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进步,贵州实现了农村粮食基本自给,推动了特色优势产业快速成长,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贵州省喀斯特岩溶地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土地零散、贫瘠、破碎,耕种条件差,不利的自然条件严重制约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发展。
通过不断稳定粮食发展专项资金投入、促进粮食平衡增产;加大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的力度;大力实施好国家新增粮食产能工程、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等基本建设项目;加大中小型农业机械推广普及力度;优化粮食生产结构、提高种粮效益等,实现了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稳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粮食年平均总产量1114.29万吨,比“十五”期间增加6.2万吨,增长0.54%;年平均亩产254.4公斤,比“十五”期间增加13.3公斤,增长5.5%,保持了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的势头。其中,2009年粮食总产量1168.27万吨,创历史新高。
2011年,贵州省农业生产在遭受大面积、长时间的特大旱灾,大面积秋粮绝收的前提下,坚持“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走内涵式发展粮食生产的路子,努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基本实现了全省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
特色农产业找到贵州特色之路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与辛勤探索,贵州已经找到了一条具有贵州特色农业发展之路,那就是“在巩固粮食、油菜、白酒、烤烟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马铃薯、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油茶和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不断扩大集中度,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当前,我省牛、猪存栏在全国排名第6和第11,马铃薯种植规模居全国第二位,中药材是全国四大基地之一,蔬菜是全国同时进入夏秋菜和冬春菜两大功能区的两个省份之一,火龙果种植面积有望达到全国第一,果树栽种成为石漠化治理的有效途径。薏苡、荞麦种植面积分居全国第一和第三,芸豆是全国第三大出口省份。
此外,全省累计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112个,30多家企业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或贵州省著名商标。蔬菜初步建立了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鲜菜销往20余个省(市、区)和港澳、东南亚地区。油辣椒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并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原红苹果、罗甸火龙果、凉都红心猕猴桃、开阳富硒枇杷等精品水果销往10多个省(区),成为有影响力的品牌。
农业科技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十一五”时期,贵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十五”期末的35.86%提高到42%,科技支撑贵州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作用明显增强,科技引领贵州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
5年间,贵州选育通过全国或省级审定的水稻、玉米、油菜、小麦、马铃薯新品种达248个,示范辐射面积3370万亩,新增农产品117.69亿公斤,新增产值110亿元。“油研”系列优质油菜在长江流域12个省市累计推广1800万亩,创造社会效益10亿元以上。以自育水稻新品种黔优88为核心,以氮肥后移技术为重点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经省内反复验证,已具备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生产能力。在国内首创马铃薯周年生产模式,先后建立专用商品薯基地50余个。
5年来,贵州农业高新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初见成效,科技领域不断拓展。新型农药研发居国内领先水平,建立了农业信息技术示范工程试验区,推进全省信息农业技术应用和推广。同时,农村科技事业全面发展。全省54个县开展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试点,形成了“科技特派员+合作社(或科技协会或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服务模式。(责任编辑/黄莎莎)
蔬菜市场增长平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人口的增加及人民消费需求的变动,2019年,全国蔬菜产量增加至72102.56万吨,较2018年同比增长2.5%。该市场的增长相对平缓,大致上与中国的人口增长一致。同时,2019年,山东是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省份。
盆栽蔬菜日益流行
盆栽蔬菜农产品指在盆内种植而非地面种植的蔬菜。盆栽蔬菜农产品品种主要为叶菜及茄科蔬菜,包括菠菜、生菜、通菜、韮菜及番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餐厅展示新鲜的盆栽蔬菜以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供消费者选择及订购。随着个人健康意识及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盆栽蔬菜农产品作为直接获得优质及新鲜蔬菜的渠道在城镇居民及餐厅中日益流行。
生产盆栽蔬菜农产品的必要设施及原材料包括(其中包括)大棚、种子、基质、肥料、花盆及器械。在大棚中种植盆栽蔬菜农产品,可以在最佳气候条件下生长,犹如延长了理想的种植季节,使生产者能够全年供应新鲜的盆栽蔬菜农产品。
育苗、基质调配、移栽及田间管理是盆栽蔬菜农产品生产的四个关键环节。拥有悠久经营历史、科学专业技术知识及博学的雇员的盆栽蔬菜生产商更有可能实现更高的生产率。
新鲜盆栽蔬菜农产品成熟后将通过批发商和零售商或透过直接销售到达国内消费者手中。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客户可透过个人电脑、平板或手机线上订购盆栽蔬菜农产品。
随着中国居民的蔬菜消耗率不断增长,由于总人口及可支配收入日益增加,盆栽蔬菜农产品销量由2015年的6300万盆增加至2019年的216.50万盆,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6.2%。在
中国,蔬菜及盆栽蔬菜生产商通过批发商及分销商销售其产品乃行业惯例。2019年,约73.5%的盆栽蔬菜农产品通过批发渠道销售。
同时,盆栽蔬菜农产品的销售收益由2015年的人民币8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人民币33.7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43.4%。
山东省作为中国蔬菜主产省之一,蔬菜种植历史悠久,大棚面积大,为盆栽蔬菜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随着山东省的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及人口日益增长,山东省的盆栽蔬菜农产品销量由2015年的1490万盆增加至2019年的4400万盆,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1.1%。
同时,盆栽蔬菜农产品的销售收益在同期由人民币1.84亿元增加至人民币6.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37.7%。
未来我国盆栽蔬菜产品市场将呈以下趋势:
——先进栽培技术的应用
与传统栽培相比,栽培盆栽蔬菜农产品具有较低成本、节约土地、更高生产率、更高质量及一惯性等多种优势,但在栽培及管理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盆栽蔬菜农产品需要种植在大棚或其他保护区中,并应配备微喷或浇水设施。随着更先进的栽培技术的发展,盆栽蔬菜生产商有望进行温度、湿度、光照、病虫害防治以及细化处理(例如疏枝)的更严格管理,以满足质量要求。
——盆栽蔬菜业产品种类不断扩大
现有的盆栽蔬菜农产品种类主要包括普通的叶菜,辅以茄类蔬菜种类。随着餐厅及家庭对盆栽蔬菜农产品的消耗不断增加以及客户对更多蔬菜种类需求不断变化,未来盆栽蔬菜农产品种类可能更加多样化。盆栽蔬菜生产商一直更注重盆栽蔬菜农产品的营养,而不仅仅是口味,以满足客户的需求。预计盆栽蔬菜农产品种类不断扩大或会推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物流能力不断提升
物流能力是分销新鲜蔬菜农产品及盆栽蔬菜农产品的关键。大多数蔬菜产品须通过冷链系统流通以保持新鲜。随着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网络不断改善,尤其是冷链物流网络,预期将有助于扩大盆栽蔬菜农产品的交付范围及可能为盆栽蔬菜农产品市场带来更多机遇。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蔬菜种植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