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哪个官职管茶叶和马匹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1:28:31
字号:

古代茶马御史管茶叶和马匹。

古代哪个官职管茶叶和马匹

茶马御史是明清时期的官职,负责管理茶叶与马匹的贸易。此外,朝廷还设置了茶马司正副史等官职,建立了茶马司、茶仓、批验所、转运所,形成了完备的茶马管理运行系统。茶马道即茶马古道,是进行茶马贸易的道路总称。

有了茶马贸易、茶马司,就出现了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穿梭于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之间和青藏高原。茶马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茶马古道是中国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马司概述

茶马司,官署名,是管理茶马贸易的行政机构。茶马交易,最早出现于唐代,但直到宋朝才成为定制。宋朝时在成都、秦州(天水)各设榷茶、买马司。其后以提举茶事兼立马政,遂改称“都大提举茶马司”,置提举官,掌管川茶与少数民族贸易马匹。

明初于洮(今甘肃临潭)、秦(今甘肃天水)、河(今甘肃临夏)、雅(四川雅安)等州设置茶马司。清于陕西、甘肃两省皆置茶马司,置大使、副使等官,又在陕、甘二省置“御史”,通称为“茶马御史”,专管茶马贸易。

明朝茶法的重点是什么?

古代管茶叶和马的官员叫茶马司。

茶马司,简称“茶司”,官署名,宋以后专掌茶马贸易的机构。宋代始置,初为茶场司与买马司合称。熙宁七年(1074)始置官管理成都收买茶货,以供秦凤熙河路买马之费,遂置茶场司,元丰四年合二司为一。庆元六年以提举茶事兼理马政,改称都大提举茶马司,嘉泰三年复分二司。凡市马于边区则以茶交易,置都大提举及主管、同主管官,许其自置僚属。

明初沿置于秦州(今甘肃临夏)、洮州(今甘肃临洮)、河州(今甘肃天水)、雅州(今四川雅安),管理同少数民族地区茶马交易。设司令、司丞领其事。

设置茶马司的重要性

茶马贸易官营制度具有多重目的。其一是经济,在制定茶马比价时,贵茶而贱马,其利颇丰;其二是军事,茶马贸易是军队获取战马的重要途径;其三是政治,即以茶驭番,茶叶是藏民族的生活必需品之一,因此控制茶叶有利于稳定边疆。

茶马贸易的重要性决定了茶马司的重要性。明朝巡按陕西监察御史刘良卿在《议茶马事宜疏》中说:“国家设立叁茶马司收茶易马,虽所以供边军征战之用,实所以系番人归向之心。国初一驸马贩私茶即处以极刑,盖立法之严如此。祖宗好生之德,不嗜杀人之心,而私茶通番,辄以极刑凌迟论罪,其意之所在可知巳”。

官茶贮边易马是明朝茶法的重点。“国家重马政,故严茶法”,设茶马司以主其政。政府曾先后设置秦州(后迁西宁)、河州(今甘肃临夏)、洮州(今甘肃临潭)、庄浪(今甘肃水登)、岷州(今甘肃岷县),永宁(今四川叙永)、雅州碉门(今四川天全)茶马司,而以西宁、河州、洮州、碉门茶马司为主要茶马贸易机构,垄断与藏族的茶马互市。政府对与西北、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走私茶叶防范极严,定期派遣官员巡查关隘,捕捉私茶。对私茶出境与关隘失察,都处罚极重。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驸马都尉欧阳伦由陕西运私茶至河州,就被赐死伏诛,茶货没收。到明世宗嘉靖年间,才减私茶通番之罪,止于充军。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84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