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白鹅》中的厉声呵斥是什么意思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5:38:57
字号:

阅读《白鹅》中的“厉声呵斥”是指:用很严厉的声音训斥。

阅读《白鹅》中的厉声呵斥是什么意思

在《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则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身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

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

扩展资料:

《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

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作品情感表达:

作者还善于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用“我们的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在阅读总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有一天,上帝心血来潮,突发奇想,给世界万物发了一份答卷,等答卷一收上来,上帝大吃一惊:猫想当鼠,鼠想当猫,牛想当猪,猪想当牛……,更令人发笑与吃惊的是人的答案:男人想当女人,女人想当男人,上帝看完后气不打一处来。 读完这个故事,既让我发笑,又让我一头雾 水。让我发笑的是:这些事物都是想彼此换一个位置;让我一头雾水的是:这么有趣的答案,上帝又为什么要气不打一处来呢?真是让我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 仔细想想,上帝他老人家,生气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些事物都仅仅看到了别人的享受。正如一些同学,优等生想当中、差等生,认为只要这样就不会有学习与分数的压力,轻轻松松地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可这些优等生曾想过中、差等生在生活、工作中处处面临着同学、老师与家长那小瞧、鄙视的目光吗?而那些中、差等生天天不努力,却梦想成为一名优等生,想着成为好学生是何等的风光,受人敬佩,可优等生也有自己的烦恼,只要一考完试他们的心就开始提到嗓子眼,生怕考得不尽如人意。你就会在家长、老师的叹息与指责声中淹没。 之所以人们想去当别人,那是因为他们只看到别人风光的一面,而不想别人为此付出的一切;也是因为他们没有全面地看,没有看到自己付出后得来令人羡慕的一切。 事物都是有正反两面的,要想能同时看清事物的利与弊只有全面看待。 全面看问题,会让你的心里明亮透彻,看到自己的付出与享受;全面看问题,会让你变得自信,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全面看问题,会使你的生命充满快乐,不用再为缺点而自卑;全面看问题,会让你不用再去羡慕别人…… 全面看问题吧,它会让你明白:不付出,怎能享受?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38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