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整理了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考点整理(4),更多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敬请及时关注。
2018年初级中药师考试考点整理(4)
茎木类中药
一、概述:
(一)概念
茎木类中药包括二大类中药:茎类中药,木类中药。
茎类中药:主要指木本植物的茎,以及少数草本植物的茎。包括木本植物的茎藤、茎枝、茎刺、茎髓、茎的翅状物,大部分草本植物的茎列入全草。
木类中药:木本植物茎形成层以内的部分,通称木材。木材又分边材和心材。主要用心材。心材形成较早,位于木质部内方,蓄积了较多物质,如:树脂、树胶、鞣质、挥发油等。
(二)茎类中药药用范围:
茎藤:关木通、大血藤、忍冬藤。
草本植物茎藤:天仙藤
茎枝:桂枝、桑枝、桑寄生、钩藤。
茎刺:皂角刺、鬼箭羽。
髓部:灯心草。
木类中药:沉香、降香、苏木。
(三)显微鉴别
1、茎的组织构造:一般均为次生构造
(1)周皮或表皮 木本植物茎最外方为周皮,幼嫩茎常见到表皮。草质茎大多最外方为表皮,角质层的厚度和毛茸有无是鉴别特征。木栓层为多列细胞,有的细胞内含红棕色物质(大血藤)皮层:存在与否及在横切面所占的比例,细胞形态及内含物等。有的皮层外缘有石细胞,排成不连续的环带,如络石藤;有的散有石细胞群,细胞内充满红棕色物质(鸡血藤)
(3)维管柱 包括环状排列的维管束、髓射线和髓等。
①维管束:无限外韧型。韧皮部所占比例较小;形成层一般呈环状,束中形成层明显;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细胞组成。
②髓射线 细胞宽度、有无内含物、结晶体及厚壁细胞分布。
③髓部 草质茎髓部较发达,木质茎较小。例如:海风藤、鸡血藤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和石细胞;大血藤、鸡血藤韧皮部含有分泌细胞;鸡血藤含有晶纤维
2、木类中药的组织构造
药用部位实际为木材。主要用心材。以沉香、降香、苏木为代表。
粉末特征
导管:大多具缘纹孔导管与网纹导管。松柏科木材无导管,只有管胞。
木纤维:占木材的大部分,丛切面是狭长的厚壁细胞,有单孔。有的属于分隔纤维。有的形成晶纤维。
木薄壁细胞:贮藏养分的细胞,有内含物(淀粉、结晶),细胞壁大多木质化。
木射线:类似木薄壁细胞,方向不同(垂直于导管与纤维)。表现不同少数具有特殊结构:沉香具有内涵韧皮部(木间韧皮部)。
四、代表性药材简介
1、川木通 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
区别: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的干燥藤茎。摩擦残余粗皮,有樟脑样香气。成分:马兜铃酸
2、大血藤 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断面皮部呈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木部黄白色,红棕色的射线呈放射状。
3、苏木 豆科苏木的干燥心材。表面暗红棕色或黄棕色。质坚硬沉重,致密。断面强纤维性,横断面有显著的类圆形同心环纹(车轮),有的中央具暗棕色带亮星的髓。
4、鸡血藤 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横切面可见木部淡红色,小孔洞不规则排列,皮部内侧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褐色或黑棕色,皮部与木部相间排列呈偏心性半圆形的环。髓小,偏向一侧。
(2)(特征)
5、沉香 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心材。白木香大多不沉于水。沉香(进口沉香),能沉水或半沉水,燃之发浓烟,香气强烈。
6、钩藤 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及无柄果钩藤干燥带钩茎枝。含钩藤碱、异钩藤碱。降压的有效成分。
钩藤 为带单钩或双钩的茎枝小段,表面光滑无毛。
大叶钩藤 表面灰棕色,密被褐色长柔毛,钩长达3、5cm钩端膨大成小球。
华钩藤 角质层表面观呈类长方形突起。
毛钩藤 复表皮2~5 层细胞,具单细胞和多细胞腺毛。
无柄果钩藤 表面细胞具多数单细胞短角状毛,表面有疣状突起。有断续成环
除蚊去虫、忌避 的植物有以下几种 荷力罗勒(Basil holy)、台湾香茅、柠檬香茅(Lemon- grass)、蒜、洋葱, 绿薄荷(蚂蚁、蚜虫)、鼠尾草(蝇、蛾)、八角茴香(蚜虫)、玻璃苣(菜蛾)、金莲花(蓟马、 蚜虫)。 使用中草药杀虫,在我国早有记载,民间更是流传着许多疗效非凡的配方。据统计可以用作杀虫剂原料的中草药有:苦楝、雷公藤、大茶根、侧柏叶、烟草、桃树叶、黄滕根、皂角树叶、野菊花、芦荟、大黄、桑叶、何首乌、黄苓、黄芪、商陆、乌柏叶、松针片、臭椿叶、闹羊花、银杏外种皮、麻黄油等。目前我国科技人员已研制成功了多种中药植物杀菌剂、杀虫剂,如由人参、龙胆草、槐米等多种中草药配方制成的杀虫剂“棉菌清”,对于棉花立枯病、黄萎病、红病叶斑病等具有立竿见影的功效,并且还具有防早衰、提高棉质等功能。目前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用川楝子为原料制成的杀虫剂效果也很好。 许多药用动植物是提取新型农用杀虫剂的主要原料。近年来,应用植物提取物、动物毒素及微生物代谢产物作为杀虫剂的研究发展很快,这些物质从化学结构上分为:糖苷类、醌类、酚类、萜烯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木聚糖类、甾类、聚炔类等,这说明我国12807种庞大的中药资源宝库中,中药杀虫剂的原料开发大有可为。中药杀虫剂在空气中和土壤中易分解、无蓄积、无污染,不易产生耐药性,具有刺激农作物生长的功效。因此中草药杀虫剂的开发前景十分乐观。 凡能驱除或抑杀寄生虫和药物,称为驱虫药. 本类药物主要用于肠内寄生虫(如蛔虫,蛲虫,绦虫,钩虫等)所至和疾患.患有肠寄生虫的病人,每见肚腥胀痛,不思饮食,或善食易饥,或善吃异物,久之面色发黄,形体消瘦,头发焦黄直立等营养不良现象严重出现.应用驱虫时,必须根据寄生虫的种类,病从体质的强弱,症性的缓急等不同,分别选用和配伍适当的药物 本类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使药物与寄生虫易于接触,从而更好地发挥驱虫作用;并根据大便的正常与否,适当配伍泻下药,以促使虫体排出.由于某些驱虫药具有相当的毒性,应用时必须注意剂量,孕妇,老弱患者都应慎用. 使君子 [来源]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鉴别]呈纺锤形,具5条棱,棱间凹陷.果皮茶褐色,光滑,顶端狭尖,基部钝圆.体轻,不易破碎,断呈五角形,壳内含种子1粒,种子狭纺锤形,有多数皱纹,种子皮棕褐色或黑褐色,种仁黄白色,有油性.断面有裂纹.气微香,味微甜. [炮制]生用或炒黄.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胃经. [功能主治]驱虫.用于蛔虫病,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使君子9-12克,捣碎入煎剂;使君子仁6-9克,多入丸散服或单用作1-2次分服. [使用注意]本品不宜大量服用,否则引起呃逆,眩晕,呕吐等反应.与热茶同服亦有呃逆现象. 苦楝皮 [来源]为楝科植物川楝和楝的干燥树皮及根皮.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的板状,槽状或半卷筒状.外表面灰棕色或褐色,粗糙,有交织的皱纹及点状灰棕色皮孔,内表面类白色或淡**.质韧不易断,断面纤维性,呈层片状,易剥离.无臭,味苦.饮片为半弯形条状,表皮灰棕色或灰褐色,常有棕色小麻点,有皱纹,内面淡**. [炮制]切丝生用.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功能主治]驱虫.用于蛔虫病,外治疮癣瘙痒. [用法用量]4.5-9克,1-2次分服;外用适量,研末,用猪脂调敷患处. [使用注意]肝炎,肾炎患者慎服. 川楝子 [别名]金铃子,川楝实. [来源]为楝科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状鉴别]呈类球形,表面金**,棕**具深色小点,果皮革质,果肉松软,淡**,果核尖圆形,具6-8条纵棱,内含黑棕色种子6-8粒.气特异,味酸苦.饮片为半球状,不规则的块状. [炮制]生用,炒黄,盐炒. [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 [功能主治]疏肝,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腹痛,疝痛,蛔虫症. [用法用量]4.5-9克. 南瓜子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子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鉴别]呈扁卵圆形.种皮淡黄白色,边缘有棱起的环边,顶端渐尖而平截,底部钝圆,内含种仁一枚,富油性.气微香,味微甘. [炮制]捣碎生用. [性味归经]甘,温.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杀虫.用绦虫病,血吸虫病. [用法用量]60-120克. 榧子 [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榧树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鉴别]呈卵圆形,表面灰**功淡黄棕色,有纵皱纹,一端钝圆,另端稍尖.壳质硬,内含种仁一粒,表面皱缩.气微,味微甜而涩. [炮制]捣碎生用. [性味归经]甘,平.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消积,去虫.用于小儿疳积,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9-15克. 槟榔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状鉴别]呈扁球形或圆锥形.表面淡黄棕色或淡红色,具稍凹下的网状沟纹,底部中心有一凹窝,其侧缘一明显疤痕.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呈棕,白色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气微,味涩,微苦.饮片为微片或块粒,薄片有放射状花纹. [炮制]切片或打碎,生用或炒焦.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消积,驱虫,降气,行水,用于食积腹胀,绦虫病,姜片虫病,蛔虫病,痢疾后重,疟疾,水肿. [用法用量]3-9克;驱绦虫,姜片虫30-54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