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牡蛎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长牡蛎或大连湾牡蛎等的贝壳。取得后,去肉、取壳,洗净、晒干。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煅牡蛎收敛固涩。
别称蛎蛤,古贲,左顾牡蛎界动物界门软体动物门性味咸湿,凉纲瓣鳃纲目异柱目中药牡蛎简介中药牡蛎是什么中药牡蛎一般指的是牡蛎科牡蛎属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等的贝壳。
中药牡蛎是生蚝的壳吗中药牡蛎使用的是生蚝的壳,但需要经过专业处理后才能入药使用,不建议大家直接购买生蚝后取壳入药。
中药牡蛎是壳还是肉一般我们说中药牡蛎,都是指的牡蛎的壳,而不是它的肉。
中药牡蛎和石决明区别1、药材来源不同
虽然牡蛎和石决明都是动物药材,但是牡蛎源自牡蛎科动物的贝壳,而石决明则是鲍科动物的贝壳。
2、外观不同
同石决明比起来,牡蛎的外表更加粗糙,而且也没有珍珠色泽,呈灰白色。
3、功效不同
中药牡蛎能够起到补钙、补锌、壮阳等作用,而石决明的作用主要为平肝潜阳。石决明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牡蛎的功效与作用生牡蛎的功效与作用1、牡蛎肉的功效
适量食用牡蛎肉可以起到护肤美容、保肝利胆、补锌壮阳和预防贫血等作用。
2、牡蛎壳的功效
牡蛎壳主要作为中药药材使用,将生牡蛎壳煎水后饮用可以起到补钙、排毒、清热、宁心安神等作用。
煅牡蛎的功效与作用煅牡蛎壳是牡蛎壳经煅制后制成的,收敛功能得到了加强,主要功效为敛阴止汗、清热化痰和益阴潜阳。
煅牡蛎与生牡蛎的区别>>
中药牡蛎的副作用与禁忌牡蛎有什么副作用在正常剂量内食用中药牡蛎一般对人体不会造成损伤,但若服用过量,则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引起便秘。而且长期服用牡蛎壳还有可能造成肝肾损伤,对身体健康不利。
牡蛎的禁忌1、中药配伍禁忌
牡蛎恶麻黄、细辛、吴茱萸、辛夷。
2、中西药配伍禁忌
不宜与四环素族、异烟肼同用,否则会形成络合物,降低溶解度,影响吸收;
不宜与强的松龙片配伍,否则会容易生成难溶物,降低生物利用度;
不宜与维生素C配伍,否则氧化后会失去作用。
中药牡蛎壳选购注意看形状
牡蛎壳多呈长片状或类三角形,外表面为淡紫色、灰白色或黄褐色,内表面则多为白色。
尝味道中药牡蛎壳的气味比较淡,味道微微发咸。劣质的牡蛎腥味较重。
注意生产信息作为一种中药,Maigoo小编提醒大家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生产信息是否齐全,包括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资质等。
牡蛎中药用法用量中药牡蛎的用量内服:煎汤,15-30g,先煎;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干撒或调敷。
牡蛎中药配伍方剂1、牡蛎散
组成:黄芪(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30g。
用法:为粗散,每服9g,加小麦30g,水煎温服。
功效: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方剂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牡蛎泽泻散
组成:牡蛎(熬)、泽泻、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苈子(熬)、商陆根(熬)、海藻(洗去咸)、栝楼根各等分。
用法:上研细末。一回4克许。一日三回服用。或将上药量增量二倍以上。以水二合。煎成一合服。
功效:利水消肿,祛满除湿。
方剂出处:《伤寒论》
3、桂枝龙骨牡蛎汤
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各45克;甘草30克;大枣12枚;龙骨、牡蛎各45克。
用法:上七味,以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功效:振奋心阳,调阴阳,和营卫,兼固涩精液。
方剂出处:《金匮要略》
懂视网中药小编提醒各位注意:中药的配伍讲究对症用药,所以在配药的时候最好找专业的中医进行调配,不要轻信网上的用药建议,以免导致健康受损。
中药牡蛎的使用注意牡蛎性味咸寒,故身体虚弱,有脾胃虚寒症者不宜大量服用;中药牡蛎壳为先煎药,需要先煎后再同其他药物同煎,否则药性难以析出。
中药牡蛎怎么煎中药牡蛎煮水方法中药牡蛎壳可以直接入水进行煎煮,也可以将其碾成粉末状后再进行煎煮。
中药牡蛎先煎多长时间牡蛎壳的质地比较坚硬,有效成分比较难析出,所以可以先入锅用小火煎煮15-30分钟后再同其他药物同煮。
中药牡蛎粉怎么熬虽然牡蛎粉是粉状的,但是在煎煮的时候,还是需要先煎,不过时间可以适当缩短一点,10-15分钟左右即可。
中药牡蛎怎么保存Maigoo药材小编温馨提示:牡蛎需要保存在干燥的容器内进行收藏,注意防尘、防潮,尽量放在干燥通风处。
牡蛎壳的采收与炮制采收与加工牡砺收获期是在每年的5-6月,即牡砺生殖腺高度发达而又未进行繁殖,软体部最肥时进行。采收时,将牡蛎捞起,开壳去肉,取壳洗净,晒干。
牡蛎壳的炮制方法1、生牡蛎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附着物,洗净,干燥,碾碎。
2、煅牡蛎
取净牡蛎,置无烟的炉火上或适宜的容器中,用武火加热,煅至酥脆时取出,放凉,碾碎。
3、醋牡蛎
取净牡蛎置无烟的炉火上或于适宜容器内,武火加热,煅至红透时取出,喷洒醋,冷后研碎。
4、盐牡蛎
取净牡蛎,置适宜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煅至红透时,取出,加盐水拌匀,冷后研碎。
本百科可能涉及专业知识,中药并非没有毒副作用,请遵医嘱服用,请勿轻信网上用药建议。
中药牡蛎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问题分析:
你好!牡蛎一般都是打碎先煎。如果打成粉剂再煎效果比单纯捣碎效果好些。
意见建议:
可以打成粉剂再煎,也可以不打成粉剂,捣碎后先煎一会儿再放入其他药物同煎。
牡蛎,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营养价值,素有?海洋牛奶?之称。牡蛎体内锌的含量居人类食物之首,又有?益智海味?和?夫妻和谐素?之称。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牡蛎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牡蛎的功效和作用
《本经》:"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
《别录》:"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止渴,除老血。涩大小肠,止大小便,疗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
《药性论》:"主治女子崩中。止盗汗,除风热,止痛。治温疟。又和杜仲服止盗汗。病人虚而多热,加用地黄、小草。"
《本草拾遗》:"捣为粉,粉身,主大人小儿盗汗,和麻黄根、蛇床子、干姜为粉,去阴汗。"
《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
《珍珠囊》:"软痞积。又治带下,温疟,疮肿,为软坚收涩之剂。"
《纲目》:"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
《医学衷中参西录》:"止呃逆。"
《现代实用中药》:"为制酸剂,有和胃镇痛作用,治胃酸过多,身体虚弱,盗汗及心悸动惕、肉瞤等。对于怀孕妇及小儿钙质缺乏与肺结核等有效。"
牡蛎的食用禁忌1、不宜与啤酒同食。生蚝是一种含有嘌呤和苷酸两种成分的食物,而啤酒中则富含分解这两种成分的重要催化剂?维生素B1。如果吃生蚝时饮啤酒,会促使有害物质在体内的结合,增加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从而形成难排的尿路结石。如果自身代谢有问题,吃生蚝时喝啤酒,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以至于出现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
2、部分人群忌食。生蚝属性微寒,食用后容易使身体虚寒,故虚寒体质者、孕妇及正值经期的妇女,都应避免食用。
3、不宜与寒凉性食物同食。生蚝属性微寒,如果在食用时还吃西瓜、梨、雪糕、冷饮等寒凉食物,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牡蛎的常见食用 菜谱法式牡蛎浓汤
材料
牡蛎20颗,白葡萄酒1/2杯,奶油3大匙,面粉1/2杯,牛奶3杯,鸡高汤2杯,鲜奶油1/2杯,盐少许,胡椒粉少许
做法
(1)将牡蛎洗净,沥干水份,放入汤锅内,再加入1/2杯白葡萄酒,盖上锅盖,用小火蒸煮约2分钟,如果发现汤汁稍干时,可加入少许清水,熄火后备用。
(2)将锅子预热,放入奶油,再用小火将面粉放入炒均匀,加入牛奶、鸡高汤及调味料,转中火煮开,最后加入作法1的牡蛎汤料以及鲜奶油,一起拌匀即可盛入汤盘中。
牡蛎蒸米饭
原料
牡蛎、酱油4大勺,辣椒面1小勺,切好的葱1大勺,蒜蓉1大勺,香油、芝麻、胡椒粉各少量
做法
1、牡蛎去壳,用盐水洗净并除去水份。
2、把饭蒸的不软不硬,并在焖的时候放牡蛎蒸熟。
3、把饭盛在碗里,加佐料拌着吃。把饭做得干一点,并在焖的时候,放牡蛎,熟后加佐料拌饭吃。
皮蛋牡蛎粥
用料
皮蛋2个,鲜牡蛎肉100克,粳米100克,葱花、油、鱼露适量。
制作
将皮蛋去除泥料及外壳,每个切成12等份,牡蛎肉洗净。把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成稀粥,再加入皮蛋、牡蛎肉、葱花、鱼露、油适量调味,再煮沸片刻,即可食用,每天2料,连用5天。
功效
滋阴、降火、美容。适用于操劳、熬夜过度之阴虚燥热、神疲、面色无华者。
树子蒸牡蛎
原料
牡蛎200克、豆腐1小块、蒜末1大匙、姜末1茶匙、辣椒末少许、葱花1大匙
辅料
树子(破布子)1大匙、豆豉1大匙、糖1/4茶匙、浅色酱油1大匙、香油1茶匙、色拉油1茶匙
制作 方法
1、牡蛎抓洗干净,并沥干水分后,铺在豆腐丁上。豆腐切成小块,铺在盘中。
2、将豆豉剁数刀(不要太碎),加上其余的调味料拌匀,平铺在牡蛎豆腐上,并撒下蒜末、姜末和辣椒末,上蒸锅用大火蒸8分钟后,再撒下葱花,续蒸30秒后,迅速起锅即可食用。
猜你喜欢:
1. 牡蛎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人群
2. 中药牡蛎的功效和作用
3. 生蚝的壮阳功效
4. 牡蛎的功效与作用与副作用
5. 牡蛎功效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