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稗草?有以下几种方式:
通过茎叶外观区分稗草种类 苗期通过茎秆的颜色和叶脉,农友们通常将不同种类的稗草俗称为“红梗稗”、“青梗稗”、“青筋稗”等。
通过成株穗型区别稗草种类 通过苗期来分辨稗草种类极其困难。随着生态环境及耕作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稗属种内在形态及基因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异,我们现在仅能通过染色体在苗期对稗草进行初步分类。较为准确的方法是通过成株的穗型来区分。
目前中国水稻田发生的常见稗草有:稗(原变种)、长芒稗、西来稗、硬稃稗、稻稗(东北寒季稻)、长芒稗(宁夏)等。稗(原变种):秆高可达50厘米,茎秆光滑无毛,叶片扁平,线形,无毛,边缘粗糙。圆锥花序直立,近尖塔形,分枝斜上举,小穗卵形,第1颖三角形,第2颖与小穗等长。
了解更多有关稗草的知识,请点击“稗草到底有几种?细数那些稗草的种类”
稗草是水稻种植过程中一种非常普遍和主要的杂草。前些年因为农药生产水平低,农药产品质量有限加上广大稻农使用农药的经验不足,所以每年稗草对生业生产和水稻的产量影响很大,个别地块会出现下面是水稻上面是一层稗草的景象。
水稻生长过程中,水稻杂草防除工作十分重要,前期防草,中后期防病虫,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在水稻拔节后同期生长的稗草如未经处理或施药处理不当会对水稻产量造成巨大的影响。针对水稻即将绝收的状况下,大龄稗草真无法可治了吗?
稗草,是禾本科稗草中的一个大类别,包括水稗草、稻稗、变异稗、青稗等几种。其中除了水稗草相对好防治之外,其余的几种都有一定的防治难度,特别是后期的叶片喷施处理,很难有效果。
1、苗床防治。水稻育秧期间,苗床也会因为营养土的存在而出现大量的稗草。但是,这个期间由于稗草的叶龄小,防治的难度小很多。只需要使用氰氟草酯这类苗床使用的除草剂就能安全、有效的防治。
2、大田防治。稗草的大田防治主要是依靠药剂封闭来进行,移栽之后的稻田稗草前期的生长速度比秧苗慢一些。但是稻稗、变异稗的长相、外观与移栽的秧苗极其的类似,与秧苗混杂在一起,很难在前期有效的区分。所以,移栽之后的稗草防治难度和成本非常高。只有在水稻进入拔节期之后,稗草和秧苗才能较为有效的分辨。但是此时的稗草叶龄与秧苗的叶龄相似,常见的五氟磺草胺、双草醚、韩乐天等药剂很难对稗草有较为明显的防治效果,还可以会对水稻造成一定的药害。
3、直播田的稗草防除。直播田的杂草防除一直是一个难题,由于封闭药剂的安全性和种类方面的匮乏,目前直播田封闭稗草效果好且安全性较为突出的除草剂还没有。所以,很多的直播田稻农都是采取药剂封闭+茎叶处理的方式来进行防治,只不过成本有些高。
直播田的药剂封闭可以选择一些安全性好的药剂来进行,但是封闭的效果很有限。比如说我们单位的直播田就曾经用过恶草酮,虽然说安全性不错,但是封闭的效果有限,最终的解决方式还是要依靠茎叶喷施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