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采收后加工技术 一、采收
一般于霜降至立冬采收。以管状花(即花心)散开2/3时为采收适期,若将全部开放的花朵采下后加工质量差。采收菊花要选晴天露水干后进行,否则容易腐烂、变质、色逊、质差。
二、加工菊花品种繁多,各地均有独特的传统加工方法。
1.亳菊
在花大部分盛开齐放、花瓣普遍洁白时,连茎秆割(折)下,分二、三次收完。扎成小捆,倒挂于通风干燥处晾干3至4周,不能曝晒,否则香气差。干燥快的色白,干燥慢的为淡**,至花有八成干时,即可将花摘下,置熏房内用硫磺熏白。熏后再摊晒1天即可干燥。然后装入木板箱或竹篓,内衬牛皮纸,1层菊花一层纸相间压实贮藏。一般亩产50千克,高产达150千克。
2.滁菊
菊花采后阴干、熏白,晒至六成干时,用竹筛将花头筛成圆球形,再晒至全干即成。晒时切忌用手翻动,可用竹筷轻轻翻动晾晒。
3.贡菊
菊花采后置烘房内烘焙干燥,以无烟的木炭作燃料。烘房温度控制在40至50℃之间。烘时将贡菊摊在竹帘上,当第1轮菊花烘至九成干时,再转为第2轮。第2轮的温度较第1轮低,约30至40℃。当花色烘至象牙白时,即可从烘房内取出,再置通风干燥处阴至全干。此法加工菊花,清香而有甘味,花色鲜艳而又洁白,且挥发油损失甚少,较晒熏、蒸法加工质量为好。尤其是采用硫磺熏蒸,菊花被硫和硫化物污染,严重影响药菊的质量和卫生。
4.杭菊
杭菊花加工采用烧柴的小灶蒸花的办法。铁锅外缘直径50多厘米,把菊花铺放在蒸花盘内(蒸花盘用竹篾编成,周边斜上,添约5厘米,上缘直径约37至39厘米),厚约3厘米,过厚不易蒸好。锅水烧开后,放入2至3只蒸花盘,上盖木锅盖。蒸花火力要猛而均匀,每蒸一次加一次热水。锅水不宜过多,以免水沸到蒸花盘,影响菊花质量。蒸的时间约4至4.5分钟,过生过熟过头成“湿腐状”,不易晒干;蒸的时间过短,则出现生花,刚出笼时花瓣不贴伏,颜色灰白,经风一吹则成红褐色。过久花熟都影响质量。蒸好的菊花放在竹帘上晒,菊花未干不要翻动,晚上收进室内不能压,晒3天后翻身一次,约晒6-7天后,收起贮藏数天以后再晒1-2天,花心完全变硬即可贮藏。 陈皮加工方法较简单,即将剥下的果皮晒干或阴干即可。但广陈皮和川陈皮加工方法略有不同,分述如下:
1.广陈皮。
摘取成熟果实,用刀将果皮剖成3瓣,基部相连,剥下,通常采用阴干的办法使其干燥。20世纪70年代以前,常将干燥果皮用稻草结成串或装于陶罐中,挂于土灶灶口(称火尾),以灶中余热熏烤多时,取下密封备用。现多将干燥果皮密封于塑料袋中,放置2~3年后待其外表颜色变为深棕色后使用。
2.川陈皮的加工。
由于四川盆地空气潮湿,且晴日较少,所收集果皮多采用烘干,故川陈皮分炕陈皮和晒陈皮2种。炕陈皮药材常可见有焦黄者。
望春花即木兰科的白玉兰,花蕾及树皮是名贵的中药材。其花大清香、洁白美丽,又是十分珍贵的观赏树种。望春花适宜于湿润肥沃的中性或偏酸性砂质土壤,喜光耐寒,抗病虫害能力强。繁殖有播种、扦插、压条嫁接等多种方法,以播种法为主。
一、采种及贮藏。选树势健壮的植株,待秋季种子成熟后采收。除去外种皮,去掉干瘪的种子及杂物后,一层湿沙一层种子堆藏,沙子湿度以手捏成团,松手即散为度。注意保持湿度、透气,定期检查。
二、育苗。选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圃地,冬季深翻,施足基肥,翌年春细致整地作床,苗床高30厘米,苗床宽度1-1.5米,注意开好排水沟。2月下旬或稍后播种,以条播为好,条距25-30厘米为宜,每亩播种量10-15公斤。播种前应对苗床进行土壤消毒,播种时以灰土拌种均匀播入沟内,覆土(以见不到种子为度)盖草,并注意防鼠。幼苗出土后垢及时除草追肥,夏日注意防晒,冬季防止冻害,第二年即可出圃造林。
三、造林。选土层肥厚湿润,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偏酸性土壤,合理规划,穴状整地,规格40厘米×40厘米×50厘米,株行距2米×3米,“品”字形配置,每亩110株。栽植前每穴施基肥5公斤(农家肥),栽植时苗木要扶正,不窝根,先回填表土,后覆心土,拣除树根石块等杂物后踏实。造林时间以2月下旬至3月上旬成活率最高,只要把好栽植质量关,成活率一般可达98%以上。
四、抚育管理。造林后应及时回头检查成活率,并补植,当年7-8月松土除草一次,以后每年春夏冬松土除草一次,连续抚育3年。松土除草时,以树体远深近浅并覆土培成馒头型,切勿伤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