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蓟马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11:07:37
字号:

为害水稻的蓟马主要有稻蓟马(Thrips oryzae Williams)、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n)和稻管蓟马〔Haplothrips aculeatus(Fabricius)〕,均属缨翅目。前2种属蓟马科,后1种属管蓟马科。稻蓟马分布广,而其他2种蓟马主要分布在南方及长江中下游一带。稻蓟马除为害水稻外,还可为害玉米、谷子等禾本科植物。稻管蓟马除为害以上植物外,还可为害蚕豆、葱、烟草等双子叶植物。

稻蓟马是什么?

为害状

水稻蓟马成、若虫用口器刮破稻苗嫩叶表皮,锉吸汁液,使被害叶出现乳白色斑点,叶尖卷缩。受害严重的秧田,全田秧苗枯黄发红,如火烧状。本田受害重时,稻苗僵而不发棵。穗期蓟马转入颖壳内为害,造成瘪粒。

形态特征

稻蓟马体长1~1.3毫米,雌虫略大。初羽化体褐色,逐渐加深成黑褐色或黑色。头部近方形,触角鞭状,复眼黑色,两复眼间有个三角排列的单眼。翅脉明显,上脉鬃7根(不连续),端鬃3根。卵为肾脏形,0.2毫米×0.1毫米,微黄,半透明,产在稻叶组织内。若虫分4个龄期。

发生特点

稻蓟马生活周期短,发生代数多而重叠。稻蓟马耐寒性强,在-15℃条件下不死。早春水稻播种出苗后,成虫从其他早春寄主(如杂草)上迁入,繁殖为害,并随秧苗移栽转至本田为害。有趋嫩绿性,田边重于田中部,高温干旱发生多。在北京地区以春稻本田分蘗期和麦茬稻秧田发生为害较重。以成、若虫或卵在再生稻或杂草上越冬。

防治方法

(1)消灭虫源。清除田边杂草。

(2)药剂防治。防治适期为秧田出现黄苗或初卷叶尖株率10%~15%,百株有虫100~200头,本田初卷叶尖株率20%~30%,百株有虫200~300头。防治药剂每667平方米可选用40%氧化乐果100毫升或50%马拉松乳剂50毫升或25%杀虫双水剂150毫升或50%巴丹水溶剂100毫升等。以上药剂选1种,对水20千克喷雾,也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667平方米2.5千克撒施在秧田内,并可兼防其他害虫。还可用40%乐果1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插秧时浸根,随浸随插。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82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