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梅红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3:42:09
字号:
钱塘梅红是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首创并且完全自主研发的一款高档红茶,于2012年秋正式上市。钱塘梅红的诞生缘起公司追求多元化发展,希望开拓新产品线,增加消费者需求选择。钱塘梅红产自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杭州素有茶都美名,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造就了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在此基础上,杭州正浩茶叶有限公司对于钱塘梅红的研制,除了更充分的利用了西湖龙井茶,也为茶市上带去了来自浙江的红茶,突破了闽、滇红茶占据红茶市场的状况。

钱塘梅红是什么?

变绿为红的思维破冰

杭州自古产绿茶,其中最富盛名的便是西湖龙井,正宗西湖龙井茶十足珍贵,却只能采摘春天一季。夏秋茶经济效益不高,绝大部分茶农采取了裁枝剪叶的方式,将春茶过后再生长出来的茶叶全部修剪掉。甚至有部分茶农愚昧地认为采摘夏秋茶有影响来年春茶的质量,导致正宗西湖龙井原叶的大量浪费。梅家坞第一任书记卢正浩的女儿卢江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在2004年萌发了对西湖龙井原叶加以利用,变“绿”为“红”的绝妙思想。卢江梅是公认的制茶、辩茶、品茶高手,在经过一系列的论针之后,一个重拾市场对江浙红茶信心,同时增加杭城茶叶品种多元化的构思想法出锅了---用正宗西湖龙井茶叶做红茶。

踏破铁鞋寻名师

制茶本来就是件极其辛苦的事,卢江梅深知这个道理,在她下定决心要做红茶之后,新的难题随之产生,若说在原本茶叶需求已近饱和的江浙市场推销一个全新的红茶品种是一件困难的事的话,那么在江浙这个对茶只喝绿不选红的地方找一个会做红茶的师傅更是难上加难。卢江梅于是决定外地考察学习,在五年时间内先后到访福建武夷山、河南信阳,云南昆明等红茶出产地请教红茶制作方法,拜访各地红茶大师学习最精湛的红茶工艺,只为能够真正的了解到红茶的制作技术。她在一个地方往往一待便是数月之久,从茶叶采摘,鲜叶萎凋,如何揉捻以及至关重要的发酵步骤,无不自己动手学习操作。同时在家乡杭州购置建设制作红茶所需的各类设备以及建造厂房。地方政府在阅读了由其公司提供的关于金骏眉、信阳红等成功的红茶案例之后,多次前往卢正浩茶庄进行调研,事无巨细的过问,指导,给予大量的关注和扶植。

用苛刻的标准严格把关

时间到了2010年,卢江梅和她的团队历经几十次取经、学习制作红茶技术之后,回杭开始了对钱塘梅红的研发制作。当时,除技术外,卢江梅最担心的便是秋茶的农残问题,虽然她很清楚,在正源西湖龙井产区,每一片茶园的农药使用都是用标准的,所有的农药需要由植保员分配,按标准使用,但这仍不能阻止她在制茶期间反复来往于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红茶工厂之间,直到最终确定了钱塘梅红全部都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出现异常指标之后,卢江梅才放下了心里的大石头。

宝剑锋从磨砺出

2011年下半年,杭州梅家坞的卢正浩茶庄在经过卢江梅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用原本属于西湖龙井的茶叶原料,迎来了第一杯“龙井”红茶,开汤后颜色玫红魄丽,整个茶庄香气四溢,口感更是妙不可言。在场的红茶品鉴大师更是一致称口叫绝,卢江梅万万没想到,用西湖龙井茶叶原料制作出的红茶,不但甜香逼人,更可以和自己当初取经所学的任何一款市场顶尖红茶媲美!仅仅出于方便,卢江梅便简单的称之为“龙井红”,谁知消息不胫而走,2012年初,地方媒体出现了多篇关于西湖龙井要制成红茶的报道,内容褒贬不一,对当时一心制茶的她造成不少困扰。清明时分,卢江梅不予理会市面上的任何新闻消息,执着于红茶的研发和制作。在春茶忙完空隙之际,利用卢正浩在西湖龙井原料上的优势,她选择了一批明前西湖龙井嫩芽鲜叶,制作出了第一批明前“龙井”红茶,只针对熟悉茶庄的一些老顾客免费尝试,其中有不少老茶客都是茶叶的爱好者,原本只想在卢正浩茶庄购买到绿茶的他们并没有期待喝到红茶,更没有期待自己能够在杭州喝到如此优秀的红茶,当场纷纷表示愿意购买,无奈产品尚未成熟和精力的无法分配,卢江梅只得保证茶客们自己会在年底将红茶制作出来,目前只能让大家浅尝而已。

追求更美不断攻坚

老客们的认可让卢江梅和团队信心大增,春茶一下,技术人员便一头扎进了红茶工厂里,没日没夜的开始研究起如何更好的发掘这些奇妙的鲜叶,让制作成的红茶更耐泡,颜色更红亮,香气更馥郁,口感更香甜。对于习惯了绿茶工艺的江浙人来说,炒制绿茶好像与生俱来的看家本事,而红茶的制作则是非常困难,完全陌生的。无论是从鲜叶选择、采摘时间、采摘标准还是制作工艺,包括萎调、搓捻、发酵、湿度、时间的掌握上,都有着严格的把控,技术人员进行反复试验、分析和比较,年中基本定型并有少量上市,2012年年底,根据各界茶友、茶叶专家的品鉴反馈意见,卢江梅团队进一步完善了这款红茶的制作工艺。

钱塘梅红名字由来

随着自己的制作技术日益成熟,卢江梅开始为其研发的红茶选择名字。“龙井红”这三个字肯定不能用,因为听起来和西湖龙井沾边,有种傍借“龙井”上位的感觉,而自己研制的红茶非但没有这样的意图,本意还是为了充分利用茶叶资源才进行的生产,于是左思右想之后,她认为这款红茶不仅仅是作为龙井的新创代表,更是整个杭州的新兴茶叶品种代表。“钱塘”是杭州城的故名,故采用“钱塘”二字冠名此茶。而“梅”字则选自坐落在钱塘江边的梅家坞村的第一个字,也是对此款红茶的研发地表达一定的纪念,“钱塘梅红”因此而诞生。

钱塘梅红唯一标准

 正宗钱塘梅红外形扁平,延续了西湖龙井外形特征,也是钱塘梅红的一大独家特点。其茶色泽棕红油润,有金毫,开汤汤色红亮,呈金圈,香气独特,即有花香,甜香又带点龙井特有的清香,滋味鲜活,甘甜爽活,喉韵悠长,底香持久,10泡以上仍有余香,是不可多得的红茶臻品。该茶叶主要分春茶和秋茶两款,采用正源西湖龙井保护区内高海拔原生态茶青制成,全程手工制作,外形独特,香高汤红。秋茶的研发目的在于从根源上杜绝正宗西湖龙井产区茶叶的浪费。而春茶的研发则是为了填补国内高端红茶稀少的市场状态,同时充实杭州地方茶叶品种。

普洱茶十大知名品牌有大益、下关、陈升号、福今、澜沧古茶、斗记、宝和祥、合和昌、雨林古茶坊、润元昌。1、大益大益集团的前身为云南省原国营茶厂之一的勐海茶厂,这个光辉的历史前身让大益集团添色不少。近年来,大益的茶品在市场上得到很大的反响。它成熟而稳定的制茶工艺,尤其是在熟茶的发酵方面颇有建树。比较魔性的是,大益出产的产品既能满足大众的品饮需求,在高端茶的发展方面也毫不示弱。2、下关下关沱茶集团,前身是成立于1941年的云南省国营茶厂——下关茶厂。既然以“沱茶”二字作为该集团名字的元素之一,可想而知下关的沱茶最为出名。其中创制于1902年的“松鹤”下关沱茶,是拥有百年历史的知名茶品。此外,下关的一大特色便是 “烟味”,有些老茶客的眼里,烟味是普洱茶的标配,因此烟味也成了下关的一大标签。3、陈升号是云南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于2009注册成功的商标,发展至今,已成长为普洱茶中大树茶领导品牌,该商标于2011年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俗话说,“班章为王”,它的独特与霸气使之别具一格。也因此,班章造就了陈升号,陈升号以班章闻名。在众多产品之中,老班章是陈升号的标杆产品,此外,陈升号的霸王青饼和陈升一号也令众多茶友竞相追捧,且好评不断。4、福今作为“班章普洱茶”概念的初创者,福今的名声自然不会弱势。令福今名声大燥的是“大白菜”和“孔雀”班章等生态系列普洱茶品。虽然在“大白菜”和“孔雀”初创期间是在勐海茶厂与兴海茶厂的生产车间制作的,但并未丝毫影响何氏兄弟创立福今的念头。而后福今自立茶厂,推出福今普洱茶茶品,生产出标杆产品茶王青饼及特制系列,受到了消费者深深的喜爱。5、澜沧古茶澜沧古茶的前身是始建于1966年的景迈茶厂,成立至今,一直以芒景·景迈山的千年万亩古茶园和邦崴古茶树群为原料。作为高端熟茶的鼎鼎大名者,澜沧古茶俘获了不少熟茶爱好者的芳心。乌金号、0081和0085都是澜沧古茶的熟茶明星,独得消费者芳心。6、斗记斗记的好口碑首先来源于斗记品牌创始人陈海标,仅仅是为了一个产品包装,他自创了十八褶叠法、泥鳅边来包裹茶品,每七饼一提,笋壳包之,竹篾扎之,放入手提箱,只为了保证茶品在运输途中的安全。其次是斗记的产品,无论是大小树还是春秋茶,都会在茶品的包装上清晰的表明。最后,斗记的茶品以大斗、金斗、颠峰之斗最为出名,吸粉无数。7、宝和祥源于云南普洱茶历史上著名老茶庄共同的集团品牌称号,有“宝和祥”标识,便为云南普洱茶的一线产品。如今的勐海宝和祥茶叶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李文华为创始人。近年来,宝和祥脍炙人口的茶叶经典产品有纪廿,2012布易班、乌金号、易武秋兰、兰亭熟等。8、合和昌于2010年在勐海成立,是普洱茶中的一个高端品牌,以拼配高品质普洱茶而出名。合和昌产品经过积累,基本形成了:“星系列”、“润系列”“藏系列”、“熟茶系列”等四大系列十二款产品。其中,星系列产品包括:合和昌四星、合和昌五星和合和昌六星。9、雨林古茶坊雨林古茶坊全称为勐海雨林古茶坊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2年,以专注手工制古树普洱茶的闻名,真正古树、传统手工是雨林古茶坊的理念。在大多数消费者的眼里,雨林古茶坊给人的感受一直都是“大气和时尚”,腾蛟成凤一直是众多消费者眼中高高在上的茶品。此外,精美的包装、舒适的滋味和精美的雨林海报,赢得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10、润元昌云南省勐海润元昌茶厂的旗下品牌。专注于高端、专业级普洱茶的开发,以布朗山茶区普洱茶为原料。近年来,润元昌的茶品在市场上持续走俏,赢得了不少忠实粉丝。作为一个典型的茶品驱动型品牌,润元昌以春茶发酵的熟茶深受业界好评。从新产品上来说,润元昌的陈皮普洱茶和单泡装普洱茶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网-加快建设普洱茶文化之源 打造全球知名普洱茶大品牌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01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