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凤渡镇位于郴州市北约24公里107国道路边。
本乡镇简介:(人口、面积、民族、交通状况、通讯状况、通讯状况、工农业产品、自然资源状况及旅游状况)
2012年经过乡镇合并,原栖凤渡镇已由10个村委会增加至25个;137个村民小组增加至299个村民小组。合并即原廖王坪乡,岗脚乡,栖凤渡镇,合并为新的栖凤渡镇。年末总人口26563人,人口出生率11.68‰,自然增长率5.78‰。土地总面积39.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07公顷。2006年,全镇实现GDP8.5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一产业33745.92万元、二产业15425万元、三产业3578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72万元,财政体制改制后实现财政总收入270万元。农民人平可支配收入4877元,同比增长10%。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成立了良种母猪养殖(技术)协会和水稻机构化收获协会;投入60余万元对武家冲、深塘、老井冲、长塘四座小Ⅱ型水库进行了彻底整修;推广制种3800余亩,种植脐橙、葡萄、百香果等高效优质水果4000余亩,生猪出栏20219头,鸡鸭存栏135082羽。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全镇共拓展城镇面积0.2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净增1405人;采煤沉陷综合治理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抓好了市场二期开发,落实了栖凤渡村9组小康示范村建设,投资280万元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5个,引资6186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3.1%。其中嘉玛服饰有限公司、邓运山家俱广场、果园炮竹厂这三个项目总投资均达1000万元以上,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栖凤渡镇敬老院扩改工程得到巩固,目前有42位老人入住,真正实现了使孤寡、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城镇新增就业223人,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220人,就业率达100%;完成5条村建水泥路,总里程10300米;实现了社会大局稳定,人口与计生环境进一步优化,“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全镇共有中小学校4所,中心医院1个,文化站1个,有线电视站2个
杨振玉生前为世界水稻栽培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在农业领域唯一可以和袁隆平媲美的人。在20世纪70年代,杨振宇首创?籼粳桥?技术,将籼稻的部分遗传成分导入粳稻品种,成功育成粳稻恢复系,是当时世界上首个经过人工改良的C57恢复系,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首个完成的杂交粳稻的国家。对改善我国农业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杨振玉的经历是怎么样的?
杨振玉于1927年11月生,江西丰城人。1949年9月考入上海复旦大学,1951年1月从上海复旦大学参军。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空军,历任军人、学员、无线电操作员。 1954年8月至1957年12月在沉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习。
杨振玉有什么成绩?
杨振玉一生淡泊名利,为人正直,给国家立下大功,德高望重。毕业后,杨振玉 一直在辽宁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从事杂交粳稻研究,历任国家?863?项目主持人,中北杂交粳稻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北粳稻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水稻研究所学术委员,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室主任,农业部杂交水稻专家咨询组成员,辽宁省政协第六届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政协副主席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沉阳市政府科学顾问,2000年11月退休。
杨振宇贡献了什么?
杨正玉丰富了粳稻恢复系资源,率先解决了世界性品种间杂种优势弱的难题,实现了我国北方杂交粳稻的规模化种植,开创了杂交粳稻利用的先河,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个使用杂交粳稻的国家,为世界水稻文化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杨振玉先生的离去,让人陷入悲痛之中。作为青年,我们要继承杨振宇先生励志奋进思想的科研精神,切实追求远大目标,平和致远,高尚品德,学以致用,自信自强的优秀品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