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种植业
近20年来,日本除稻米自给有余外(1993年例外),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逐年减少,自给率下降,进口增加。现在,日本的食物热量自给率只有46%,食用农产品综合自给率65%,主食谷物自给率66%,饲料自给率26%。
(1)稻谷和豆类。2002年,日本大米总产大致在1126万吨左右。大豆总产28万吨,自给率仅4%,几乎全靠进口(从中国的进口占第3位)。红小豆自给率较高,不足部分主要从中国进口(年进口约2.5万吨)。饲用玉米180万吨,近年进口一直在1600万吨左右(从中国的进口占第2位)。
(2)蔬菜。近30年来蔬菜的年人均消费量一直保持在110公斤左右。蔬菜种类繁多,主要的有29种,叶、茎菜类蔬菜增加,果菜和根菜类减少。2002年,胡萝卜产量为69万吨,卷心菜247.2万吨,绿豌豆3.2万吨,新鲜叶、茎类蔬菜280万吨。
(3)水果。日本的主要水果是柑桔、苹果和梨,年人均消费量38.8公斤。因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量减少,自给率也下降到59%,进口的种类和数量都在增加。1993年日本产各种水果485万吨,其中蜜桔产量168万吨,单产24290公斤/公顷;苹果产量104万吨,单产21250公斤/公顷,2002年日本蜜桔产量10.2万吨,单产181818公斤/公顷;苹果产量91.2万吨,单产215071公斤/公顷。
(4)花卉。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日本对花卉的需求量增加。生产花卉的农户由1960年的5.7万户增加到1993年的近15万户。同期,花卉占总收入80%以上的农户由6.6%增加到24.4%。当前世界花卉年销售额达2000亿美元,日本花卉销售额占世界第一,年约达180亿美元。近10年来,日本的花卉进口持续增长,主要来自荷兰、泰国、新西兰、新加坡、美国以及中国的台湾省。根据日本大藏省关税局的统计,1999年上半年切花(含切花、切叶、切枝)进口量约为1.l万吨,比1998年同期增长14%,进口额为87.2亿日元,增长3%。在进口花卉中,泰国占13.8亿日元,荷兰占10.6亿日元,韩国占6.4亿日元。资料还显示:与1998年同期相比,1999年日本进口花卉中,泰国与荷兰所占的比重分别下降11%与21%,而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与韩国所占比重分别增长7%、95%与14%,从哥伦比亚和马来西亚的花卉进口也有所增加。
黄瓜 一般可根据黄瓜早、晚熟同类型的要求选择种株。早熟
品种应选第1雌花节位低、瓜码密、节间短、生长健壮的作种株。中、
晚熟品种要选长势强壮、抗病性强、第1雌花出现节位和瓜码密度符合
所选育品种特征的种株,并做好标记,每株可留一二条。选留种瓜的
条件,应是正、长、直、上下粗细均匀、皮色果刺梭沟符合所选品种
特征。中晚熟品种也可选腰瓜作种,并作好标记,要及时摘除种株上
其余的瓜。当黄瓜种瓜果的果皮变成黄褐色,并有小的裂纹时,即是
适时采收的最佳时期。采收下的黄瓜应放在避雨的荫凉处堆放,使之
后熟七八天,当黄瓜外皮全部呈现桔**时,就可洗种。待种子阴干
后可装入布袋,放在低温干燥处贮藏。
青椒 可选在生长期间节间短、茎粗壮、叶片宽大、心叶圆形
而绿的做种株。然后在种株中选株型紧凑而直立、果柄下弯、果实下
垂、成熟早、无病虫、果肉厚、色泽具有所选品种典型性状以及座果
较多、上下果实一致的留种子。每株留种果三四个,其余果应摘掉。
当种果果皮红透变软时,及时采收。采收下来的果实可用线串起来,
挂在通风处,后熟八九天,然后掰果取籽,待种子阴干后,装入布袋
放荫凉干燥处贮藏。
茄子 首先是在采种田里进行苗选、株选和果选。选择生长健
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主要性状符合本品种特性的典型植株作种株。
一般中晚熟品种,每株选2个对茄作种茄。早熟品种,每株也可选2个
对茄和一二个“四面果”作种茄,其余茄子应及早摘收,以加快种茄
生长,及早成熟。采收种茄的适宜时期是种茄呈黄褐色或金**,用
手摸发软时,即可采收。收后的种茄,需要放在荫凉处,集中堆放;
后熟7天左右进行采种。待种子阴干后装入布袋,放在荫凉干燥处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