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普通水稻价格问题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3:11:54
字号:

 6月份黑龙江稻米市场行情维持基本平稳,水稻剩余数量已经不多加工及外运数量下降,多数地区稻米市场高位运行的态势依然没有改变。

黑龙江普通水稻价格问题

截至6月30日黑龙江西部地区稻农及家庭农场普通中等水稻出手价格1.33元-1.34元/斤,粮食收储及加工企业水稻收购价格1.35元-1.36元/斤。中部地区稻农及家庭农场普通中等水稻出手价格1.32元-1.34元/斤,粮食收储及加工企业水稻收购价格1.35元-1.36元/斤,南部地区稻农及家庭农场普通中等水稻出手价格1.32元-1.33元/斤,粮食收储及加工企业水稻收购价格1.35元-1.37元/斤,东部地区稻农及家庭农场普通中等水稻出手价格1.30元-1.32元/斤,粮食收储及加工企业水稻收购价格1.35元-1.36元/斤,比较月初价格基本持平。

大米价格较月初小幅提高,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绥化、大庆等主要地市三等普通圆粒大米出厂价格1.78元-1.79元/斤,市场零售价格1.85元-1.95元/斤,二等普通圆粒大米出厂价格1.83元-1.86元/斤,市场零售价格1.95元-2.05元/斤,一等大米出厂价1.88元-1.89元/斤,市场零售价格2.40元-2.50元/斤,比较月初价格上涨0.02元-0.03元/斤。

在水稻长势方面,6月份是黑龙江水稻秧苗返青的关键时节,虽然全省水稻插秧较常年滞后,但6月份黑龙江雨水集中气温回升快有利于水稻的返青加之后期气温较高水稻长势突飞猛进,水稻长势普遍好于预期。但进入下旬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水稻渴水、缺水现象。其中齐齐哈尔地区水稻渴水、缺水现象较重对水稻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截止6月30日全省水稻长势状况基本良好,东部地区水稻长势略好于西部地区长势。

下图为6月29日东部地区汤原县万庆村水稻长势。

 月初黑龙江稻米价格高位运行,供需趋于偏紧。虽然气温升高但大米销量较前期有所上升这是与往年不同的。黑龙江稻米市场淡季不淡主要受国内粮油价格持续上涨因素的影响。同时今年国内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粮食预期产量令人担忧加重人们预期心理。

在水稻插秧生产方面,截止6月8日全省水稻插秧全部结束。虽然全省水稻插秧基本结束,但东部少部分地区水稻插秧仍在持续。主要是旱田改水田整地泡田拖后导致插秧的延迟。进入中旬黑龙江少数大米加工企业开工有所恢复主要加工库存水稻为主。

在大米市场方面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绥化、大庆等主要地市三等普通圆粒大米出厂价格1.75元-1.77元/斤,市场零售价格1.87元-1.90元/斤,二等普通圆粒大米出厂价格1.78元-1.82元/斤,市场零售价格1.95元-2.05元/斤,一等大米出厂价1.85元-1.89元/斤,市场零售价格2.35元-2.40元/斤。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各地江米市场逐渐升温,一般普通江米价格在3.30元-3.50元/斤,比较去年同期价格上升0.30元-0.40元/斤。

从下旬开始黑龙江可以收购及加工的水稻资源已经很少,水稻市场有价无市高位运行的状态依然没有改变。稻米加工除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所属部分加工企业,益海(佳木斯)粮油公司等少数加工企业维持加工外,多数中小加工企业基本停机检修或放假。

从6月份初开始黑龙江4个30万吨大米综合加工及扩建工程项目陆续开工,部分项目年内将具备加工生产能力。其主要开工项目有北大荒米业859分公司新建30万吨大米加工项目;鹤岗人和米业在宝泉岭农场管理局工业园区新建30万吨大米加工项目;鹤岗万源米业人新建30万吨大米加工项目;益海(佳木斯)粮油工业公司稻米二期工程扩建项目。按照黑龙江省规划目标,在3-5年的时间内,在全省水稻主产区,启动建设和整合拓展20个稻米加工园区。全部建成后可形成每年700-900万吨以上先进加工产能,约占全省届时水稻加工产能的35%-45%,全省稻米加工集中度得到明显提高,大量产能落后的中小稻米加工企业将淘汰出局。于此同时中粮集团也准备在黑龙江投资建设10座30万吨以上稻米综合加工项目,有关项目的前期开工准备及接洽在黑龙江部分市县已经展开。

综述6月份黑龙江稻米市场行情变化及水稻长势,一是黑龙江水稻资源已经很少,水稻价格基本平稳、部分地区水稻市场有价无市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二是国内市场对黑龙江大米需求不减淡季不淡,拉动大米价格小幅提高。三是水稻插秧较正常年份滞后,但天气条件较为有利水稻长势普遍好于人们预期。

7月份黑龙江稻米市场行情高位运行的态势不会改变。由于黑龙江粳稻、粳米库存能力持续下降,稻米供给处于偏紧的状态,不排除稻米价格持续上涨的可能性。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暑期的到来和雨季的临近,大米需求有所减缓,价格上涨幅度有限。

1、中国有望在2023年成为全球第一大餐饮市场

2018年我国餐饮产业规模比1978年增长780倍,复合增长率达到18.1%,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餐饮市场。研究表明,中国有望在2023年成为全球第一大餐饮市场。”7月13日,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昆明学院今天在北京共同发布了《餐饮产业蓝皮书: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9)》。该报告执行主编于干千先生在致辞中发布的数据引起广泛关注。

事实上,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取得了世界人类发展历史上的惊人成就;中国餐饮业在这样的历史大潮中,乘风破浪,用四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产业发展历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餐饮业从一个50亿元规模的传统服务业跨越发展成为,超过4万亿产业收入的生活服务消费产业、超过2千万就业人口的社会民生产业和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民族文化事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餐饮业发展之路。

2、餐饮业收入持续高速增长,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二

从改革开放40年发展来看,餐饮业长期保持了快速、稳定增长。产业收入从1978年的54.8亿元开始,1983年突破百亿元,1994年突破千亿元,2006年突破万亿元,2011年超过2万亿元,2015年超过3万亿元,在2018年超过4万亿元,达到4.27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近780倍,复合增长率高达18.1%,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餐饮市场。以1978年中国餐饮产业收入为基点,餐饮收入突破1万亿元历时29年,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历时5年,而从2万亿元到3万亿元仅用3年,也只经过3年,2018年中国餐饮产业收入突破4万亿元,达到42716亿元,不断被刷新的产业规模和增速,是世界餐饮产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以近三年中国、美国的餐饮产业收入的平均增速预估,中国餐饮业有望在2023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餐饮市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97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