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总面积4458.3平方千米。2004年底,总人口971170人。县人民政府驻漳江镇,邮编:415700,区号:0736。
这么多人你可以找到的`
架桥,又称帝架桥。据传康熙年间,康熙微服私访至此,见溪港阻隔,百姓耕作困难,遂亲自动员百姓架木桥于溪港上,故称帝架桥,沿用至今。
架桥镇位于县城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中心34公里,东与鼎城区石板滩镇接壤,南与陬市镇毗邻,西与枫树乡、漆河镇相依,北与盘塘、马鬃岭两镇相连,常张高速、省道S1841线横贯全境。1958年设立架桥人民公社。1984年2月,撤架桥公社,改设架桥乡; 1995年11月,撤区并乡,由架桥乡和基隆乡合并为架桥乡,2002年12月撤乡建架桥镇,镇政府驻地架桥居委会,辖区总面积112平方公里。2013年末辖架桥居委会、东门桥居委会、叶家坡村、茶林村、挖断岗村、先锋村、翰林村、黄龙村、栖凤山村、祠堂村、朝阳村、马路村12个村(居)民委员会,274个村民小组,2013年末,辖区总人口3.363万人。
架桥镇地势呈东高西低,西部为典型浅丘地区。海拔高度最高152米,最低37.3米,土质以黄壤为主,适合种植水稻、棉花、蔬菜等农作物。架桥镇属亚热带暖湿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6.5℃,无霜期285天,年均日照1529小时,年均降雨量1425.5毫米。全镇共培育林地11万多亩,森林绿化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
架桥镇是县内农业大镇,通过多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并建成了以粮油加工为龙头的金山粮油公司,2013年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养殖业以散养为主遍布全镇各村,2013年牲猪存栏15265头。至2013年,全镇形成了以建材、花卉苗木、油茶、粮油、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农村经济产业格局。
我镇于2011年4月7日获得了省级生态乡镇命名。同时,积极开展生态村的创建工作,全乡12个行政村,有1个村于 2011年4月7日获省级生态村命名,11个村于2014年2月10日获市级生态村命名。达到了市级生态村创建率大于80%的要求。镇辖区内没有工业企业及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没有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乡镇对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了认真贯彻和落实,坚持了“规模养殖、沼气能源、有机肥料”的循环经济新路,辖区内没有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近三年内没有发生较大级别环境污染事件。基本农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镇党委、政府认真践行“百千万”工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领全镇人民向“美丽架桥、幸福架桥、发展架桥”的目标而奋斗前行。2012年以来,全镇积极争资引项,争取和筹集资金2718万元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投入320万元对集镇进行了第一期提质改造工程,让架桥的“客厅”进一步靓化;二是投入180万元对自来水厂进行了改扩建,饮水安全进一步保障;三是投入940万元新建了中心幼儿园,基础教育进一步延伸;四是投入253万元对政府院落进行了整体改造,服务环境进一步改善;五是投入220万元新建了卫生院住院大楼,医疗水平进一步提升;六是投入35万元新建了中型垃圾处理厂、添置了环卫设施,农村环境进一步美化;七是投入860万元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农村实力进一步增强。今后,全镇还将按照规划、分布实施提升架桥整体形象的架桥大道亮化绿化工程、综合商住小区开发、新型农贸市场建设、马头山综合开发、公租房建设、中学扩容扩规、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让架桥集镇规模不断扩大,民生、公共事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使投资环境、人居条件日益完善,城镇总体功能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架桥镇先后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市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市级水利建设十强乡镇等称号。架桥镇境内有市级文物保护重点单位栖凤山,是国家级重点文物“皿方罍”的发现地,历史人文底蕴深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烈士徐才益出生于该镇的让湖坪村。1972年,苏丹总统尼迈里在马头山栽种有象征中(国)苏(丹)友谊的常青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