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叶片发黄的原因,怎么防治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9:04:20
字号:

水稻叶片发黄的原因,怎么防治

1、缺乏养分: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氮、钾、锌元素,种植水稻时,如果施肥过少,就会导致植株营养不良,从而使得水稻的叶片萎蔫发黄。2、土壤不适:水稻对土壤要求较高,种植水稻时如果土壤里含有硫化氢或者有机酸,就会导致植株的根系腐烂发黄。3、药害问题:水稻在使用除草剂时容易发生药害,从而使其叶片萎蔫发黄。

一、水稻叶片发黄的原因

1、缺乏养分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氮、钾、锌元素,种植时如果施肥过少,就会导致植株营养不良,从而使叶片萎蔫发黄。

2、土壤不适

水稻对土壤的要求比较严格,种植水稻时,如果土壤里面含有硫化氢或者有机酸,就会导致植株根系出现腐烂发黄,水稻枯黄死亡。

3、药害问题

给水稻使用除草剂时非常容易发生药害,这样会导致它的叶片出现萎蔫发黄。

4、感染病害

水稻在感染病虫害时就会导致叶片发黄,种植水稻时一定要及时拔除染病严重的株苗并集中进行烧毁,避免情况更加恶化。

二、水稻叶片发黄怎么防治

1、防治时可以在稻田里面喷施敌百虫、丙溴磷、毒死蜱、三唑磷、辛硫磷等有机磷农药。一定要注意药剂用量,在用药量过大、施用浓度过高时可能会对水稻产生药害,导致叶片出现褐色小斑点,尤其是在高温期用弥雾机施药更容易发生药害。

2、如果稻叶健康部位没有出现落黄现象,这时可以不喷施尿素。如果稻叶健康部位有落黄现象,可以将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进行喷雾,每50公斤水用尿素500克、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即可。

3、在稻田里面可以喷施磷酸二氢钾,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浓度,浓度不能过大,否则可能对稻苗产生伤害,一般按0.2%-0.3%的浓度喷雾即可。

水稻一生需要吸收氮、磷、钾、硅、硫等营养元素达17种之多,但主要的是氮、磷、钾。水稻要长好,施肥少不了,不但要施饱,方法更需巧。为促进水稻早发、壮长和丰收,以下就水稻施肥时间和科学施肥方法作一介绍。

水稻施肥时间

水稻施肥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视水稻生长势而取舍)4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施肥时间和分配比例如下。

(1)基肥。水稻移栽前施入土壤,基肥占化肥总量的40%,结合最后一次耙田施用。在施入农家肥的基础上,一般每亩冲施冲之道配土比加一套。

(2)分蘖肥。分蘖期是增加株数的重要时期,在移栽或插秧后半个月时施用。每亩随水冲施就果一桶,叶面喷施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补充微量元素,促进分蘖。

(3)穗肥。分为促花肥和保花肥。促花肥是在穗轴分化期至颖花分化期施用,此期施氮可增加每穗颖花数。保花肥是在花粉细胞减数分裂期稍前施用,具有防止颖花退化和增加茎鞘贮藏物积累的作用。每亩冲施冲之道配土比加一套。

(4)粒肥。粒肥具有延长叶片功能、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减少空秕粒的作用。尤其群体偏小的稻田及穗型大、灌浆期长的品种,建议施用少量的尿素,但切不可偏氮,以免贪青晚熟。每亩冲施德孚尔滴灌肥10-15千克。

水稻施肥技术

1.因地制宜取材,施足有机肥有机肥营养全面、来源广、价格低,要利用这些特点因地制宜取材。有机肥要施足,一般早稻每亩施鲜绿肥1000~2000千克或厩肥500~1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60~80千克;晚稻可利用早稻稻草还田作为有机肥(还田量为早稻稻草量的1/2~2/3),或每亩施用厩肥500~1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80~100千克;一季稻每亩施用厩肥500~1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80~100千克。

2.咨询“测土配方施肥卡”,准确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当今较为科学、简单、高效的一种施肥技术。它是因土因作物施肥,缺什么补什么,并根据土壤肥力高低、作物吸肥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施肥方案进行施肥。但该技术需要农技人员提前进行土壤肥力测定,再根据土壤养分丰缺,制定施肥配方,然后指导农民施肥。现在各县农业局都成立了土壤肥料站,他们对本县大部分土壤进行了肥力测定,并制订了相应的“配方施肥建议卡”,农民朋友可以到当地乡镇农技站咨询或索取自己需要的“配方施肥建议卡”,作为准确施肥的参考。

3.估测水稻目标产量,定量施肥水稻定量施肥是按“以产定氮、以氮定磷钾”的方法进行。氮肥施用量根据斯坦福公式进行精确计算:N(千克/亩)=〔目标产量的吸N量(千克/亩)-土壤供N量(千克/亩)〕÷N肥当季利用率(%)。水稻目标产量是经营户种植时计划的产量,不能定得太高,应根据该地区地力和多年种植的水稻产量水平确定,一般是在前3年区域平均稻谷产量的基础上,增加15%~20%的增产幅度。地力产量是在不施用氮肥条件下收割的稻谷产量,一般早稻或晚稻为250~350千克/亩,单季稻为350~450千克/亩。例如,某地无氮空白区水稻产量为350千克/亩,生产100千克稻谷需氮2.1千克时最易获得高产(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近年研究结果),即当季土壤的供N量为7.35千克/亩;若目标产量为550千克/亩,肥料当季利用率按40%计(我国氮肥利用率在30%~50%之间),那么其籽粒需氮量为11.55千克/亩,则应施纯氮总量为10.5千克/亩。磷、钾肥按N∶p2O5∶K2O=1∶0.5∶0.9计算,即磷(p2O5)为5.25千克/亩、钾(K2O)为9.45千克/亩。若所需肥料全部施用市场上含量为46.2%的尿素、12%的钙镁磷肥、60%的氯化钾商品肥,其施用量应分别为23千克/亩、44千克/亩、16千克/亩。在生产中,对施用鸡粪、厩肥或稻草等有机肥,或基肥施用了复合肥的田块,施用量可减去相应肥量。

在施用方法上,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施肥量和比例不同。“前氮后移”是当前施肥技术上的一种新突破,化肥中氮肥施用比例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6∶2∶1∶1,钾肥施用比例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4∶2∶2∶2。晚稻施肥比例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5∶2∶2∶1。其施用时间是分蘖肥在早稻栽后12天左右、晚稻栽后9~12天,穗肥是在早稻移栽后30~35天、晚稻移栽后25~30天。直播田基肥占15%~20%,三叶期占15%~20%,分蘖肥占40%左右,穗肥占20%,粒肥占5%~10%。在所有肥料中,有机肥、磷肥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全部做基肥。速效性化肥氮肥和钾肥按上述方法与比例施用。

4.察看水稻长势长相,适时施肥水稻长势是指稻株和群体的生长速度与生长趋势,如分蘖的早晚、多少,出叶快慢,发根力强弱等。在分蘖期营养状况不良时,植株矮小,分蘖少而缓慢,叶色浅绿,表明植株氮素不足,此时应补施或增施氮肥;反之,则应少施氮肥。在幼穗分化前5~7天视其群体和叶色落黄情况施保花或促花肥(穗肥),对于群体较小、长势较弱的田块,可促保兼顾,从倒4叶未开始到早穗期分2~3次施用穗肥;对于群体适中、长势稳健的田块,以保为主,在倒3叶开始和倒2叶露尖时一次性施用穗肥;对于群体过大、长势过旺的田块,穗肥可推迟到剑叶抽出期减量酌施。对水稻叶片或植株出现缺素症的要增施所缺元素的肥料。

5.掌握施肥常识,巧妙施肥在具体施肥技术方面,要掌握水稻施肥知识,注意巧施肥:一是要推广氮肥深施技术,提高氮肥利用率。二是要选用氯化铵、尿素、碳酸氢铵等铵态氮肥,避免施用硝态氮肥,减少氮素挥发和流失。三是追肥要避免过量,以免烧苗。四是掌握叶面肥喷施原则,水稻营养生长期以氮素为主,如喷施尿素液(1%~1.5%)等;生殖生长期以磷、钾和中微量元素为主,如喷施磷酸二氢钾(0.2%~0.3%)、氯化钾(1%)、硫酸锌(0.1%~0.2%)、硼砂(硼肥,0.2%~0.3%)等溶液。五是对早茬田、低洼地、冷水田应增施锌肥1千克/亩,对新改水田(特别是由蔬菜地新改水田)应注意增施硼肥。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66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