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水稻收获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2:33:07
字号:

稻谷的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其含水量在20—25%最为适宜。此时稻谷植株大部分叶片由绿变黄,稻穗失去绿色,穗中部变成**,稻粒饱满,籽粒坚硬并变成**即农谚:九黄十收,就应收获。

确定水稻收获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收获后的稻谷含水量往往偏高,为防止发热、霉变,产生黄曲霉。应及时将稻谷摊于晒场上或水泥地上晾晒2—4天,使其含水量到14%,然后入仓。

谢谢好评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如何保护功能叶,实现水稻高产呢?

1.穗数的决定时期:水稻每亩穗数是由其基本苗和单株有效分蘖率两个因素所决定。要获得足够穗数,必须有适当的基本苗数,并根据不同的增产途径,争取一定比例的有效分蘖。在分蘖前期(N-n叶龄前),尽可能促进有效分蘖,在分蘖后期,应设法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构成优质高产群体。

2.每穗颖花数的决定时期每穗颖花数是由分化颖花数和退化颖花数决定的。分化颖花数与秧苗和茎秆的粗状程度密切相关,所以,从秧田开始的营养生长期就有影响,但对颖花分化影响最明显的时期则始于穗轴分化期;颖花退化一般始于雌雄蕊形成期,而以减数分裂期影响最大,过了减数分裂末期,每穗颖花数基本确定。

3.结实率的决定时期:结实粒是指饱满谷粒占总颖花数的百分率。结实率的决定时期是穗轴分化开始到胚乳大体完成增长的时期,而影响最大的时期是花粉发育期、开花期和灌浆盛期。在前两个时期如遇不良条件,易致雄性不育或开花受精不良而形成空粒;在后一个时期如遇不良条件,,则易致灌浆不良而形成秕粒。

4.千粒重的决定时期粒重是由谷壳的体积和胚乳发育的好坏所决定的。谷壳体积从颖花形成内外颖时即受影响;但以减数分裂期影响最大,为粒重第一次决定期。抽穗后谷壳大小已定,粒重决定于灌浆的充实程度,为第二次粒重决定期。一切有利于减少秕粒形成的条件和措施,都有利于粒重的提高。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如何保护功能叶,实现水稻高产呢?

水稻产量理论上来说,是由每亩水稻的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4个因素构成,只有这4个因素协调发展,乘积最大时,水稻才能获得高产。而实际上,水稻产量形成的本质是通过茎叶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制造光合产物,并向籽粒进行分配转运。

一般情况下,水稻一生所生成的全部干物质90%来源于光合产物,在光合产物中,94%来自叶片的光合作用,4%来源于叶柄和茎杆的光合作用;最后产生的籽粒生产量中,约有80%来源于抽穗-成熟功能叶光合作用产生的干物质(注浆的化学物质由来)。因而,功能叶的生长发育情况对水稻注浆牢固及水稻产量起着关键性的功效。

一、什么是水稻功能叶

水稻功能叶就是指水稻幼穗开始分裂后,从上向下数,水稻倒一叶(剑叶)、倒二叶及倒三叶。它的作用不仅是在水稻抽穗至成熟期内,为籽粒牢固、注浆成熟和粒重产生给予光合产物,并且,在抽穗前,还能夯实腋芽、把光合产物积累在茎杆中,变成花谢注浆的最开始化学物质由来。有研究表明,水稻叶片对生产量的贡献率:剑叶52%、倒二叶22%、倒三叶7.7%。

二、怎样保护功能叶,实现水稻高产

水稻功能叶生命期越长,漫射形势越好,生产制造的光合产物越多,则对化学物质生产制造奉献就越大。一切影响功能叶生长发育的因素,例如旱灾,持续高温,营养成分造成的功能叶早衰、稻纵卷叶螟、柑橘木虱、二化螟等病虫害,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都是造成水稻比较严重限产。

1、防早衰

叶片早衰是限定水稻高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水稻生产制造中,增加生孕中后期功能叶的光合作用作用期,减缓叶片的衰退是水稻高产种植技术中急需解决的重要环节。已经有科学研究结果显示,若在水稻成熟,想方设法增加水稻功能叶的使用寿命1天,理论上可以高产2%上下,具体能高产1%上下。

(1)合理灌水

稻穗发育过程孕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期,全是水稻一生中生理用水量临界期。幼穗分裂-抽穗期,水份威逼对生产量影响较大。威逼后每穗粒数降低,空瘪粒提升,千粒重降低因此使生产量降低。

穗分裂期水份威逼对总粒数和结实率影响较大,抽穗期水份威逼超出9天之后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显着减少进而使水稻产量显着降低。这段时间环境温度较高,水田大白天维持高水位线,夜里排出来存水,“昼灌夜排”,减少工作温度。抽穗期更要水泵浇灌,更换田里温开水,减少环境温度。

次之是灌浆期,限产缘故是大幅度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必须特别注意不可以旱灾,不可以一直水深。保证干湿度更替,灌3cm浅水区,等当然落干后15cm深丰收沟排水沟(并不是田面)没有水时再灌下一次水。如此不断,做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养根、以根保叶的作用。

(2)维持功能叶良好的形态

袁隆平明确提出,非常杂交稻三片作用叶片细长、伸直、窄凹、偏厚,因而,可以适度在幼苗期-拔节孕穗期,可以适度每亩追肥颗粒物硅肥500克。

施硅能改进水稻株形,使功能叶与茎交角变小,叶片坚挺,提升对光线的消化吸收,而且施硅可改进冠层漫射姿势,扩大适宜叶面积指数,使冠层光合作用提升10%以上;与此同时,水稻施硅后,在旱灾持续高温时节,可以控制绿色植物的水份蒸发,使叶片在亮光下不至于过多缺水枯萎,进而提升光合速率。除此之外,还能抗倒伏,抗病性虫,具备显着高产的实际效果。

(3)喷施叶面肥

可以采用喷施叶面肥的方式,减缓早衰,推动光合产物的积累。磷酸二氢钾,可以增强水稻功能叶光合作用,显着增加功能叶使用寿命,在旱灾时节,还可以提升水稻机构的含水量,抗旱灾;尿素溶液,是最经常使用的速效性基肥,可以减缓水稻叶片变老和光合作用作用衰落,可以改进臭氧消除酶的新陈代谢生成;液体硼肥,则主要是降低颖花衰退,推动受粉授精,提升结实率,灌浆期推动光合产物向籽粒装运,提高效益。

2、防治病虫害

水稻孕穗-灌浆期也是病虫害高峰时段。有研究表明,在裂口前5-7天即水稻剑叶和倒二叶,叶片平齐,叶枕芯间距3-5cm打药或是每兜60%以上稻苞圆润时,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期。

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柑橘木虱:每一年均有产生,发觉虫情立即喷药防治,保证治早治小。稻纵卷叶螟可以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茚虫威等,二化螟采用阿维菌素、甲氧虫酰肼等;柑橘木虱可选:烯啶吡蚜酮、吡蚜酮、烯啶虫胺珑等。

纹枯病:也是影响水稻注浆成熟的关键病害。主要表现叶柄烂掉,底叶变黄。基肥太多、涨势太旺的土地病发重,可融合裂口期防稻瘟病与此同时开展,关键药物有井冈霉素、噻呋酰胺、己唑醇等。

细菌性病害:针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的暴发,可选择噻霉酮、叶枯唑、氯溴异氰尿酸、噻森铜、噻菌铜等,打药时一定要注意从外围向内打,发病中心要重喷。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92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