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医疗健康 >> 中医
解析:
你说的应该是中药的生化汤,而不是化生汤,是中医妇科一首常用的名方,以化瘀止痛见长,主要用于产后瘀血腹痛(包括人流,药流后的宫缩痛;药流不净;恶露不绝夹血块等症.),由丹参20,桃仁10,当归10,川芎6,炙甘草6,炮姜6(克)组成.
用法是每剂药水煎二次,分二次早晚服完.饭后温服.
最好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应用,随证进行加减效果会更好.
注意:产后体虚,没有瘀血者不宜运用本方.
中药煎熬的方法
1.煎药器具:在煎药时尽量使用砂锅、不锈钢、玻璃、搪瓷等为佳,忌用铁器、铝器、铜锅。因为前者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不易与药物中的成份发生反应,以保证药物的疗效。而铁铜类成份性质较为活泼,易与药物中的成份发生反应,影响疗效。
2.浸泡方法:煎药前,应先将药物放入药锅内,加干净的冷水浸泡药物,加水量以淹没过药面3-5cm,浸泡20-60分钟为宜(过久则药物易发霉变质),这样有利于药物有效成份的煎出。
3.煎煮方法:每剂药煮两次。第一煎先用大火将浸泡好的药煮沸后,改用中、小火,维持药物沸腾;第二煎加水适量少些(以淹没过药面),火候同第一煎。煎时最好加盖, 一般情况下煎药时注意不宜频频打开锅盖,否则气味易走失,药效降低。
4.煎熬时间:药物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一般药物第一煎20-30分钟,第二煎15-25分钟;滋补及质地坚实的药物第一煎40-60分钟,第二煎30分钟左右;解表、理气及质地轻松、芳香的药物第一煎6-15分钟,第二煎5-10分钟。
5.滤取药液:药液煎取量需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决定,成人量约200-300ml,儿童量约为成人的1/4-1/2,即50-150 ml。
6.服用时间:每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上午服用第一煎所煎出的药液,下午服用第二煎所煎出的药液,这样可以使两煎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所起的作用均匀可靠。也可以将两煎药汁混合,分上午和下午两次服用,两次以相隔6小时左右为宜。当天煎的药当天最好服用完,不宜保存。滋补药宜饭前半小时服用;清热药及对胃肠有 *** 的药物宜饭后半小时服用;其它药剂请遵医嘱。
7.服用方法:服用方法分热服、温服、冷服3种,一般而言,发汗解表药和温补药宜温服;祛寒药、治疗关节痛和溃疡病的药宜热服,清热解毒药宜冷服。
8.注意事项:中药包里经常看到用纸或纱布另包的中药,标有先煎、后下、包煎、冲服等字样。一定要按要求去做,否则将影响药物的效果。煎煮过程中视情况可以补加水量,但要不断搅拌,防止溢锅、糊锅。
(注意:熬焦、熬糊药物的药液切不可服用,以免中毒。)
中药瘦身汤一:防己黄芪汤
防己6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9克、生姜6克、大枣4枚。水煎服,每日2次。
医院报导,用本方配合防风通圣散治疗结实型肥胖症患者,每日给防已黄芪汤、防风通圣散各5克,6个月后体重从69公斤减到67公斤,腹围从100厘米减至85厘米。总胆固醇由341减至148,三酸甘油酯由288降至78,非脂化脂肪酸由0.25升至0.75升。主治肌肉结实型肥胖症。
中药瘦身汤二:荷术汤
荷叶、苍术、白术、黄柏、牛膝、薏苡仁、黄茂、桂枝、木瓜、茯苓、泽泻、山楂、车前草、虎杖、夏枯草、甘草各等份,煎水服。主治高脂血症、高血压型肥胖症。
案例:医院报导,观察21例,体重减轻最少者为0.8公斤,最多者13公斤,且有降脂、降压疗效。
中药瘦身汤三:三花减肥汤
玫瑰花、茉莉花、玳玳花、川芎、荷叶各9克,研末。每日服1包,80-100摄氏度水冲泡,每日2-3次,早晚服,亦可早晚服1包,连服3个月。主治单纯型肥胖症。
医院报导,经50例肥胖病人服用后,明显减肥32人,占64%,体重减轻不显著者4人,占8%,总有效率为72%;无效(体重减轻不足2公斤)14人,占28%;有效病例中体重减轻15公斤者1人,10公斤以卜者3人,5公斤以上者8人,4公斤以上者9人,3.5公斤以上7人,2.5公斤以上4人,平均减轻4.94公斤。
中药瘦身汤四:平陈汤
摈榔75克,厚朴15克,酒军7.5克,青皮15克,苍术15克,半夏15克,云苓15克,壳15克,白芥子10克,焦楂15克。日服1剂,早晚各服1次,疗程1个月。主治脾虚湿盛型肥胖病。
医院报导,治疗肥胖者吕某,女,成人。体重86公斤,苔白腻,脉弦细无力,诊为脾虚痰盛,服平陈汤加减方1个月,体重减为80公斤,3个月后体重降为7l公斤。
中药瘦身汤五:消痰健脾汤
枳实、白芥子、防己、杏仁各9克,白术、茯苓、大腹皮各12克,冬瓜皮、泽泻、赤小豆各15克,法夏6克,陈皮5克,川骨皮10克。日服1剂,早晚服1次,疗程1个月。主治脾虚痰盛型肥胖症。
举例:叶某,女,22岁,未婚。一年来体重增加17公斤。苔薄白,脉软滑。诊为湿阻气滞,脾运失常。服此方37剂,体重减少12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