葎草的介绍中药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5:36:53
字号:

 葎草多年生茎蔓草本 植物 。可防止水土流失,还能入药治病。它的嫩茎和叶可做食草 动物 饲料;其性甘苦寒,能入药治病。它能 清热 解毒 ,利水消肿。内服可治肾盂 肾炎 等;外用可治痈疖肿毒, 湿疹 等。什么是葎草?葎草的 功效作用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葎草的资料,欢迎阅读。

葎草的介绍中药

葎草的介绍

 为桑科植物葎草(Humulus scandens (Lour.) Merr.)的全草。9~10月收获,选晴天,收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路旁、沟边湿地,村寨篱笆上或林缘灌丛。苦、甘,性寒,归肺、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主肺热 咳嗽 、肺痈、虚热烦渴、热淋、水肿、小便不利、 湿热 泻痢、热毒疮疡、皮肤 瘙痒 等病证。

 别名

 勒草、黑草、葛葎蔓、葛勒蔓、来毒草、葛葎草、涩萝蔓、割人藤、苦瓜藤、锯锯藤、拉拉藤、五爪龙、大叶五爪龙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甘、苦、寒。

 归经

 肺、肾经。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主治

 主肺热咳嗽,肺痈,虚热烦渴,热淋,水肿,小便不利,湿热泻痢,热毒疮疡, 皮肤瘙痒 。

 相关配伍

 1、治膏淋:葎草捣生汁三升,酢二合。相和,空腹顿服,当溺如白汁。

 2、治砂石淋:鲜葎草茎四至五两。捣烂,酌加开水擂汁服。

 3、治新久疟疾:葛葎草一握(去两头,秋冬用干者)、恒山末等分。以淡浆水二大盏,浸药,星月下露一宿,五更煎一盏,以吐痰愈。

 4、治久痢成疳:葎草干蔓捣筛,量多少,管吹谷道中。

 5、治痢疾或小便淋沥,尿血等: 鲜葎草二至四两。水煎,饭前服,日两次。

 6、治癞,遍体皆疮:葎草一担,以水二石,煮取一石,以渍疮。

 7、治乌癞:葎草二秤(锉,细淘),益母草一秤(锉,洗淘)。用水二石五斗,煮取一石五斗,漉去滓,盆瓮中浸浴一时辰久方出,用被衣覆之,又再浸浴一时辰久方出,勿令见风,明日复作。如入汤后,举身瘙痒不可忍,令旁人捉手,不令搔动,食顷渐定。后隔三日一浴。其药水经浴两次即弃之。

 8、治皮肤瘙痒:葎草适量,水煎熏洗。

 9、治痈毒初起(皮色不变,硬肿不痛):葎蓉草鲜叶一握。以冷开水洗净,和红糖捣烂,加热敷贴,日换两次。

 10、治瘰疬:葎草鲜叶二两,黄酒二两,红糖四两。水煎,分三次饭后服。

 11、治小儿天泡疮: 割人藤煎水洗,每日一至二次。忌鱼腥发物。

 12、治蛇、蝎螫伤: 葎草鲜叶一握,雄黄一钱。捣烂敷贴。

 13、治 痔疮 脱肛 :鲜葎草三两。煎水熏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使用注意

 非热病者慎用。

 炮制

 一、采集加工

 9~10月收获,选晴天,收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

 二、炮制方法

 净制: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切制:除去杂质、木质茎、残根、淋水稍润,切段、晒干,筛去灰屑。

 生理特性

 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草本。茎长达数米,淡绿色,有纵条棱,茎棱和叶柄上密生短倒向钩刺。单叶对生;叶柄长5-20cm,稍有6条棱,有倒向短钩刺;掌状叶5-7深裂,直径约5-15cm,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锯齿,上面有粗刚毛,下面有细油点,脉上有硬毛。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圆锥花序,雌花序为短穗状花序;雄花小,具花被片5,黄绿色,雄蕊5,花丝丝状,短小;雌花每2朵具1苞片,苞片卵状披针形,被白色刺毛和**小腺点,花被片1 ,灰白色,紧包雌蕊,子房单一,上部突起,疏生细毛。果穗绿色,近球形;瘦果淡**,扁球形。花期6-10月,果期8-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路旁、沟边湿地,村寨篱笆上或林缘灌丛。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叶皱缩成团。完整叶片展平后为近肾形五角状,掌状深裂,裂片5-7,边缘有粗锯齿,两面均有毛茸,下面有**小腺点;叶柄长5-20cm,有纵沟和倒刺。茎圆形,有倒刺和毛茸。质脆易碎,茎断面中空,不平坦,皮、木部易分离。有的可见花序或果穗。气微,味淡。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上、下表皮均有非腺毛及含钟乳体晶细胞。钟乳体多存在于短而膨大的非腺毛中。位于主脉维管束的下表皮内侧有厚角组织;栅状组织1列细胞,海绵组织细胞较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茎横切面:呈多角形。表皮细胞1列,可见钩刺及非腺毛,棱的内侧有厚角组织。皮层较窄。维管束外韧型,环列;髓部宽广。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粉末特征:叶粉末黄绿色。①上表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气孔少;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5-6个。②非腺毛为单细胞,长50-612?m,有的先端弯曲或呈钩状,有时可见壁疣;有的足部膨大且短,内含钟乳体,并以上表皮为多见。③螺纹导管直径11-29?m。④纤维直径21-35?m,壁厚1-5?m。⑤草酸钙簇晶直径7-32?m,棱角较短。

 药理作用

 茎、叶的乙醇浸液在试管内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显著抑制作用。葎草酮与蛇麻酮相似,也有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某些真菌、酵母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也有 报告 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酵母菌无效者。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作用,葎草酮为蛇麻酮的1/20,对结核杆菌的作用为蛇麻酮的1/10。葎草酮对猫有二硝基酚样作用,静脉注射3毫克/公斤后,可使氧耗量立即增加1倍,并出现 呼吸 急促,随之体温升高;并可因体温过度升高(45℃)而致死,死亡迅速发生严重?尸僵?。大量注射尚可产生糖尿、血尿。对兔的作用远较猫为差。

葎草的功效作用

 (一)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 肺结核 潮热,肠 胃炎 ,痢疾, 感冒 发热,小便不利,肾盂肾炎,急性肾炎, 膀胱炎 , 泌尿 系 结石 ;外用治痈疖肿毒,湿疹,毒蛇咬伤。

 《别录》:"主瘀血,止精溢盛气。"

 《唐本草》:"主五淋,利小便,止水痢,除疟,虚热渴,煮汁及生汁服之。"

 《本草衍义》:"治伤寒汗后虚热,锉研,取生汁饮一合。"

 《纲目》:"润三焦,消五谷,益五脏,除九虫,辟温疫,敷蛇、蝎伤。"

 《安徽药材》:"治失眠;洗痔疮。"

 (二)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

 茎、叶的乙醇浸液在液试管内革兰阳性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蛇麻酮和薇草酮在体外对革兰阳性菌如金**葡萄球菌、粪链球菌、 肺炎 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蛇麻酮的抑菌浓度为1:100000至1:1000000之间,捧草酮抑菌作用较弱。蛇麻酮在体外对结核杆菌的抑菌浓度为25pg/ml,对感染结核杆菌H37Rvihvnu,肌内注射或灌服蛇麻酮连续30日,可使感染小鼠肝、心、肺和脾等脏器病灶内的抗酸杆菌数显著减少。蛇麻酮和萑草酮对革兰阴性菌、酵母菌和真菌抑制作用均很微弱或无效。

 其它作用。

 辜草酮对猫有二硝基酚样作用,静脉注射3mg/kg后,可使氧耗量立即增加1倍,并出现呼吸急促,随之体温升高,呵因体温过度升高(45℃)而致死。大量注射还可产生糖尿、血尿。对兔的作用远猫弱。

 毒性实验。

 小鼠肌内注射蛇麻酮LD50为600mg/kg后,l?2h内死亡。每日肌内注射60mg/kg共四周,未见明显有害作用,病理组织学检查示肝脏小范围白细胞浸润和肾小管变 性病 灶,以5%阿拉伯胶悬液浼胃1500mg/kg,lh内小鼠死亡一半。

 用途

 用于肺热咳嗽,可配伍鱼腥草、鸭跖草、忍冬藤等药同用。

 对于湿热下注膀胱引起的小便不利,或尿道刺痛,或尿中有血等症,可配合凤尾草、扁蓄、冬葵子、海金沙、乌蔹莓、白茅根等同用。

 用于肺痨咳嗽,午后潮热等症,可配合百部、黄芩、丹参、地骨皮等药同用。

 此外,还有用本品治皮肤湿疹或皮肤瘙痒等症,配合苍耳草等药煎汤外洗;治疗蛇虫咬伤、疮疡肿痛,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

 (三)葎草的性味归经

 性味

 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唐本草》:"味甘苦,寒,无毒。"

葎草附方

 治膏淋:葎草捣生汁三升,酢二合。相和,空腹顿服,当溺如白汁。(《本草图经》)

 治砂石淋:鲜葎草茎四至五两。捣烂,酌加开水擂汁服。(江西《草药手册》)

 治新久疟疾:葛葎草一握(去两头,秋冬用于者)、恒山末等分。以淡浆水二大盏,浸药,星月下露一宿,五更煎一盏,分二服,以吐痰愈。(《纲目》)

 治久痢成疳:葎草干蔓捣筛,量多少,管吹谷道中。(《本草图经》)

 治痢疾或小便淋沥,尿血等:鲜葎草二至四两。水煎,饭前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瘫,遍体皆疮者:葎草一担。以水二石,煮取一石,以渍疮。(《独行方》)

 治乌癞:葛葎草二秤(锉,细淘),益母草一秤(锉,洗淘)。用水二石五斗,煮取一石五斗,漉去滓,盆瓮中浸浴一时辰久方出,用被衣覆之,又再浸浴一时辰久方出,勿令见风,明日复作。如入汤后,举身瘙痒不可忍,令旁人捉手,不令搔动,食顷渐定。后隔三日一浴。其药水经浴两次即弃之。(《圣济总录》葛葎草浴方)

 治皮肤瘙痒:葎草适量,水煎熏洗。(《江西草药》)

 治痈毒初起(皮色不变,硬肿不痛):葎草鲜叶一握。以冷开水洗净,和红糖捣烂,加热敷贴,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瘰疬:葎草鲜叶二两,黄酒二两,红糖四两。水煎,分三次饭后服。(《福建民间草药》)

 治小儿天泡疮:割人藤煎水洗,每日一至二次。忌鱼腥发物。(《江苏药材志》)

 治蛇、蝎螫伤:葎草鲜叶一握,雄黄一钱。捣烂敷贴。(《福建民间草药》)

 治痔疮脱肛:鲜葎草三两。煎水熏洗。(《闽东本草》)

 急、慢性胃肠炎:葎草30克,红糖适量,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治打伤:铁五爪龙,用水和酒少许煎服,或茎叶捣汁,冲热酒服。

 治咳嗽带血:山苦瓜藤炖赤肉,或加冰糖服。

 退肝火:山苦瓜藤、黄水茄、桶钓藤、罩壁广、金针菜各20gm,水煎服。

 利尿,冶 淋病 :山苦瓜,茎叶煎水服。

 捣敷瘫疔: 山苦瓜和鸡舌广、鸭舌广、龙舌广、倒吊连、芙蓉心,共捣外敷。治甲边疔,则与冷饭藤、五爪龙,和生醋,捣敷。

不知道你问的是不是冬凌草。冬凌草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

温病热邪从口鼻而入,或外感风寒、外感风热治疗不及时,或热邪聚集喉咙,导致咽喉肿痛,可以配伍牛蒡子、冰糖同用。

经常吃油腻食物会滋生脾胃湿热,那是导致血脂高的原因,冬凌草有一定降血脂的功效,可以配合草决明同用,再结合清淡饮食效果更加显著。

冬凌草有一定降血压作用,可以跟夏枯草共同使用。心火旺盛导致的口舌生疮,冬凌草可以配合黄连同用。冬凌草还可以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以跟瓜蒌皮、桔梗共同使用。

牙痛一般是胃热导致的,冬凌草可以跟黄连共同使用,脾胃虚寒建议慎用冬凌草。

冬凌草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性寒,味甘,入肺经、胃经、肝经。可以清热解毒,可以缓解和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疼、嗓子疼、气管炎,如肝炎、蛇虫咬伤等,具有抗炎、杀菌的作用。

冬凌草可以用来活血止痛,对于气血不通的风湿、痹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冬凌草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可以治疗食管癌、乳腺癌、肝癌,对各种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一般只作为辅助治疗。总之,冬凌草有解毒、活血、止痛,还有抗癌等作用。

冬凌草是一种中草药材,属于阳性内阴植物,能消炎杀菌,也能清热解毒。冬凌草入药后,能调理气血,也能祛风除湿,平时可以用于人类风湿骨痛和关节疼痛等多种的常见病的治疗。

冬凌草性质寒凉,不但能清除身体的热度,减少多种上火的症状,而且还能预防人类咽喉肿痛以及感冒等多种常见的疾病,还有滋阴润燥的功效。

冬凌草虽然功效多,但是不是人人可以服用的。对于脾胃虚寒的病人,年老体衰的老人和不足三岁的幼儿忌服。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17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