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照强度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大多数蔬菜的光饱和点(光强增加到光合作用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为5万Lux(勒克斯)左右,但西瓜可达7~8万Lux,白菜、包菜和豌豆为4万Lux。超过光饱合点,光合作用不再增加并且伴随高温,往往造成蔬菜生长不良。因此,可以根据蔬菜对光照强度的不同要求,在夏季、早秋选择不同规格的遮阳网覆盖措施降低光照强度,降低环境温度,以促进蔬菜生长。大多数蔬菜的光补偿点(光照下降到光合作用的产物为呼吸消耗所抵消时的光照强度)为1500~2000Lux。
根据蔬菜对光照强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
1、要求较强光照的蔬菜:西瓜、甜瓜、黄瓜、南瓜、番茄、茄子和辣椒、芋头、豆薯。这类蔬菜遇到阴雨天气,产量低、品质差。
2、适宜中等光强的蔬菜:白菜、包菜、萝卜、胡萝卜、葱蒜类,它们不要求很强光照,但光照太弱时生长不良。因此,这类蔬菜于夏季及早秋栽培应覆盖遮阳网,早晚应揭去。
3、比较耐弱光的蔬菜:莴苣、芹菜、菠菜、生姜等。
(二)光周期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周期现象是蔬菜作物生长和发育(花芽分化,抽薹开花)对昼夜相对长度的反应。每天的光照时数与植株的发育和产量形成有关。蔬菜作物按照生长发育和开花对日照长度的要求可分为长日性、短日性和中光性蔬菜。
1、长日性蔬菜:较长的日照(一般为12~14小时以上),促进植株开花,短日照延长开花或不开花。属于长日性蔬菜有白菜、包菜、芥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菠菜、莴苣、蚕豆、豌豆、大葱、洋葱等。
2、短日性蔬菜:较短的日照(一般在12~14小时以下)促进植株开花,在长日照下不开花或延长开花。属于短日性蔬菜有豇豆、扁豆、苋菜、丝瓜、空心菜、木耳菜以及晚熟大豆等。
3、中光性蔬菜:在较长或较短的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属于中光性蔬菜有:黄瓜、番茄、菜豆、早熟大豆等。这类蔬菜对光照时间要求不严,只要温度适宜,春季或秋季都能开花结果。
光照长度与一些蔬菜的产品形成有关,如马铃薯块茎的形成要求较短的日照,洋葱、大蒜形成鳞茎要求长日照。
光周期在指导蔬菜生产上的意义重大。
1、指导引种工作:纬度相近地区引种易成功,不同纬度地区引种应慎重。比如,东北的洋葱引种到华中地区种植往往地上部徒长,鳞茎不发育,因为东北洋葱是春季播种夏季长日照条件下形成鳞茎,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对长日照要求很严格,而华中地区各省是秋播春收,在洋葱形成鳞茎的季节,恰好是冬季的短日照环境,所以把东北的洋葱品种引到华中地区种植只长苗不结头(鳞茎不膨大)。
2、确定播种季节:如菜用大豆的早熟品种对短日照要求不严格,可以早播和分期播种,而晚熟品种对短日照要求严格,过早播种生长期很长,易发生徒长。
3、诱导开花,指导开展留种工作,比如泰国空心菜的开花对短日照要求严格,华中地区夏季的日照比泰国长,导致空心菜推迟至9月份开花,9月份以后接着气温下降,种子难以饱满。因此,泰国空心菜在华中地区难以留种。可移到热带地区的海南省留种,并加强肥水管理。
这里的油菜并不是榨油的油菜,而是指“不结球白菜”,也就是我们常吃的小白菜、上海青、瓢儿菜之类的。一般这类不结球白菜在二妹子家乡就叫做“油菜”。
油菜一般喜欢冷凉的气候,它的种子在8℃~10℃的温度下就能发芽,在20℃~25℃时发芽最快,出苗后生长适温为18℃~20℃,能耐22℃~25℃的平均温度,低于5℃时生长缓慢,在长期-2℃~-1℃或短期-6℃~-5℃时也不会受冻。油菜发芽的种子,幼苗及成长的植株均可在0℃~15℃的温度下通过春化阶段而在长日照下抽薹开花。据有关试验表明,冬性弱的品种,如南京矮脚黄、上海矮箕白菜等,在0℃~12℃温度下,经10~20天能通过春化;冬性品种,如南京瓢儿菜、上海二月慢等,在0℃~9℃温度下,经20~30天才能通过春化;冬性强的品种,如南京四月白、上海四月慢等,在0℃~5℃的温度下,经40天以上才能通过春化。由此可见,低温感应为三类冬性品种的发育所绝对必需的条件,如不进行一定的低温感应,均不能现蕾抽薹开花。
油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黏壤土最为适宜。土壤含水量对产品影响很大。水分不足,生长缓慢,组织硬化粗糙,品质下降;水分过多,根系窒息,影响养分吸收,严重的会因沤根而萎蔫死苗。油菜对肥水的需求,随着生长量增加而增大,由于以叶为食用,且生长期短而迅速,故氮肥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其中硝态氮较氨态氮,尿素又较硝态氮对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有更好的影响,对钾肥吸收量较多,磷肥的增产效果不显著。
◆主要栽培要点:
一、栽培季节的确定
春茬栽培1月中旬育苗,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定植,或覆棚膜后即播种,4月上中旬收获。
二、品种选择
宜选当地生长发育期短约60天,耐寒冬性强的三月慢、四月慢等作为主要栽培品种。可分3~4茬排开播种。夏秋季生产要遮阳遮雨栽培。
三、育苗
1.苗龄与播期
苗龄为65~80天的油菜均可定植。油菜以3月上中旬定植为宜。以此来推算油菜育苗的播期,自第一年的12月中旬到次年的1月上旬均可。
2.育苗地的准备
前作要在整地前15天拉秧,翻晒土地。每平方米施入腐熟圈粪8~10kg,撒开,刨2~3遍,耙平、踏实、淌水,水深7~8cm。第一天灌水,次日播种。
3.播种方法
先在畦面薄薄撒一层过筛细湿土,然后撒播种子,每平方米播种量3g左右。播后覆土厚0.5cm。
4.出苗后管理
(1)温度:油菜要求冷凉的气候条件。白天棚温可控制在15℃~20℃,夜间10℃,相对湿度约80%。
(2)覆土:出苗后要覆2~3次。第一次在苗出齐时进行,第二次在幼苗有2~3片真叶时覆土,以后视幼苗生长情况进行。幼苗长大后不再覆土。
(3)间苗:要注意间去过于拥挤的幼苗,使幼苗间有一定空隙。
四、定植
1.覆盖大棚薄膜:一般要在播种前1月扣棚膜。使温度升高,有利于植株生长。
2.定植时间:油菜可耐短时间-4℃~-6℃的低温和长时间较低的气温。所以,一般2月下旬到3月上中旬表土化冻后即可定植。
3.定植方法和行株距
表土化冻后,可直接拉沟栽植。土壤湿度大的,可不必浇水,如果土壤湿度小,要随栽随浇水。行距18~20cm,株距6~7cm。
五、播种
油菜一年可连续多次播种,播种前灌足底水,水渗后宜耕时将种子拌土均匀撒种,用耙耙两遍,播后用地膜覆盖保湿保苗,出苗后及时揭掉地膜。如果不能正常出苗可进行灌水,促进出苗。其他管理同育苗栽培。
①直播栽培:可在3月上旬表土化冻后播种。拉沟条播或用耧播种,播深1~1.5cm。行距10~15cm。
②撒播:可在耕地后,用钉齿耙交叉耙两遍,将种子撒入,耱平即可。每亩播种量1~1.5kg。
六、整地施基肥
1.整地:油菜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特别需要较多的氮肥,氮肥不足,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第一年秋季,要淌足灌水,冬季做好耙耱保墒工作。
2.基肥:应在扣棚膜前拉入田间。在前作收获后要及时翻晒,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kg以上,磷酸二铵30kg或多元复合肥20kg,深翻20~25cm,撒施后,于晴天下午用耧交叉耖几遍,耙耱保墒待播。
七、田间管理
在2片真叶后除草、中耕松土、间苗,苗距2~3cm,4片真叶时灌水追肥,施肥宜浅,以速效氮肥为好,一般结合灌水施尿素10~20kg,以后见干见湿,每隔7~10天灌一水,直到收获完毕。从4片真叶后,可结合间苗,随收随上市,逐渐扩大个体营养面积,长到一定大小时,再一次收获。
1.温湿度控制
油菜定植后外界气温还很低,棚内气温也不高,所以要密闭保温,以促进油菜缓苗生长。3月底或4月上旬棚温升到40℃以上时,可打开棚头两边大门通风,气温下降后要及时关门保温。
2.追肥淌水
采收前10天可追肥灌水一次,每亩追尿素15kg,追肥后立即灌水。
3.虫害防治
油菜栽培主要防治蚜虫,一般常用的方法就是用40%乐果1000倍液防治。
八、采收
油菜在棚内由于温湿度条件适宜,生长迅速,生长期很短,一般长成大株供应市场,40~45天。具有绿叶10~15片时即可采收。
总结:
油菜栽培其实比较简单,主要就是要选对品种,控制好棚温,平时加强肥水管理,合理的安排播种时间,防治抽薹,还有就是加强蚜虫防治和及时采收,要注意的是,采收15内不要使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