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种菜的方式有哪些?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3:32:45
字号:

一是棚室栽培。早在汉代都城长安的宫廷中,已有“园种冬生葱蒜菜菇,覆以屋庑”的设施,以解决冬季蔬菜供应。

历史上种菜的方式有哪些?

至明、清两代,温室育种花木蔬果的就更为普遍,品种增多,不仅有草本,而且还有木本,如铁梗海棠、栀子、山茶,还有最娇嫩的牡丹在冬天的温室中璨然开放,为人间大增春色。

二是分期分批播种。葵在古代是大众化的主要蔬菜,为了解决新鲜葵菜的常年供应,早在汉代就采取一年播种3次葵的做法。南北朝时期又发展为在不同的田块上分批种葵。

到了唐代,分期分批播种又有了新措施。如城郊菜圃中一地多收和种类多样化的方法进一步发展。三是合理选择品种。为了解决蔬菜的夏季淡季问题,宋代已选种耐热的茄子以缓和夏菜供需矛盾。元代育成了萝卜比较耐热的品种。明、清之际,更进一步致力于选育和引种适宜夏季栽培的蔬菜,从而逐步形成了以茄果瓜豆为主的夏菜结构。四是改进贮藏方法。贮藏是解决冬季鲜菜供应的有效途径。古代贮藏鲜菜的方法是窖藏,汉代文献中已有有关记载。

南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一带采用的是类似今日“死窖”的埋藏法。此后不断改进,明清时代已出现了所称“活窖”的菜窖。

集约生产是我国古代蔬菜生产的优良传统。南北朝时期就强调菜地要多耕。并且根据蔬菜一般生长期短,产品分批采收,而且柔嫩多汁的特点,逐渐形成了畦种水浇,基肥足,追肥勤的栽培管理原则。

畦种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已总结出畦种有便于浇水,可避免操作时人足践踏菜地,提高菜的产量等优点。实行间、套作,以提高复种指数,最先也是在蔬菜生产中发展起来的。

西汉时已有在甜瓜地中间作薤与小豆藿的做法。到南北朝时,不仅在一种蔬菜中间作或套作另一种蔬菜,而且还在大田作物中套作蔬菜;到清代,已有蔬菜与粮食作物以及经济作物的套作。

粮食:米、粟、麦、青稞、豆。

蔬菜:芹菜、白菜。

水果:桃、李、枣。

1、大米

大约在5万年前,在云南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的稻属植物。

湖南道县与江西万年县考古发现,约一万三千多年前人类开始种植食用,新石器以前人类应该是口腔咀嚼全稻原谷。

稻谷的胚与糊粉层中含有近64%的稻米营养和90%以上的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

2、粟(小米)

小米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农作物之一,起源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的主要粮食作物。所以夏代和商代属于“粟文化”。

3、白菜

白菜是我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在我国新石器时期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发现的白菜籽距今约有6000年-7000年。

白菜19世纪传入日本、欧美各国。

4、芹菜

芹菜,属伞形科植物,品种繁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大范围的种植面积,是中国人常吃的蔬菜之一,其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钙、磷、铁、钠等。

5、桃子

中国是桃树的故乡。公元前十世纪左右,《诗经·魏风》中就有“园有桃,其实之淆”的句子。《魏风》所指系今日黄河以北以及山西广大地区,园中种桃,自然是人工栽培的,植桃为园,则表明已有一定的种植规模。

果实多汁,可以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以食用。

百度百科-大米

百度百科-小米

百度百科-白菜

百度百科-芹菜

百度百科-桃子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800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