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长都要经历浸种、催芽、播种、苗期、移插、回青期、分蘗期、幼穗分化期、抽穗扬花、灌浆期、成熟收割。不同的品种和季节,过程所需时间有所变动。
水稻的生长过程
繁殖水稻的第一步是整地施肥,而不是晒种或插秧,这样才能为水稻创造松软、肥沃的生长环境。整地时要把稻田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待施入底肥后再进行浸种催芽、育苗插秧、除草防虫等工作。播种育苗前,需挑选颗粒饱满、无损伤、无虫害的种子晾晒2-3天,以消灭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然后再做消毒处理,进一步减少病菌的数量。
一、繁殖水稻的第一步晒种还是插秧
1、繁殖水稻的第一步不是晒种,也不是插秧,而是要整地施肥,这样才能让稻田达到松软、肥沃的状态。
2、整地时要清理稻田内的杂物以及较大的土块,待施入足够的底肥后再进行浸种催芽、育苗插秧、除草防虫、追肥控水、收获晾晒等工作。
3、播种前要挑选颗粒饱满、外表无损伤、未受到虫害的种子进行育苗,再把种子晾晒2-3天,消灭附着在上面的细菌,然后进行消毒,进一步降低病菌的基数。
4、经过消毒后可向稻田内播撒种子,播种深度以种子半露出地面为宜,这样能让幼苗整齐生长。待幼苗破土后,于适宜时间移栽定植。
二、水稻的生长过程
1、幼苗期
(1)播种入土,条件适宜时种子会抽出胚根,然后向上生长。
(2)此时幼苗处于拔高阶段,在尚未出现叶片,其体内养分主要来源于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
(3)长出叶片后,植株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营养物质。
2、分蘖期
(1)从移栽至幼苗不断拔节这个阶段即为分蘖期。
(2)移栽后幼苗的根系会受损,大概需要5-7天左右的时间才能恢复。
3、抽穗期
(1)幼苗从开始拔节至长出幼穗这段时间即为抽穗期,所需时间约为30天左右,此时是生长关键时期。
(2)稻穗一般会在后期抽出,时间大概会间隔5-7天左右。
4、结实期
(1)刚抽出的稻穗其内部尚处于干瘪状态,即结实不饱满,从开花到谷粒成熟的这段时间茎部会生长拔高,然后开花结出谷粒。
(2)此阶段会影响到水稻的产量,需适当追施肥料。
稻的生长非常快,最久一年,最快则三到四个月,就能从发芽、开花、完成结实的过成。稻的种子在伸出幼芽的时间仅需两三天,幼芽抽出第一片叶子,又只需要三天,因此在气候温和的地区,一年可种三期稻。
农人选稻种时,多会将其泡在水中,轻而浮起的稻种会被淘汰,剩下来的就会培育成稻苗。 目前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骤:
整地:
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现在多用机器整地了。?
育苗:
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後,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公分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
插秧:
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拇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
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型的稻田中,还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会呈南北走向。还有更为便利的抛秧。?
除草除虫:
秧苗成长的时候,得时时照顾,并拔除杂草、有时也需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如福寿螺﹚。?
施肥:
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蘗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成长的健壮,并促进日後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
灌排水:
水稻比较倚赖这个程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後,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份灌溉。?
收成:
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後,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为稻谷。?
干燥、删选:
收成的稻谷需要干燥,过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晒谷,需时时翻动,让稻谷干燥。删选则是将瘪谷等杂质删掉,用电动分谷机、风车或手工抖动分谷,利用风力将饱满有重量的稻谷自动筛选出来。
扩展资料:
水稻是草本稻属的一种,属谷类,也是稻属中作为粮食的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种,区别于旱稻。原产中国和印度,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就种植水稻。
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还有其它分类,按是否无土栽培分为水田稻与浮水稻;按生存周期分为季节稻与“懒人稻”(越年再生稻);按高矮分为普通水稻与2米左右的巨型稻;按耐盐碱性分为普通淡水稻与“海水稻”(其实它主要使用淡水)。
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可以作为饲料。我国水稻主产区主要是东北地区、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属于直接经济作物。还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类的主食。也是南方人民的主要有机食品。
稻的生育类型是指水稻分蘖终止期(拔节期)与稻穗开始分化时期之间不同起讫关系水稻开始穗分化与拔节的关系分为三种
1 重叠型:穗分化先于拔节,即分蘖尚未终止穗开始分化,分蘖期与长穗有部分重叠。作为三熟制栽培的双季稻或早熟的中稻属次类型。
2 衔接型:穗分化与拔节基本同时进行,也就是分蘖终止期便开始穗分化,即分蘖期与长穗期相衔接。地上部有5个伸长节的中熟品种,生产止促控结合。多是迟熟的中稻和早熟晚稻。
3 分离型:拔节先于穗分化,分蘖终止后10~15天开始穗分化,即分蘖期和长穗期相分离。地上部有6个或6个以上的伸长节属于该类型。由于它营养生偏长,所以在栽培上当控制前期生长,确保安全成熟。大多迟熟的晚稻属次类型。
水稻属喜温好湿的短日照作物。影响水稻分布和分区的主要生态因子:
①热量资源一般≥10℃积温2000~4500℃的地方适于种一季稻,4500~7000℃的地方适于种两季稻,5300℃是双季稻的安全界限,7000℃以上的地方可以种三季稻;
②水分影响水稻布局,体现在“以水定稻”的原则;
③日照时数影响水稻品种分布和生产能力;
④海拔高度的变化,通过气温变化影响水稻的分布;
⑤良好的水稻土壤应具有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又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酸碱度接近中性。
全国稻区可划分为6个稻作区和16个亚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