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或叫耳垢,医学名称叫耵聍(dingning)。它是耳朵里的耵聍腺所分泌出来的油样、水样物质,混和着耳内脱落下来的死细腻组成的。许多人把它看作肮脏讨厌东西,总喜欢用各种方法把它作“请”出耳朵。其实,耵聍是有益于耳朵的。第一,它潮湿而带有粘性,能够粘住进入耳内的尘埃、病菌。由于耳屎上有层“酸膜”,病菌无法在上面生长。第二,它有一种特殊的苦味,可使小虫子望而生畏,不敢轻易到耳道去捣乱。第三,能够防水,可保持耳道干燥。第四,可缓冲强力的气浪、声波对鼓膜的冲击作用。
科凭这些,我们也现当为耳屎记功。
有意思的是,过去的医学家以为耳屎对细菌没有作用,但我国台湾省的一名16岁的少年研究证明,耳屎有很强的杀死病菌的能力。他为此而在国外的青年科学讨论会上获奖。这样,我们就更不应小看耳屎了。
还有,民间认为耳屎可治蜈蚣咬伤。方法是:先挤净毒液,然后挖些耳屎按压在伤口上。有人试用过,认为“果真有效”。
也许有人会说,耳屎不断被分泌出来,久而久之不是会堵塞耳道、影响听力吗?对这个问题,我们还是看看科学家埃尔伯蒂的实验情况吧。他曾把无毒的染剂和墨水涂在62个人的耳朵深处和鼓膜上,然后隔段时间拍下照片。通过对一系列照片的研究、比较,发现这些染点正逐渐向耳外移动。这一实验告诉我们,耳屎是不会妨碍我们听声音的。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在张口、吞咽、走路、睡觉时,耳屎都会自动脱落下来的。动物并不掏耳屎,我们并未发现这对它们的听力有什么影响。
当然,因耳朵发炎、耳道狭窄等原因,有时也会影响耳屎排出,这时是需要掏耳屎的,但应注意不可挖破耳道的皮肤,更不可刺破鼓膜。
要是耳屎过多且形成了大硬块,则为耵聍栓塞。由于这种栓塞堵住耳道,可以影响听力,甚至能导致耳聋。栓塞的耵聍刺激发鼓膜,更会产生耳鸣、眩晕和疼痛。这就是请医生处理。曾经有个人因为耵聍压迫了通过耳道的一部分面神经,居然引起了“面瘫”,即“耳源性面神经麻痹”。医生取出了压迫神经的耳屎,“面瘫”也就霍然而愈了。
人体是个十分精妙的组织,构成它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耳屎作为其中一员,默默存在于我们的耳道内,看似平平无奇的它,是否有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呢?
耳屎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作用?
耳屎是怎么产生的?人的耳道内有一条茎差腺,它每天源源不断分泌一种淡**油性物质叫做耵聍,随着时间推移,U聍黏附皮屑、灰尘以及其他经过耳道的异物形成一团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就是耳屎。耳屎的主要成分为60%角蛋白、20%脂肪酸以及10%的胆固醇。
作为耳道的守门员,它的作用首先就是可以抑菌杀菌。如果告诉你古代用耳屎治疗伤口,估计你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但它的确是真的。耳屎含有免疫球蛋白以及溶酶菌等物质,涂抹在伤口处可以缓解疼痛,但由于人体耳屎产量有限,这种重口味环保土方无法沿袭流行,可惜可惜。不过耳朵正是有了耳屎的保护,大大降低了发生细菌感染的几率。
耳屎的另一个作用是保护耳道湿润,20%脂肪含量的耳屎是比较油腻的,因此它就像耳道皮肤的润肤乳一样,起到滋润耳道保持湿润的作用。油腻的耳屎可以避免耳道皮肤干燥造成的瘙痒。
我们知道耳膜是非常薄的一层,过于剧烈的声波容易使耳膜受损。有了耳屎的保护,声波在穿过耳道时就经过了缓冲处理,减小刺激耳膜的可能性。
耳屎还具有自洁的功能,随着我们日常发生的咀嚼、说话动作,耳屎表面会变得逐渐干燥,最终从耳道松动脱落,排出体外,可以说耳屎非常贴心了。
但耳屎过多也会让人烦恼,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中耳炎会导致耳屎多,炎症会刺激腺聍腺,导致外聍分泌增加,耳屎增多,耳道会流出**液体,同时还会伴随外耳道发痒的症状。
咽喉有问题也会导致耳屎增多,咽喉耳道相连,咽喉出现炎症耳朵也会遭殃,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会刺激耳屎变多。
由于耳道狭窄、耳道有阻塞物、外耳肿瘤等原因导致的排出障碍,在人们下颌关节运动时,原本可以自行脱落排出体外的耳屎受到阻碍,在耳道堆积,久而久之就造成耳屎增多。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肌肉相对松弛,下颌关节运动能力下降,这会影响耳屎的自洁。老年男性外耳道耳毛变粗,也妨碍的耳屎自行排出体外。另外囊聍腺的老化萎缩,使得产生的巢聍干燥不易脱落,这也会造成耳屎阻塞。
正确清洁耳屎该怎么做?
可以对耳朵进行按摩以帮助耳屎排出,用两指指肚部位夹住耳郭轻轻转动耳朵,或者整个手掌覆盖住耳面轻柔,这两种手法都有助于耳屎掉落。
可以用水冲洗耳朵,耳屎会在浸泡下脱落顺水排出。这个方法的前提是耳朵处于 健康 状态下,如果有鼓膜穿孔或者流脓,千万不可以采用此法。
如果耳屎较多较硬,还可以去医院进行专业采耳,因为这样的耳屎清洁难度较大,为了保护耳朵,建议不要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