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钩藤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用的中草药了,大叶钩藤这种药材具有非常不错的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的功效了,并且对于治疗头晕以及高血压等很多的疾病都是有着非常不错的功效哦,那么对于大叶钩藤的药用价值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详细的看看吧。
1、镇静和抗惊厥作用
对中枢运动性分析器兴奋性增高的状态,确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所组成。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
3、对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
子宫收缩是指整个腹部觉得硬绑绑的,或是有紧绷感,甚至会有疼痛的现象。但是,当胎儿在活动或是胎儿长大,子宫带拉扯时,也感到似乎是有子宫收缩。
4、治小儿惊厥功效
小儿惊厥又称抽风,主要表现为突然意识不清,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动,通常数分钟后缓解。
5、治高血压功效
相信大家对于高血压这种病症并不会感到陌生吧,因为身边的亲朋好友或多或少会有人出现高血压的症状了,其实在生活中经常服用一些大叶钩藤就可以很好的预防高血压的哦,大叶钩藤对于治疗和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大家在生活中是可以试试的哦。
6、治小儿盘肠内钓功效
小儿盘肠气痛,表现为干啼,额上汗出。由于小儿肠府脆弱,突为寒气所搏而成。治宜利气散寒。用金钓子散加减。
7、治伤寒头痛功效
伤寒头痛,病证名。外感风寒表证所见头痛。《医学六要·头痛》:“伤寒头痛,脉浮而紧,身形拘急,恶寒脊强,身大热。”治宜疏寒解表,选用麻黄汤、羌活冲和汤等方。参见风寒头痛条。
大叶钩藤的药用价值是非常高的哦,并且大叶钩藤对于治疗我们人体的很多疾病都是非常的有效果的了,不仅有非常好的镇静和抗惊厥作用了,还能够治疗小儿惊厥以及高血压等等许多的病症哦,可以说大叶钩藤就是我们身体健康的另外一个保障了。
大叶金花草
(《广西中药志》)
异名野黄连、水黄连(《峨媚药植》),牙齿芒(《广州植物志》),擎天蕨(《广西中兽医药植》),雪仙草、扫雪花(《江西民间草药》),蜢蚱参(《中国植物志》),上树细辛草、青蕨(《广西中药志》),金花草(《广东中药》),大金花草(《广西中草药》),乌韭、石发、地柏枝(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雉鸡尾、小鸡尾草、细叶狼箕、花叶凤尾草、乌竹、墙柏、细叶凤凰尾(《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土黄连(《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鳞始蕨科植物乌蕨的全草或根状茎。
植物形态乌蕨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65厘米。根茎坚硬而短,横走,密被赤褐色钻状鳞片。叶近生,叶柄长达25厘米,禾秆色,光亮,直立;叶近革质,无毛;3~4回羽状分裂,披针形,长20~40厘米,宽5~12厘米;下部羽片卵状技针形,斜展,长5~10厘米,宽2~5厘米;小羽片矩圆形或披针形;末回裂片楔形,先端截形,有牙齿,基部楔形,下延,叶脉下面明显,2叉状分枝。孢子囊群顶生,每裂片上1~2枚,囊群盖灰棕色,半杯形,宽与叶缘等长,向外开裂。
生于林下或灌丛中湿地。广布长江以南各地,北达陕西南部。
采集秋季采收,洗净泥沙,晒干。
化学成分叶含牡荆素、丁香酸、原儿茶醛和原儿茶酸。
性味《广西中药志》:"微苦,寒,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止血。治风热感冒,中暑发痧,泄泻,痢疾,白浊,白带,咳嗽,吐血,便血,尿血,牙疳,痈肿。
①《峨帽药植》:"根状茎:消火退热。"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全草:止咳。治伤风感冒;外用治九子疡,消肿毒。"
③《广西中药志》:"叶:治热咳吐血,红白痢疾,解毒;外治跌打出血,水火烫伤,疮疡烂肉等证;根:治亦白痢。"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全草:清热,解毒,利湿。治流感,感冒,咳嗽,扁桃体炎,腮腺炎,肠炎,痢疾,皮肤湿疹。"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饮。外用:捣敷或研末撒患处。
选方①治中暑发痧:鲜乌韭叶四两。捣烂绞汁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痢疾:鲜乌韭全草、鲜水娱蚣全草各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肝炎(急性黄疽型和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乌韭全草三两。水煎汁分三次服,连服十至十五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急性支气管炎:乌韭鲜叶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⑤治吐血、大便下血、尿血:雪仙草根茎三至五钱(鲜品加倍)。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⑥治白浊、湿热带下:乌韭鲜全草一至二两。捣烂绞汁,调米泔水服。(《福建中草药》)
⑦治对口疮:乌韭鲜叶,以蜜或盐同捣外敷。(《福建中草药》)
⑧治乳痈:乌韭根茎一两.水煎,冲黄酒服;鲜叶捣烂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⑨治结合膜炎:乌韭全草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⑩治牙疳:雪仙草根茎烧灰存性三钱,冰片一分。共研细末,搽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⑾治脚癣糜烂:乌韭全草水煎熏洗。(《福建中草药》)
⑿治跌打损伤:雪仙草根茎三至五钱。酒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⒀治跌打刀伤出血或肿痛,或伤口溃烂:大全花草叶,石仙桃叶,共捣烂敷患处。用大金花草干粉撒布伤口,能止血,生肌,收口。(《广西中草药》)
⒁治汤火伤:大金花草叶捣烂或研末,冷开水调敷患处。(《广西中草药》)
⒂治毒蛇咬伤:乌蕨根茎捣敷并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⒃治狂犬咬伤:鲜乌韭根茎五至六两,用铜器水煎,空腹服,连服数日。服药期间环境必须安静。(《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⒄治菜虫药(即雷公蘑、黄柴树根)中毒(辅助治疗):乌韭全草五至六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菌痢、肠炎
鲜金花草叶2钱,嚼碎吞服,每天2次;或用50%金花草煎剂10~20毫升,日服3次;亦可晒干研粉,每次6分,日服3次。治疗103例,98例有效。
提醒您:大叶金花草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