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动物的粪便都是药材,中药里有哪些药材是粪便?中药的种类多种多样,有些动物的粪便也可以入药。在祖国医学中,有不少动物排泄的粪便,成为治病的药物,由于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人们还为它起了一些有趣的雅号。粪便类的中药主要有望月砂、夜明砂、五灵脂、龙涎香、蚕砂、白丁香等。
望月砂,又称明月砂,为兔科动物野兔的干燥粪便。“望月”之名,乃出自嫦娥奔月的故事,因嫦娥是与玉兔一同登月的。野兔常站立起来东张西望,观察周围动静,古人以为它是敬拜随嫦娥奔月的祖先;野兔的粪便也由此而引申得名为望月砂。望月砂性味辛平,入肝、肺经,主要用于明目杀虫,治目暗翳障、痨瘵、疳疾、痔漏等症;常用量3—9克。野兔种类很多,其粪便均可入药,但家兔粪便不供药用。家兔粪表面光滑、破碎后不显草质,可资区别。
夜明砂,本品为少常用中药,原名天鼠屎。为蝙蝠科动物蝙蝠、大管鼻蝠、普通伏翼以及其他多种蝙蝠的粪便,此药材全年均可采集,以夏季为宜,从山洞中铲取,除去泥土,拣去泥土,拣去杂质,晒干。以质轻、干燥、色棕褐、无泥沙等杂质者为佳。夜明砂,其性寒,味辛,入肝经,具有清热明目、散血消积的功效。含有尿素、尿酸、胆甾及少量的维生素A等。可治疗内外障翳、瘰疬疳积等症,大多眼科疾病都少不了用夜明砂。
五灵脂含有大量树脂、尿酸及维生素A类物质,临床上常分生用和炒用。生用可行血止痛,治疗心腹血气诸痛、闭经、产后瘀血作痛,还可用于治疗蛇、蝎、蜈蚣等毒虫咬伤;炒用可以止血,治疗妇女血崩、月经过多、赤带不绝等症。
龙涎香是抹香鲸科动物抹香鲸的肠内分泌物的干燥品,为动物粪便中最名贵者。取自需宰杀的抹香鲸,从其肠内取其分泌物(即鲸鱼的粪便,它是抹香鲸吞食墨鱼后,胃肠道分泌出来的灰黑色的蜡状排泄物)。刚排泄出来的龙涎香恶臭难闻,真令人不屑一顾,一段时间后,逐渐由恶臭转清香,且越放越香。龙涎香具有麝香清幽之气而又胜于麝香,不仅是一种十分宝贵的药物,也是一种十分珍贵的香料,用龙涎香熏过的物品,芳香之气能保持很长时间。其味甘、气腥、性涩,具有行气活血、散结止痛、利水通淋、理气化痰等功效,用于治疗咳喘气逆、心腹疼痛等症。
蚕砂又名蚕矢,是家蚕的干燥粪便。性味甘温,入肝、脾、胃经,有燥湿祛风、和胃化浊、活血定痛之功。常用于风湿痹痛、头风、头痛、皮肤瘙痒、腰腿冷痛、腹痛吐泻等症。古人将蚕砂炒热后装入袋中,趁热敷患处,可治诸关节疼痛,半身不遂。民间用蚕砂做枕芯的填充物,有清肝明目之效。
白丁香,即麻雀的粪便,又称为雀苏、青丹。其性温,味苦,有小毒;入肝、肾二经。能消滞治疝,退翳去胬肉。内服研末为丸、散,外用研细调敷。肾虚有火及孕妇忌服。
哪些动物可做为中药材?
对人体无害,只是看着有点吓人罢了。要驱逐的话可以打开手电筒对其照射,因为蝙蝠害怕光。虽然现代有很多人养各种稀奇古怪的宠物,也有养蝙蝠的,可是能够接受蝙蝠作为宠物的人还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的人看到蝙蝠就害怕,没有理由,就像绝大多数的女生看到蟑螂、老鼠就害怕一样,这可能是?物种克制所以哪怕蝙蝠这种生物在家中会帮忙消灭各种虫子,人们也很难接受它们的存在,从而想要对它们进行?赶尽杀绝?。
且不论蝙蝠的存在是否会危害人类,单单对其驱逐的话,是十分简单方便的。如果胆子大,可以想办法把蝙蝠捉住,然后扔出窗外,它就会飞走了。当然,蝙蝠和老鼠一样,就算捉它们,也不要太过于放肆,因为极度恐惧之下,它们也是会咬人的。虽然咬不死人,但是它们体内往往携带着许多细菌,并且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所以尽量不要用肢体触碰他们。不过也没必要恐惧它们就是了。
如果实在害怕蝙蝠,可以打开家中的门窗,用棍子驱赶,慢慢地把它们驱赶出家门。这一过程可能会比较混乱,蝙蝠被驱逐的时候,内心也是十分恐惧了,再加上一个极度恐惧的人类,两种恐惧叠加可能会让家中的各种器具遭殃,且这种结果是很难控制的,因为人们和蝙蝠都很难控制内心的恐惧心理。所以不太推荐使用棍子对蝙蝠进行驱逐,毕竟家中的花花草草都是无辜的,伤害到它们不太好。
最简单的就是在夜晚降临的时候打开家中所有的灯光,光线越强越好。蝙蝠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讨厌光线。所以一般情况下打开灯,它们自己就会向着窗外黑暗的夜空飞去了。如果这样子它们还不离开,那么就使出?大杀器?,专门用一个手电筒照射它,只要它不飞走,就一直照射,最后它一定会慌不择路从窗口撞出去的。
综合而言,蝙蝠其实对人体无害,但一般野生的动物体内都携带很多病菌,所以尽量还是不要近距离接触它们。驱逐的话其实大可不必害怕,因为人类才是大自然中最凶残的生物,它们内心远比人类恐惧得多。
1、海龙:本品为海龙科动物刁海龙、拟海龙或尖海龙除去皮膜及内脏的全体。全年均可采捕,洗净晒干。
2、海蜇:中药名。为根口水母科动物海蜇及黄斑海蜇的口腕部。海蜇分布于我国北起辽宁南至福建;黄斑海蜇分布于广东沿海、闽南、自汕头到雷州半岛及广西的涠洲岛一带海域。
3、蕲蛇:中药名。为蝰科动物五步蛇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
4、青蛙:中药名。为蛙科动物黑斑蛙或金线蛙除去内脏的全体。黑斑蛙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金线蛙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5、文蛤:中药名。为帘蛤科文蛤属动物文蛤或青蛤属动物青蛤等的贝壳。动物文蛤与青蛤,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6、全蝎:中药名。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春末至秋初捕捉。
百度百科-海龙
百度百科-海蜇
百度百科-蕲蛇
百度百科-青蛙
百度百科-文蛤
百度百科-全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