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稻田养鱼你了解多少?如何在稻田养好鱼呢?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7:21:36
字号:

稻田养鱼在新化农村很普遍。

有关于稻田养鱼你了解多少?如何在稻田养好鱼呢?

? 一、稻田养鱼的好处

1.可消灭水田中的越冬害虫、飞蛾等。

2.鱼类可消除水田中的野草,疏松土壤,可以实现免耕。

3.可充分利用水资源,节省土地、能源、肥料和农药。

4.可提高稻谷品质,促进稻谷高产,可实现“鱼-稻”双丰收。

二、稻田养鱼应具备的条件

1.水源充足,稻田进水、排水方便,田埂不漏水。

2.水质良好,符合渔业用水标准。

3.光照充足、地势平坦、温暖通风处更适合鱼、稻的生长。

三、稻田养鱼基本设施建设

1.田埂改造?田埂必须加高到0.8米左右,顶面宽60~70厘米,以利于割稻淹茬时灌入深水养殖成鱼。田埂改造的方法很多,可用三合板、水泥板、砖块护埂,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改造后田埂要不怕山洪冲击,并可以防渗漏,实现养鱼安全。

2.鱼坑建设?鱼坑是鱼类栖息场所,鱼坑的大小应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容纳全稻田内的鱼类为宜,并能够将全稻田内的鱼类养活,不致因水体缺氧而造成养殖鱼类死亡。

3.鱼沟建设?鱼沟是鱼类进退鱼坑的重要通道。鱼沟宽30~40厘米、深50~60厘米,一般分布成“井”“田”“目”字型。

4.拦鱼设施?包括进水口、排水口拦鱼设施,且在拦鱼设施前必须有面积足够大的拦污设施,以防杂草、浮漂等堵塞拦鱼设施,造成水流不畅而溢水逃鱼的情况。拦鱼设施的面积以洪水期最大过水面积为准,拦鱼设施必须设计牢靠、安装稳固。

四、放养鱼苗

一般放养3~6厘米长的鲤鱼苗为主,在插完早稻5天后,放养鱼苗。在收割早稻时,要把鱼苗寄养到池子里,等插完晚稻后,再放养进去。到收割晚稻时,大个鲤鱼捞出,小个鱼留下,作下年稻田鱼苗。

五、稻田养鱼中施肥与施药技术

1.施肥技术?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一般每667平方米稻田施人畜粪1500公斤为宜,这样可使稻禾、鱼均肥壮。如施用化肥,一般以尿素和钾肥为主,在施用时,不能撒在鱼类集中的地方,如鱼坑、鱼沟内,以免鱼类误食肥料。同时,应将养鱼田块分2次或3次进行施肥,即:将大田先施肥一部分,过2天再施肥一部分,使留下的一部分田块内的鱼类有空间活动与摄食。晴天施肥应采取少量多次的办法,一次施肥不要过多,阴雨天气不能施肥,闷热天气鱼类浮头时也不能施肥。

2.施用农药技术?养鱼稻田施用农药应坚持生物农药为主、剧毒农药禁用的原则。在稻田里施用农药,一定注意将药物喷洒在水稻上。施药注意事项:天气突变、闷热天气时不能施用农药,这是因为气候突变时鱼类会出现一时不适,如果在此时施用农药多会中毒。下雨天气不能施用农药,因为下雨时施用的农药会顺着被雨打湿的禾秆流入田中,等于在田水中施用农药,鱼类较难承受。施用液体农药时应选择晴天下午禾苗晒干时进行,并要求对准禾叶喷洒,而不能朝着田面喷洒,以免药液入水伤鱼。撒施粉剂药物时应选择晴天清晨有露水时进行,可利用露水的湿润粘住农药,从而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在稻田里养鱼,对水稻生长有好处吗,为什么?

稻田养鱼也称之为鱼稻共生,这种生产经营模式在我国已有上千的时间了,简单来说就是在水稻田中养殖食用鱼,最常见的的做法是水稻插下去成活后,再把鱼苗放下田里。

稻田中养鱼的主要好处在于: 鱼在稻田中能除草吃虫、增肥、松上,对水稻生长十分有利;而稻田又为鱼提供了生活环境和部分饵料,从而使两者互利生长达到共赢的模式。那么稻田养鱼要注意哪些呢:

1、水稻插秧前要在田里挖好鱼沟、鱼窝,以利于水稻田在晒田时鱼的活动,通常常沟深50公分左右,窝深80公分左右,同时要加固田埂,做好防逃、防敌害的工作等。

2.根据鱼和水稻的生长情况合理加水,随着水稻的生长慢慢将水加深(最后保持在13~17厘米的水位),至到直至水稻孕穗期开始晒田止。

3、因田种有鱼,在用肥时要以发酵好的有机肥为主,后期施追肥时如用无机肥最好少量多次的用,不宜使用氨水、氯化铵、碳酸氢铵等刺激性大的肥。

4、安全用药,稻田养殖鱼虽然许多虫害可通过养鱼杀灭不少。如草鱼、鲤鱼能吃掉经过水才能危害稻苗的二化螟、稻螟蛉.象鼻虫,金花虫等.也能吃落于水中的昆虫,如稻飞虱、叶蝉(浮尘子)、粘虫的老熟幼虫、稻纵卷叶螟幼虫等。但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用药的情况,但在药时最好选用一些低毒低残留的广谱性药物,以防鱼中素。总之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情况尽量少用药,以减少对鱼的伤害,合理解决好两者的矛盾才能真正达到鱼稻共生的双赢效果。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分享,如认可请继续观注踏火逍遥说鱼,更多水产、水族类的经验分享正在进行中,谢谢!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20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