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为什么会让人产生这种涩的感受呢?
喝茶时使人感觉得收敛的涩感是单宁等多酚类物质与唾液蛋白和糖蛋白相互作用产生的。因此,涩味不是由于作用于味蕾而产生的,而是由于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刺激触觉神经末梢所产生的。
茶叶里能引起收敛感并产生涩味的成分,主要是茶多酚类。茶多酚类亦称“茶单宁”,是一类存在于茶树中的多元酚的混合物,可以分为:
一、儿茶素(黄烷醇类)、黄酮、黄酮醇类;
二、花青素、花白素类;
三、酚酸及所酚酸类,
这三种特质统称为类黄酮物质。
以下6点,是形成茶叶涩感的主要原因:
1
茶多酚协同作用
在喝茶的时候,苦涩一般是不分家的,有苦便有涩,只是看哪个更明显一些。一般情况下咖啡碱是造成茶叶苦味的主要原因, 茶汤中的生物碱与大量的儿茶素类物质形成氢键缔合物,在儿茶素类和咖啡碱相对含量都较为高的茶叶中,茶汤滋味浓醇鲜爽。
儿茶素类和咖啡碱类对味觉受体有协同作用,也相互制约,减轻苦味和粗涩味。因此内含成分丰富的茶叶不一定表现出强苦强涩。
那么为什么你手上的茶叶涩味表现得较为明显呢?就是因为其内含成分的协同搭配问题,在环境和加工中的很多因素都是导致其内含成分的协同失调,而使得涩味凸显。
2
身体的原因
同款茶不同人喝茶,感受不同;同款茶同一个人身体状态不同的时候喝,感受也不同。从经验上来说,当一个人火气大,内火旺的时候,对茶涩度的感受会更为明显。
3
喝茶时的天气
天气不同会造成品茗感受的不同。一般来说,秋高气爽,心平气和的情况下,人会感受茶汤的滋味更为平衡饱满;高温高湿的天气下品茗,人更容易感受到涩感。
4
泡茶方式
泡茶的方式会对一款茶的呈现有影响,闷泡法可以更为明显的感受到苦涩,这也是感官审评时候常用的泡法。
5
原料生态环境
茶树周围生态环境出现问题会导致茶叶出现苦涩感,比如周围生态环境中有污染,施肥过度,打除草剂等。
植被单一,阳光直射,导致茶多酚含量较高,茶叶出现强苦强涩现象。
6
做茶工艺
杀青要以适度为要,看茶做茶,杀青温度低,杀青不足或杀青温度高,杀青过火,都不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会让涩度增加。
揉捻过重,细胞破损率过大,且揉捻后闷堆时间过长,茶叶会涩度增加。
1、茶叶苦,主要是咖啡碱的作用,涩味主要是多酚类的关系,甜味主要来自氨基酸,这些物质同时溶于茶汤中,互相结合味就鲜爽,浓强,醇和,不致有苦味的感觉
2、茶的苦和涩是由不同原因造成的。茶叶中,苦味的主要物质有咖啡碱、可可碱、花青素类、苦味氨基酸等。比如说,如果说觉得某款茶很苦,这就说明茶叶中所含的生物碱占茶汤中的主导位置。云南勐海茶区布朗山老曼峨村的晒青毛茶,滋味就特别的苦,通过专家研究后证明,发现老曼峨的所含苦茶碱特别高,而苦茶碱便是生物碱中的一种。当然老曼峨这只是一个特例,大部分茶叶并不含苦茶碱。
3、涩味的主要物质是多酚类物质(包括儿茶素、酚酸、缩酚酸等物质,其中儿茶素类是影响茶汤苦涩味的主要成分)。一般来说,茶汤中的涩味,往往会伴随着苦味出现,它不是“麻”却略有“麻”意。很多刚喝茶友的茶友,只会觉得某款茶特别苦,但并不能很明确地喝出是否有涩的味道。举一个例子,大家在吃葡萄的时候,都喜欢吃里面的果肉,葡萄皮都会吐掉,因为葡萄皮就是涩涩的;或者和我们吃青柿子一样,舌头会感觉非常的麻,与滑润呈相反状态,具有收敛作用,这就是涩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