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团队和谢华安院士团队等经过研究攻关,培育出一批早熟高产的水稻新品种,但其分子生理机制仍未得到解析。
一个名为Ef-cd的基因可将水稻成熟期提早7天至20天,不造成产量损失甚至具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挖掘和利用该基因,将有力促进绿色超级稻品种培育的减肥增效需求。
“超高产”通俗来讲就是在食道高产的基础上生产了更多的数量,并且这种增长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的。
据统计,稻米在我国食用量比例占60%以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水稻生产量在口粮的比重一直超过60%,人均占有原粮超过290公斤。
(二) 水稻科技创新走在农作物育种之前
水稻品种由高秆到矮秆,由常规稻到杂交稻,杂交稻由三系、两系到多倍体水稻、粳型杂交稻、海水稻等。
(三)水稻种子在种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水稻种子在种子市值的比重大。以2017年为例,水稻占16.05%,市值196.16亿元。
(四)水稻优质品种逐年上升
近年来,水稻品种随着三系稻的改良,两系稻的不断扩大,常规稻的面积有所增加,优质大米的比例增大,使人们普遍感到,南方从北方调入粳米的少了。
优质稻品种从2018年占比的50%,提高到了2019年的71.2%。
(五)水稻品种出现“井喷”
近五年国审水稻品种数量逐步上升,2015年53个,2016年66个,2017年178个,2018年269个,2019年372个。
(六)水稻种子质量有保证
近几年,国家分期分批建立以“两杂”种子基地制种为主的生产基地,国家财政连续3年共计15亿元扶持。
(七)水稻种业仍是企业竞争的主战场
1.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口粮作物,水稻种子市值占1/6,必将成为大企业的主要业务;
2.品种多,入市门槛相对降低,也成为中小企业涉足的领域;
3.我国生态条件多样化,有杂交稻、常规稻之分,为多个企业进军水稻种业带来机会;
4.从事水稻育种、生产、经营的单位数量、从业人员相对较多,对水稻种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