸡公山,是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山上风景秀丽,遍布奇峰怪石,有“青分楚豫、气压嵩衡”之美誉
九华山风景名胜旅游区位于陈淋子镇境内。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域,气候…
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滔滔淮河水,孕育了一个个美丽的历史故事,巍巍大别山,造就了一处处神奇
汤泉池风景区是河南省著名的温泉疗养和山岳风景区
另外还有灵山寺、净居寺、贤隐寺、上天梯、董载林场等
郑州 :
嵩山少林风景区、登封中岳庙、黄河游览区、世纪欢乐园、嵩阳书院、巩义康百万庄园、新郑黄帝故里、告成镇观星台、黄河游览区, 宋陵(七帝八陵), 黄帝故里
始祖山,古称具茨山,位于新郑市西南15公里处的千户寨境内,山青水秀,风景如画,黄帝文化遗迹遍布山野。始祖山主峰远远望去,好似一尊轩辕黄帝像,伟岸挺拔,眉眼毕现,蔚蔚壮观,令人肃然起敬。悬崖峭壁,奇峰怪石林立,构成高峻雄伟的山岳风景。山坡上丛林密布,山半腰的青岗庙水库,水平如镜,清澈见底,西坡的黑龙潭、玉女池,溪水潺潺,波光潋影,妩媚动人,形成山、水、泉、林融为一体的秀丽景色。
邙山古树苑:位于天河路与开元路交汇处,占地600亩,栽植树木3723棵,其中古树880棵,树龄在千年以上的3棵,500年以上的数十棵,100年以上的850棵。还有林间小道、两块60—80吨重的巨石、人工湖、假山。
洛阳:
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院、国家牡丹园、关林景区、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鸡冠洞风景名胜区、嵩县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栾川重渡沟风景名胜区、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灵山寺
开封:
开封清明上河园、包公祠、龙亭公园、相国寺、府景区、铁塔公园、中国翰园碑林、龙亭、开封府、开封铁塔 、天波杨府、禹王台、包公祠、开封繁塔、延庆观、金明池
开封府---北宋天下首府,游览六朝皇宫
龙亭,开封菊花花会主会场
大相国寺,千年古刹,是一座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卓越地位和广泛影响的著名寺院。
清明上河园集中再现原图风物景观的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主要建筑有城门楼、虹桥、街景、店铺、河道、码头、船坊等。园区按《清明上河图》的原始布局,集中展现宋代诸如酒楼、茶肆、当铺、汴绣、官瓷、年画等现场制作;荟集民间游艺、杂耍、盘鼓表演;神课算命、博彩、斗鸡、斗狗等京都风情.
山陕甘会馆可看的便是一些石雕、木雕、砖雕,听着讲解员说着其中的故事
铁塔公园:铁塔是由琉璃砖制造而成,始建于1043年(北宋元年),高55.63米,有十三层,是古开封(汴梁)时的标志,因塔身全部以褐色琉璃瓦镶嵌,远看酷似铁色,故称为“铁塔” 、塔身遍砌花纹砖,上有飞天、麒麟、菩萨、乐伎、狮子等花纹图案50余种,造型优美,神态生动.
繁(po)塔,因开封城地势升高以及被毁坏过,如今只剩三层,当地人有说:“铁塔高、铁塔高,再高没有繁塔高”,足见古繁塔还是挺高的。
河南大学老校区内有不少老建筑
鼓楼广场晚上的小吃摊是星罗棋布的
菊花花会:10月28日至11月28日每年此时,在开封的大街小巷遍布色彩绚丽的菊花,红的、黄的、紫的,白的,把开封装点成一片花海。花会主要展点有龙亭、铁塔、大相国寺、包公祠、禹王台等几处,所展出的菊花品种多达100余种。
开封小吃:黄家小笼包,黄焖鱼,炒凉粉,花生糕,炒红薯泥,杏仁茶,童子鸡,沙家酱牛肉,冰糖梨,羊蹄,鲤鱼焙面,菊花宴,锅贴,麻辣花生等等,举例不了了。开封第一楼小笼包子,杏仁茶,小虎炒凉粉,鸡血汤还有花生糕这些因该是到开封必吃必带的东西。
焦作
焦作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云在台山景区游览潭瀑:龙蛇潭、瘦身石、情人瀑,金龙卧波、丫字瀑、不老泉、水帘洞、龙凤壁。泉瀑峡:华夏第一高瀑云台天瀑,单级落差314米,(季节性瀑布,有时无水)中餐后游览中原第一奇峡—红石峡,一线天,棋盘石,黄龙瀑,天女散花瀑,首龙瀑。
三门峡:
虢国博物馆,黄河漂流,三门峡大坝,甘山国家森林公园,亚武山,函谷关、三门峡卢氏县豫西大峡谷风景区等、三门峡黄河风景区
石人山去看大佛,去下汤去洗露天温泉,驻马店的南海寺,世界闻名
新乡辉县万仙山风景区 新乡京华园景区 新乡八里沟、九莲山
除了传统茶区信阳、南阳之外,驻马店、三门峡、洛阳、平顶山等市看到了“南茶北移”商机,开始大规模种植或示范种植。这既有对茶产业再认识的成因,又有政府对茶经济鼓励与支持的原因。
有理由展望,3年之后,河南将成为产茶大省。
在规模种茶即将收尾之时,种植茶叶的各市不仅要追求规模,还应该考虑如何拉长茶叶产业链,在消费环节做好引导,这才是“培植”的又一侧重点。
一、“南茶北种”忙
驻马店市、三门峡市开始规模化种植茶叶,而平顶山市、洛阳市也跃跃欲试开始了尝试种植,南茶北移,在2012年的春天,落到了实地。
在这个春天里,种植茶树在河南成为一大现象。驻马店、三门峡、洛阳、平顶山等市,均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眼下,在驻马店市,确山县、泌阳县掀起的万亩茶树种植高潮已过,现在到了种植收尾期。
在确山县龙山口茶场、虎头山茶场、天目山茶场和泌阳县铜山湖茶场、凤凰岭茶场、盘古山茶场,以及驿城区老乐山茶场,当地号称“七大战区”中,声势浩大的种植场面已被泛绿的茶苗所取代。
显见,驻马店茶产业的宏大规划已从纸面落实到了各个茶场里。更具雄心的规划是,到2020年,驻马店要实现茶叶生产面积5万亩、采摘面积4万亩、产值近3亿元的目标。
在三门峡,更具吸引力的茶产业规划已出台,在去年已有千亩生态茶的基础上,远景规划茶叶种植规模将扩大到50万亩,茶叶经济规模达30亿元以上。
在2012年春天里,三门峡卢氏县实现了种植1.9万亩规模,形成了以南山7乡镇为种植核心区、以沿洛河沿岸为重点推广区,以北山杜关、官道口为试验区的发展格局,仅连片50亩以上的示范园区就达3000亩。
而在陕县、灵宝市、渑池县等县市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均开始了茶叶种植。南茶北移在驻马店和三门峡第一次实现规模化种植之时,平顶山今年的动作仍然处在示范阶段。
在平顶山鲁山县张良镇杨李沟村,一座占地300亩的“南茶北移示范基地”内,“盘旋层叠的梯田里,一棵棵刚植的茶树苗已分叉,刚刚萌发的叶子泛着红”。
这座新茶园,是鲁山县今年第一次尝试种植茶树。茶树的品种叫“白毫早”。今年3月初,平顶山市景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购买了200多万棵福建“白毫早”茶苗,雇用近百名附近村民,在信阳专业技术人员及鲁山县农业局技术人员手把手地教授下,在张良镇杨李沟这处300亩的山坡上建起了鲁山县第一座茶园。
而洛阳在去年成功推出“洛阳牡丹红茶”之后,欲让洛阳牡丹红茶落地的设想也浮出了水面。据当地媒体报道,洛阳市将在“南部山区发展茶园1万亩”,2012年着手实施。
在新兴茶叶种植大市摩拳擦掌大力发展茶叶经济之时,传统种植大区信阳、南阳同样扩大了种植面积,提升种植技术。
[page]
二、北移的可行性
只要有适合茶树生长的土壤、温度与降雨量等自然条件,茶树北移的跨步,具有产业可行性。驻马店、三门峡、平顶山等地具备种茶的客观条件。
南茶北移,并不只是观念上的突破,首先还要考虑茶树生产条件上的可行性。毕竟,如果“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发生在茶身上,河南是无法实现在茶叶生产上的抱负的。
“南茶北移有可行性,茶树生产主要考虑三个因素:一是土壤条件,二是温度,三是降雨量。三个条件都许可的话,茶树种植向北发展,是正常现象。”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茶叶研究中心主任吕立哲向记者分析。
人们知道,信阳与南阳是河南种植茶树的传统茶区,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比如在信阳,年平均气温为15.1℃;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134.7mm,而且多集中在茶季;信阳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布,植被丰富,云雾弥漫,空气湿润。太阳迟来早去,光照不强,昼夜温差较大。茶树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强,肥厚多毫,有效物质积累较多,非常利于茶树生长。
在南阳桐柏县,茶业生产同样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桐柏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生态良好,属我国高纬度茶区。从历史的角度看,桐柏种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是著名茶区,宋时为全国十三大茶场之一。
吕立哲的观点在今年新种茶大市如三门峡、驻马店、平顶山、洛阳获得了新印证。
比如三门峡,地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接合部,尤其是卢氏县西南山区一带,光照、雨水、温差、水质等条件都适合茶树生长,因为“卢氏南部山区的气候、土壤、土质、海拔、温度等自然条件与毗邻的产茶区十分相近”。
三门峡农科院高九思研究员介绍,三门峡,是生产高山云雾茶、生态有机茶的最好地区之一,因为从茶叶品质上看,三门峡红茶具有“高海拔、高纬度、高质量”的特点,产茶芽肥叶嫩,具有持嫩性好、芽叶肥壮、水浸出物丰富、耐冲泡等特质,茶叶内在品质较好。
在平顶山鲁山县示范茶园内,当地农业局技术人员经过土壤检测和比对,发现与信阳茶园的土壤pH值非常接近。更重要的是,南水北调工程从这一地域附近经过,将来还有改变小流域的气候条件等因素,成为平顶山开始探索茶树种植可行性之路。
虽然驻马店今年开始大规模种茶,实际上当地种茶历史颇为悠久。据介绍,作为茶马古道皇家驿站,历史记载驻马店产茶年代久远。新中国成立后,早在1965年开始,驻马店就开始在确山县瓦岗乡试种茶叶。到上世纪70年代末,确山、泌阳两县茶园面积曾达万余亩,只是到这些年来茶叶种植才式微。
[page]
三、北移市场考量
南茶北移不仅是政府引导之举,更深层的内因在于对市场规律的体认和遵循。
在自然生产条件具备的条件之下,河南各地争相种植茶树,呈现了“南茶北移”的现象,这其中,重要的考量不仅是政策的引导,需要着重考虑的还有市场前景的引导。
政府引导是先导性因素。省政府规划了“十二五”茶产业发展目标,至“十二五”末茶园种植面积计划增长到200万亩,较2010年年底的97.7万亩翻一番。更长远的规划——《河南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对茶产业的种植规模、单产效益等指标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这其中,“南茶北移”正是扩大茶产业规模的主要方式。
政府如此大手笔规划茶产业,与茶产业的消费属性有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的消费量正在大幅提升。作为传统茶叶产区,河南具有做大茶产业的条件和优势。更大的诱因是,作为河南传统名茶信阳毛尖虽然有近百年美誉,但是,其单位产值低、总产值低和产业规模低的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信阳人,与同是茶叶名牌的安溪铁观音相比,信阳毛尖无论在单产、单价,还是在亩产值和总产值上都有较大差距。
痛定思痛,河南茶看到了自身突破发展的种种瓶颈,包括发展理念、品牌建设、产能规模、品种开拓、体系建设等。
两年来,河南茶在突破茶品上有了新突破,相继推出了“信阳红”、“桐柏红”、“函谷红”等,实现了单产收益的倍增效应,这是河南遵循茶产业增长规律的结果。
河南茶产业发展理念的突破获取的收益,不只是经济效益的提升,还在于河南在“做大茶文章”上突破了旧有的思维束缚。茶产业是一个大产业,它同样是致富经济,茶产业大发展到了一个时间节点,市场需求的扩大需要生产扩大。
吕立哲从市场的角度分析了河南做大茶产业的内因。吕认为,从“信阳红”等红茶产品的创新来看,红茶在信阳和郑州市场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这就为扩大茶叶种植提供了市场基础,比如在驻马店,其种植茶树的品种就是从南方福建等地引进的,其种植开发茶叶的品种就是红茶。
而南茶北移则实现了茶区与销区之间更近距离的对接,从成本和效率的角度分析,更贴近市场的地方更具有产业优势。郑州是河南茶叶销售重地,这些新晋茶叶大市距离郑州相对距离近,它们种植茶叶理论上更有优势。
在扩大茶产业种植规模之时,注重解决茶产业发展中的系统性课题,尤其是品牌培育课题,应是河南茶产业突破之道。
[page]
四、亟待耕耘消费端
在河南大规模种植茶树之时,如何提升河南茶产业附加值理应纳入新种茶地区政府的考量之中。
4月6日,记者采访驻马店市农业办公室负责茶叶种植的魏科长之时,他正在信阳考察,在今年种茶任务收尾之时,他便赶到信阳考察学习茶产业深加工了。显然,驻马店市在种植茶树之时,便考虑到茶产业链延伸发展。
记者注意到,驻马店市农业办公室负责人表示:“与茶产业发展齐头并进的,还包括茶文化。”这一文化范畴包括茶旅游,支持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及社会组织建设茶艺馆、观光茶园和茶旅游设施项目,积极开展茶事、茶艺活动,普及茶知识,传播茶文化。
事实上,在驻马店市茶产业的发展体系中,还包括科技创新体系、市场流通体系、质量监测体系建设等。
更重要的是市场力量的介入,才是政府做大茶产业的关键之举。据了解,在驻马店七大茶场建设中,引导企业规模化种植正是其发展茶产业的特色之一。这显然是政府明晰了“政策引导之后市场化发展道路才是正途”这一发展思路。
不过,市场化还是需要茶产业发展理念与营销创新,实现河南茶产业发展的突破。比如,“信阳红”、“桐柏红”,还有“函谷红”等河南红茶的扎堆创新之举,虽然市场效益显现,但不免有跟风之嫌,突破河南走向全国的营销之举仍难见作为。
“河南茶不仅要在种植上努力,更需要在品牌营销上再加把力。”河南省茶产业观察人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