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有哪些好玩的边境小镇?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5:53:04
字号:

云南有趣的边境城镇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包括河口、瑞丽、罗达和片马。

云南有哪些好玩的边境小镇?

兀术,云南人,热爱户外运动,喜欢旅游。他做旅游自媒体多年,专注云南旅游。我我很高兴参与这个问题的讨论。

详情如下:

一.河口:

位于红河州河口,与越南隔着红河这条老街是著名的滇越铁路的终点。这是一个绿色的小镇,一个亚热带风光的边城。离港口入口不远处,有一个有趣的标志:西南最低点,海拔只有76.4米。它以越南入海口的美景,它的商品,它的瑶俗而闻名。

二。瑞丽:

瑞丽出名不是因为那本时尚杂志。但是瑞丽有两个著名的边境城镇:万鼎和高捷。

万鼎是中国最小的边境城市的国家口岸。它有点拗口,不是吗?不是吗?看两遍就明白了。城市最小,最高。万鼎是阿呆语,意思是太阳在上方。依缅甸九谷山川,鸡犬之声不绝于耳。

高捷位于瑞丽市以南4公里,320国道的终点,被称为天涯海角。在缅甸木姐市对面。在边境,你可以看到人们,这感觉很特别。当你清楚地站在你自己的国家时,美国人生活在其他国家。你真的感受到了那句话的含义:那么近,又那么远。

第三,罗达:

罗达镇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西南部,距缅甸勐腊县3公里。罗达镇有着浓郁的傣族文化,除了作为重要边境口岸的特殊地理位置外,它还是一个重要的边境旅游区。这里风景秀丽,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主要景点有罗达森林公园、独木森林公园、中缅第一村——孟京来景区。

4.片马

偏镇是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下辖的一个镇。作为一个边城,片马如此出名是因为它被写进了中学历史课本片马事件。镇上有片马人抗英胜利纪念馆和怒江驼峰航线纪念馆。另外这是怒江和高黎贡山西坡,还有云南著名的徒步s命运湖将从这里开始。

以上答案只是兀术个人观点。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在评论区给个赞说两句!

想了解更多云南旅游,请关注吴叔叔。谢谢大家!

边城有点小。让让我们谈谈云南的边城。

芒市。芒市南部与缅甸接壤,有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阿昌族、汉族等民族居住在芒市。芒市地处亚热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植被类型复杂。在芒市,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就有39种,分布在芒市的野生动物有20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有50种。从这些数量来看,芒市美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很好。芒市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所以民族美食也是一大特色。在芒市街头,经常可以看到坚果、菠萝蜜、芒果等果树。芒市也被称为花瓜之乡。

万鼎。万鼎毗邻缅甸,是中国最小的城市之一。最著名的是万鼎桥,它是中国西南的门户。

瑞丽。瑞丽有热带雨林的神秘色彩,那里有鲜艳可口的水果,还有曼妙的孔雀舞。在瑞丽,总有几处风情等着来这里游玩的人。在瑞丽,山坝上、公路上、村庄里都能看到榕树。瑞丽s南蘑菇河淘宝场、民族风情旅游区、杰乐金宝塔都值得一去。

龙川。与缅甸相连,是木脑的故乡的歌曲。闹宗格节是德宏最大的节日,成千上万的人穿着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扭曲和Nao一起。

腾冲毗邻缅甸,被誉为极地边缘第一城。著名的侨乡腾冲有许多名胜古迹,如纪念陵园、滇缅抗战博物馆、热海、腾冲和顺古镇等。

盈江盈江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3.9%,所以这里的鸟类种类繁多。有些人说,全国没有一个地方像盈江这样适合观鸟。据统计,盈江发现和记录的鸟类数量已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

孟连。孟被称为龙血树。龙血树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喜光但不耐寒。关于龙血树有几个很美的传说,有一种英雄血性的感觉。这棵奇怪的树让人既神秘又肃然起敬。龙血竭受伤后会流出带血的液体,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孟还有大金塔、系、温泉、三山一水旅游风景区等名胜古迹。

樟帮之路两千年 摆药摊、设药墟、成药市、建药都

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2015年05月17日,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正式揭牌,一个类似于美国对冲基金天堂——格林尼治的基金小镇,在国内诞生了。2016年玉皇山南基金小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成立玉皇山南建设发展公司,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企业为投资建设主体,主导小镇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截止2016年底,山南基金小镇入驻企业超1000家,管理资产规模超5900亿元,实现税收超10亿元。

诸暨袜艺小镇

袜艺小镇,地处诸暨新老城区交接处,依托沪昆高铁、浙赣铁路和诸暨三环线的有利位置,是大唐镇上的一个“镇中小镇”。小镇规划面积2.8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78亩,建设用地1162亩。计划3年完成总投资55亿元,其中2015年25亿元、2016年15亿元、2017年15亿元。预计到2017年,实现年产值150亿元,税收1.6亿元,年旅游人次30万。

如果从外形看,整个袜艺小镇的外部轮廓,类似一只巨大的“袜子”,按区域划分又是三只袜子的形状,分别规划了“智造硅谷”、“时尚市集”、“众创空间”三大区域。

余杭梦想小镇

“梦想小镇”坐落在余杭区仓前街道,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于2014年9月正式启动建设,17万方先导区块即将运营。“梦想小镇”涵盖了互联网创业小镇和天使小镇两大内容,其中,互联网创业小镇重点鼓励和支持“泛大学生”群体创办电子商务、软件设计、信息服务、集成电路、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动漫设计等互联网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和技术(工程)服务的企业;天使小镇重点培育和发展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集聚天使投资基金、股权投资机构、财富管理机构,着力构建覆盖企业发展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服务体系。

德清地理信息小镇

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位于湖州莫干山国家高新区,核心区规划建设面积1.31平方公里。小镇坚持“产、城、人、文”交融的理念,着力建设地理信息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先行区、地理信息服务体验区、地理信息文化展示区和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区。

长兴新能源小镇

“新能源小镇位于长兴县画溪街道,毗邻中心城区,属典型的城郊接合部,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区域1.2平方公里。”新能源小镇选址于画溪街道工业功能区核心区块,是长兴最早形成的工业园区之一。在该地规划建设新能源小镇,既是提升当地环境、改善民生的需要,同时其本身也具备打造特色产业、促进经济转型的潜力。

秀洲光伏小镇

光伏小镇主体功能结构为“一核、两带、三片区”。其中一核即围绕光伏科创园形成的核心节点,集聚产业孵化、研发办公、企业总部、会议会展等多种功能;两带即沿马泾港-洪福桥港形成的滨水景观带,是小镇生态休闲的重点区域;三片区即文化休闲服务区、光伏研发创新区和光伏装备制造区,其中文化休闲服务区主要建设“光伏小镇客厅”,设置光伏科技展示馆、小镇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等设施。

桐乡毛衫时尚小镇

桐乡“毛衫时尚小镇”规划总面积为3.2平方公里左右。濮院毛衫升级创新服务基地作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占地83.7亩已经顺利完成。未来,这里将集聚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成长学院区等一系列围绕毛衫产业发展的基地。“毛衫时尚小镇”蓄势待发。

湖州丝绸小镇

“丝绸小镇将秉承‘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导向’的建设原则,借助绿水青山的生态资源,以丝绸文化和产业复兴为核心,带动创新创意和旅游度假等关联性产业集聚。”负责小镇开发建设的湖州吴兴南太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丝绸小镇将发展“丝绸+游乐”“丝绸+度假”“丝绸+文化体验”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引领丝绸消费新潮流,提升丝绸产业附加值,打造世界级丝绸创新平台、国家级文创孵化基地、长三角特色休闲度假目的地。

西湖云栖小镇

云栖小镇,是西湖区计划依托阿里巴巴云公司和转塘科技经济园区两大平台打造的一个以云生态为主导的产业小镇。云栖小镇,是一个云计算产业生态聚集地,运用大数据的计算将简单数据变成生产要素,小镇就是围绕云计算产业的特点,构建“共生、共荣、共享”的生态体系。

2015年阿里云开发者大会正式更名为“云栖大会”,并且永久落户西湖区云栖小镇。

磐安江南药镇

“江南药镇”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2000亩,建设用地1500亩。产业定位为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将建立健全保健食品、中医康复、保健养生、休闲度假体系,以中药材种植、深加工、市场贸易及生态旅游为特色。“江南药镇”将结合用地现状,规划形成“一城四区”空间发展架构,“四区”即中药材交易区、科技信息区、综合服务区和药文化展示区,核心区域是浙八味特产市场,目标是打造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中药材贸易市场。计划3年完成总投资76.7亿元,项目涵盖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中药材精深加工、中药材市场商贸流通、旅游保健、商贸服务、休闲养生及配套基础设施等7大类32项。

特色小镇是个完全非标准化的项目体系,如何塑造出独具特色的特色小镇形象,吸引企业入驻,拉动投资才是关键所在。2017年,高端营销推广平台鹿豹座紧跟政府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正式开展特色小镇网络推广活动,融入互联网+特色小镇的创新思维,结合本地的特色文化、特色产业以及旅游进行整合推广,打响宜居、宜业、宜文、宜游的浙江特色小镇金字招牌。

樟树市位于江西省赣中地区,地处赣江中游,历史上曾名为清江县,1988年撤县设立县级樟树市。樟树以其特有的药材生产、加工、炮制和经营闻名于世。 俗话说:「 ”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樟树药业源远流长。东汉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著名丹术家、道教灵宝派始祖葛玄在樟树市东南的阁皂山采药行医、筑灶炼丹,开樟树药业先河。 经过1800多年的演变和发展,樟树药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药材交易、药材炮制、药膳、药业信仰等风俗,并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药帮——樟树药帮。樟树的药师、药工、药商走遍全国药材产地,采集、选购品质上乘的药材原料运回加工,使得樟树的药材品种齐全,质地精良。如今,樟树中药炮制技艺已成功获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3年,樟树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 ”中国药都”称号。2017年,江西省人民 *** 颁发《江西樟树「 ”中国药都”振兴工程实施方案》,加速推进樟树市中医药产业、中医药文化产业特色小镇、中国药都本草小镇旅游度假区等项目的建设。 寻访历史 缘起阁皂山,三皇宫见证繁华 位于樟树东南隅20公里处的阁皂山,既是樟树药业文化的发源地,又是中国三座道教名山之一。道教灵宝派始祖葛玄入阁皂山结庐而居,采药炼丹,带动了阁皂山附近村民的采药行医活动,开樟树医药先河。葛洪追随叔祖至阁皂山访仙炼丹、采药行医,并著述《肘后备急方》、《抱朴子》等著作,被樟树药帮奉为中药典籍,影响樟树药业达千年之久。屠呦呦团队成功发现青蒿素,正是受到《肘后备急方》的启发。 在唐代,淦阳城(今樟树)处于江西通往广东的古驿路「 ”大庾岭道”中心,再凭借袁赣二水与南通北达的驿路,成为南来北往、东临西达的药材集散地。在唐、宋、元三代700余年的时间里,樟树形成「 ”药墟”,并进一步发展为「 ”药市”。药行货栈应运而生,药店药厂渐次开设,名医药师不断涌现,医学专著相继问世,为樟树中药业走向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清时期,樟树中药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明朝初年建成的三皇宫(即药王庙),每逢农历四月二十八(唐代名医孙思邈生日),庙侧会设立交易场所,全国各路药商,多云集于此贸易。明末清初,樟树中药铺已发展到200多家,外省药商也来此设立药行,甚至还建有同乡会组织,这样渐渐变成了药材集散中心。 不仅仅是药材交易、集散,樟树还是「 ”药材技术中心”,以独特的鉴别技能、科学的收藏保管、技艺精湛的加工炮制、质量上乘的成药产品获得了「 ”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 三都虫草燕窝参茸行经理熊福民介绍,现代的樟树中药材交易市场,历经多次迁址。以前商户们都聚集在樟树的药王街摆地摊,人越来越多,中药材交易市场就搬到了综合性市场「 ”商品大世界”,之后转入药王街的中药城。1996年,位于樟树市福城工业园的中药材交易市场获批修建,这是国家批准的17家中药材交易市场之一,占地两百多亩。 2007年,三皇宫被定为樟树市药交会重要活动——「 ”祭祖”的神圣场所,每逢药交会,三皇宫大殿内都将举行祭祖仪式。 如今的三皇宫仍伫立于喧闹的老城区中心区域,是当今我国最完整的药业胜迹之一,它见证了樟树药墟、药市、因药立市的生命历程。 发展瓶颈 数字化、互联网影响中药材交易 随着物流的发展,采购日益趋向产地,老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功能在逐步降低。市场前矗立的青铜色大药碾还在述说着曾经的繁华,其后的主楼却已更名为「 ”电商创业基地”,快递公司、餐馆……各门营生聚集。经营中药材的商铺从繁盛时的六七百家缩减到如今的约三百家。 「 ”时代在变,交易模式也在变。数字化、互联网对我们影响不小。”熊福民说,最艰难的2010年-2015年,网络、物流、大数据的发展,传统经营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加上中药材的相关标准刚刚制定,很多人处于观望态度,不少人转做多种经营。曾经在中药材商户中占据60%的外地商人,如今只剩下约20%。「 ”不过有些人的生意还留在这,交易模式变了,在家也可以交易。”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樟树正在规划新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樟树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胡彩虹介绍,新市场由 *** 出资建设,是樟树岐黄小镇项目中的一部分,占地约310亩,预计容纳500户商户,将包含交易中心及医药商铺、国医馆等。交易中心会同时建立线下交易和线上交易平台,线上交易建立后将面对更多的全国客户。 传统中药材交易市场所面临的挑战,只是樟树中医药业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之一。《樟树中医药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中提到,樟树的中药材种植基础研究薄弱,规范化种植亟待提高。2016年以前,樟树以企业为主体的规范化种植基地仅占10%。大部分中药材还属于传统粗放式种植,难以确保质量的稳定。 *** 支持中药材种植的配套政策也不足,补贴偏低,且药材行情波动大,药农种植积极性不高。 此外,随着老一代技工的流失,樟帮炮制技术的传承存在中断可能。如何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形成标准化,进一步提高推广能力,以及如何展开相应机械化研究,提高中药炮制工业化生产水平也面临一定困难。 在企业方面,大多数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流通和生产企业没能产生共振效应;且药企普遍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中医药相关产业规模不大,也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链,尚未形成全产业协同推进的发展合力,竞争力欠缺。 为振兴樟树中医药产业,2017年,江西省委、省 *** 印发《樟树市「 ”中国药都”振兴工程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把「 ”中国药都”振兴工程摆在更高层次来谋划、推动。根据规划,樟树将布局精品樟帮药、千年文化都和健康美丽城三大主题建设,通过10-15年努力,着力打造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樟树样板,打造名符其实的「 ”中国药都”。 今日风貌 规范道地药材种植 培育樟帮传承人 要布局精品樟帮药,道地药材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和樟帮炮制技术传承和创新是基础。樟树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方梅玲介绍,樟树市正在全力打造规范化中药材产业链,培育中药材品牌,形成以樟树为中心,辐射周边、带动全省的种植格局。「 ”我们形成了以道地药材‘三子一壳’(车前子、黄栀子、吴茱子,枳壳)为主,其他药材(含动物类)品种为辅的规范化种养格局,全市药材种植面积要实现占全省1/3的目标。届时,樟树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到45万亩。”据介绍,现在樟树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39万亩,市财政每年将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建设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 在 *** 的鼓励政策下,广东梅州做道地药材种植的谢东贤计划投资1.5亿元,在樟树新建3000亩枳壳规范化种植基地、30亩枳壳良种繁育基地、技术培训基地、枳壳深加工车间、有机肥生产车间,组建全国枳壳种植合作总社,研究、制定、推广全国枳壳规范化种植技术标准。 谢东贤说,对于种植中药材的土地, *** 还会有1000元/亩的奖励,只要通过验收,就可以分三年拿到奖励,「 ”验收标准非常严格,虽然对于企业而言并不多,但能一定程度上减轻负担,而且还鼓励了农民参与种植。” 在吴城乡, *** 还引入了江西梦达实业有限公司兴建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并探索出「 ”541”模式:即农户以土地入股,参与基地生产经营等活动;企业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整地、统一标准、统一苗木、统一栽植、分户管理的「 ”五统一分”管理模式,负责中药材种植、收购和销售等工作;合作社负责组织基地劳务用工等全方位服务。待项目产生效益后,农户、公司、合作社分别按照5:4:1比例分红。此举既保障农民收益,减轻了企业负担,还壮大了集体经济,实现了三方共赢。 塘下村村委会主任付玖根表示,大企业进入后,标准化管理让农民获益匪浅,农户除了以土地入股外,还能在地里干活挣取额外的劳动收入;在中药材成熟前,农户还能在地里套种花生、西瓜、芝麻等,既能防杂草,收入又归自己。合作社的加入,增加了企业和农户之间的信任感,使沟通更为顺畅。 远期规划 岐黄小镇打造全产业链示范项目 作为「 ”中国药都”振兴工程之一,位于樟树阁山镇西侧,北靠葛玄路,东接东昌高速的岐黄小镇项目正在抓紧修建。小镇总占地3500亩,总建筑面积约126万平方米,预计5年建成。 据项目部现场负责人付海林介绍,小镇建设工程分为三期,一期是中医药文化体验,包括 *** 投资的5万平米会展中心、中药材交易中心、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等,总投资额约20亿元;目前,会展中心已接近完工。今年10月,樟树第50届药交会将在这里举行。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也已开工,该校将为小镇培养人才,包括种植、药膳、药工、物流管理等。二期将以中医药科研、科创为主,包括中医药科技创新园、仓储物流园和专业市场;三期为康养项目,结合康养需求,搭建相关配套。 在解决樟帮记忆传承面临断代的问题上,樟树以每月发放补助的方式鼓励年轻人学徒。 「 ”中药炮制又脏又累,需要不断练习,以前年轻人不愿意学。”天齐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天齐堂”)老药工朱福林说,炮制不仅仅要练刀工,还要学习蒸煮、锻药等各项技能,学习过程枯燥。他跟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药炮制技艺(樟树中药炮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天齐堂董事长袁小平学艺,历经七八年出师,深知学艺的艰苦。 樟帮优秀的药工,可以将一寸白芍切出360片,雪白透明,轻轻一吹飞上天。明朝天启年间,著名医药学家缪希雍将繁杂的樟帮炮制方法归为十七,被后人称为「 ”炮炙十七法”,一直延续至今。但工业化生产逐渐取代了人工炮制,加之国有企业改制等政策背景,樟帮技艺传承人陆续流失。意识到这一问题后,樟树从2011年开始出台政策,鼓励企业里的老药工带徒学艺。方梅玲介绍,目前,老药工可以获得1800元/月、学徒则是1200元/月。 截至8月底,通过 *** 考核的已经有111人,分布在16家中药饮片企业(樟树中药饮片企业共24家)。与机器加工的中药材相比,古法炮制的中药材药效更好,价格更高,市场需求也激励着企业培养樟帮药技艺传承人。目前,天齐堂有10个品种会按樟帮技艺炮制,同仁堂等龙头企业会来采购。 对话 搞建设促研发重培养 樟树产业链日趋完善 ●新京报:物流发展迅速,如何重现「 ”药不到樟树不齐”? 胡彩虹:我们加大了道地药材优势种植和仓储物流的建设。目前,樟树有国家级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可以解决樟树本地不适合药材长期存储的问题。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的药材会放到这里来储备。同时,樟树正在建立中药材追溯体系,进入樟树的药材都要打码可追溯,让药材在樟树既能储存又有保障。目前樟树市场上的中药材品种已经增加至2600多种。樟树还建起了多个医药物流园,由 *** 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小型企业可以拎包入驻,以孵化为主,大型企业则可以自己规划建厂,以此吸引医药物流企业扎根樟树。 ●新京报:「 ”振兴工程”让樟树中医药产业发生哪些变化? 胡彩虹:目前,樟树的产业链已非常完善,包括种植、研发、生产、流通等全产业链环节;种植方面,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39万亩,居于全省首位。药业是樟树市四大支柱产业中最具竞争的产业,2018年,全市医药产业830亿元,中医药产业占绝大部分。全市医药企业245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69家,包括了上市药企仁和药业等。2017年至今,招商引资20多个中医药投资项目落地,招商引资额约300多亿元。比较大的项目有必康药业投资100亿投资建设大健康产业园;深圳泰邦投资60亿元建立绿色低碳大健康产业基地等。 ●新京报:在创新研发、人才培养方面,樟树有哪些措施? 胡彩虹:我们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的研究成果会在药交会发布,对此感兴趣的樟树企业可以来投资,转化这些研究成果,我们还将在岐黄建康小镇建立中医药研究基地。樟树不仅有中医药产业专家顾问团,每年还有引进人才计划,医药产业受益匪浅。人才培养方面,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包括中药材种植、中药产业、中医药等相关专业,职业高中也开设了中医药班,培养了不少中医药方面的人才。樟树还在药都小学试点,将中医药知识编成了中医药教材,从娃娃抓起,传承中医药文化,未来要在全市推广。 数说药都 樟树正在规划新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占地约310亩,预计容纳500家商户。 未来,樟树中药材种植面积将达到45万亩,实现占全省1/3的目标。 作为「 ”中国药都”振兴工程之一的岐黄小镇,总建筑面积约126万平方米。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编辑 岳清秀 制图 李石阳 李铁雄 校对 翟永军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19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