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田块选择。将万_示范片均匀划分为50个单元~每个单元选取1个有代表性田块,每块田3_以上,按对角线3点取样。产量因素测定。
2、每_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四个产量构成因素测定方法如下:每_穗数:手插稻、机插稻每点随机取21行测行距,随机取21株测株距,计算每_穴数,连续选取20穴计算每穴穗数,计算每_穗数。每穗总粒数:在取样点,选择接近平均每穴穗数的植株5穴左右,总穗数不少于50穗,,调查每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根据每穗总粒数、实粒数计算结实率。千粒重:以该品种审定,认定,公告中的千粒重值为准。
3、产量计算。样点理论产量,公斤/_,每_穗数,万/_,×每穗总粒数,粒,×结实率,%,×千粒重,克,×10-4。万_片理论产量,公斤/_,=各取样点理论产量平均值。估测产量,公斤/_,=理论产量×折产系数。折产系数根据实际土地利用率及收获损失率综合考虑,一般掌握在90-95。
我主要有以下几大稻区:1、华南稻作区位于南岭以南,中国最南部,包括闽、粤、桂、滇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7.6%。2、华中稻作区东起东海之滨,西至成都平原西缘,南接南岭,北毗秦岭、淮河,包括苏、沪、浙、皖、赣、湘、鄂、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西省南部,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7%。3、西南水稻作区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水稻面积占全国的8%。4、华北稻作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3%。5、东北单季稻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及内蒙古东北部,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3%。6、西北干燥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