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根系生长有什么特点?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3:19:13
字号:

桃树根系好氧性强、耐旱忌涝,适于疏松、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过于黏重土壤上的桃树易患流胶病、易徒长。

桃树根系生长有什么特点?

桃树根系呼吸旺盛,耗氧量大,对土壤通气性较敏感。维持桃树健康生长的土壤空气含氧量致少应保持在15%以上,含氧量降低到7%~10%时生长较劣,在5%~7%以下时根呈暗褐色,新根发生少,新梢生长亦显著衰弱。

在年周期中,桃树根系无自然休眠现象,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周年生长。露地栽培,桃根春季生长较早,在0℃以上能顺利地吸收并同化氮素,当地温达5℃左右时即有新根开始生长,在7.2℃时营养物质可向上运输。15~22℃是根系生长的最适温度。土温升至26℃以上时,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处于夏季被迫休眠。一般露地栽培桃树的根系在年周期中有两个生长高峰,第一次在6月到7月中旬,此次生长期长、生长势强、生长量大;第二次在9月下旬后,当土壤温度稳定在19℃左右时,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但此次生长期短、生长势弱。在11月上旬,当土温降至11℃时停止生长进入冬季休眠期。桃树根系的耐寒力较弱,在冬季当土温降至-11℃时可发生冻害,而且降温越急,受害越重。

桃树对土壤含盐量很敏感,耐盐力弱。土壤含盐量在0.08%~0.1%时生长正常,达0.2%时即表现盐害——叶尖、叶缘或叶脉变黄、焦枯、落叶以至全株死亡。桃树对盐害反应较快,受害重。土壤含盐量在4%以上时,仅3~4天即死亡。桃树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中(pH5.0~8.2)都可以栽植,但以pH5.2~6.8最为适宜。在pH4.5以下易缺磷、钙、镁,在pH7.5以上易缺铁、锰、锌、硼等元素而产生不同类型的缺素症,影响桃树的生长与结果。

植物的根

由多种不同的组织,又构成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担负着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就叫做器官。被子植物是现代植物界中最进化的一个类群,它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器官。其中根、茎、叶担负着植物的营养生长,称它们为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担负着植物的生殖作用,称它们为生殖器官。

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可见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根是植物在长期适应陆地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器官,担负着吸收水分和溶质以及使植物固着在基质上的作用。同时,根还有合成营养物质的作用。

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系。种子萌发时,胚根生长而成主根。主根上生的各级大小分支,都叫侧根。有些植物的根系由明显而发达的主根和各级侧根组成,叫做直根系,如樟树等。双子叶植物根系大多是直根系。

种子萌发时,主根生长缓慢或停止,而在胚轴或茎节等部分发生新根,这些根叫不定根,如小麦等主要是由不定根组成的,各条根粗细差不多,有如胡须,所以叫做须根系。单子叶植物的根系大多是须根系。

根的前端叫根尖,根尖可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根冠由薄壁细胞组成,象个帽子套在根的顶端,可保护幼根在伸入土壤时不致被坚硬的土粒所伤害。分生区全长约1-2毫米,大部分被包围在根冠内,是产生新细胞的主要地方。伸长区长度约几个毫米,靠近分生区的细胞还有分裂能力,距离分生区较远的细胞,分裂活动逐渐减弱,细胞伸长、生长和分化。根毛区在伸长区以上,这区的细胞不再延长,已经分化成各种成熟组织,因此根毛区也叫成熟区。这一区的特点是表皮细胞的外壁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根毛区的名称由此而来。由于根毛的大量形成,大大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植物吸收水分主要是靠根毛区来完成的。

在花生、大豆等到豆科植物的根上生有各种形状和颜色的小瘤,叫做根瘤。根瘤的产生是由于土壤中的细菌,细菌被根毛分泌的有机物所吸引而聚集在根毛的周围,进行繁殖,随后由根毛侵入根内部,快速分裂,形成突起,这就是根瘤。根瘤菌和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根瘤菌靠豆科植物的养分生活,同时,豆科植物利用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得到含氮化合物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98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