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稻农自己也可以培育出新的水稻品种。稻农自己培育新品种最简单的方法是系统选育法。水稻虽然是自花授粉作物,但也有一定的变异。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品种的“纯”都是相对的,变异分离而不纯是绝对的。有变异、有分离就有可能选择出新的品种来。水稻系统选种又叫“一穗传”或“一粒传”。系统选育法的主要技术是在大面积种植的某个优良品种中,选择与原来品种有明显差异的异型优良株育成新的品种,或结合提纯复壮选育好的品系。一般程序是:
第一年选择优良单株。系选的关键是要选到好的变异植株,一旦发现要定期观察,精选出综合性状好的单株进行试验。
第二年进行株行试验。每个单株(穗)种植一定的群体,严格选择表现优良的品系,进入下年试验。
第三年进行产量试验。与原品种对照比较产量,继续研究品系的各种特性,选择优良品系进入多点试验。
第四年进行多点试验。继续观察新品系的各种特性,边试验、边示范、边繁殖,如果新品系大面积种植表现稳定整齐一致,在通过国家或省级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经审定就可以成为一个新的品种。
可以,种下去一定能长出稻子来,只是产量很低罢了。
过去很多年,人们种植水稻都是自己留种子,第二年再种下去。这样子是肯定能长出水稻的,农村每年收完稻子,稻田的掉下的稻种都会发芽,有的甚至会长出谷子。这就是说水稻是可以自己留种子的,但是就算人们每年都留下产量最高的水稻,隔年也不一定能丰收。
为什么现在我们都不会自己留水稻种子呢?就是因为自己的种子产量会比较低。
我们到种子市场买到的稻种都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所以产量会比我们自己留的高很多。相信大家都会对性状分离这个词很熟悉,性状分离现象的存在就意味着就算我们留下杂交水稻种子,我们也不一定的种出高产水稻。
自己留的种子因为产量低,往往被人们淘汰。到种子公司买的种子一般来说又便宜又比较有保障,所以还是去买水稻种子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