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02—《白鹿原》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5:25:00
字号:

这是我第二次认真的读白鹿原,能让我读两三遍的长篇小说,屈指可数,《白鹿原》算一本。

读书笔记02—《白鹿原》

首先吸引我的是秦地文化,我姨母家在陕西,我小时候曾小住过一段时间,当地面食的滋味成为我味蕾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如今,每到西安转车、转机,一碗油泼面、一碗凉皮、一个肉夹馍已成为常态。在小说中,面食是主要担当,每当我读到原上的人吃饭的场景,我总反复的咀嚼,好像自己也随同主人公一起吃饭一样。

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这部巨作可以让我窥见当时社会的发展历程。

故事的时代背景从民国到解放后,这一段历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任谁写出来,半封建、半殖民的满目疮痍总是难免。

在这样的时代,大家大族与国家的命运一脉相承,一个家族的衰落也不过是一种社会穷途末路的必然走向。

白鹿原,离历史名府西安不过咫尺,一个因白鹿留下足迹而得名的乡下小镇,鹿是吉祥物,名字听起来充满希望。

文中的主人公是封建社会最具代表性的地主阶级,围绕白家和鹿家两大家族展开,当然,白、鹿两家算不得豪门望族,但是在小小的白鹿原上也算得有头有脸的富户。

白嘉轩十六岁娶了第一房女人,结果难产而亡;又娶了第二房,害痨病而死;又娶了第三房,不明原因死亡;又娶了第四房,得疾病猝死,故事的开头这样写到,这部小说的开头就足以令人汗毛倒竖。

在那个时代,村子里的流言四起,虽然白家也略有顾忌,但是给白嘉轩再娶媳妇这个事,一点儿也不能耽搁,接着又娶了第五房、第六房,也是各种各样的病而亡。白嘉轩的父亲秉德老汉也得不治之症去世。

这一次,白嘉轩再也不敢贸然娶妻,他和母亲发生了重大分歧,母亲坚持认为女人不过是糊窗户的纸一般,破了再换,白嘉轩拗不过母亲,决定找个阴阳先生看看,是不是自家坟墓风水出了问题。途中无意发现了一根长在冰天雪地的药材,暗暗认为此处可能是块风水宝地。

便决定去找自己的姐夫朱先生。朱先生是封建末路有才、有节气的文人代表,十六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头名文举人,也是白嘉轩唯一信任的人,在白鹿原,朱先生被村民们奉为圣人。

圣人姐夫指点了白嘉轩,那可能是白鹿所在,白嘉轩总算吃了一颗定心丸,的确是宝地,但是转念一想,神鹿所在的地却是在自己的冤家对头鹿子霖的地盘,于是回家暗自合计,用自家上好的天字号水地换来了鹿子霖的那一块可能有白鹿精灵的风水宝地,其实不过是块成不了庄稼的坡地。

鹿子霖跟白嘉轩同辈,两个人的命运交错前进,白嘉轩有着封建社会大家长的风范,为人大度,耿直,却也迂腐,是封建社会的忠实拥护者,鹿子霖狡诈,贪财,自私,私生活泛滥,好面子,俨然恶财主形象,他却跟白嘉轩如影随形,总是不失时机的出现。

说来也怪,自从换了风水,白嘉轩的人生一扫前耻,娶了第七房女人,仙草,前后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仙草不仅改了白嘉轩克老婆的命运,而且带来的**种子,让白家再次走向辉煌。

白嘉轩把自家的房子里里外外换了新,这对于白鹿原上的任何人来说,无疑都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件,但是,圣人姐夫却将白鹿原开满**花的土地犁翻了个,在白嘉轩的一生中,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他毫不留恋**带给他的巨额财富,将**全部摧毁。

白嘉轩矛盾的性格也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白嘉轩喜欢财,以壮大白家、维护宗祠为己任,当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他通过伎俩换来鹿子霖那块可能有白鹿精灵的风水宝地,也用万恶的**换来白花花的银子。

但他并不是视财如命的守财奴。在鹿子霖遭牢狱之灾的时候却能够出手相救,抚恤村里的孤儿寡母,身为一族之长,大是大非面前,都能身先士卒。

他是封建社会制度的守护者,严格维护家庭、宗祠秩序,自家长工鹿三的儿子黑娃将“不守妇道”的田小娥带回家时,他拒绝他们入宗祠,村里赌博之风盛行时,他一个都不肯轻易放过,自己给予厚望的长子,白孝文,进了田小娥的破窑后,他铁面无私,抽打白孝文,并将孝文赶出白家,以正族规。

但是当遭受到军阀的残酷压迫时,他毅然决然的奋起反抗,发动村民们进行“交农”斗争。村里遭饥荒时,他披挂上阵求雨,用铁钩穿破自己的脸颊也在所不惜。

白嘉轩身上有着中国人“勤劳、持家”的传统美德,他兢兢业业的种着自己的庄稼,以“耕读传家”为家训,企图壮大白家,这一点在他赚钱后重新租屋,翻修祠堂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社会的不断变革中,他也曾怀疑过自己的信念,比如让小女儿灵灵去城里读书,我甚至觉得灵灵是白嘉轩对当时社会发泄的一个出口。

皇帝的退位,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白鹿原上风起云涌,军阀混战,两党争夺,小小的白鹿原成为众矢之的。

从国共合作到走向失败,抗日、内战,新中国的成立,白鹿原是整个北方战场的缩影。

各种力量的对抗,在白鹿原上一一展现,鹿家长子鹿兆鹏,次子鹿兆海、白家小女白灵,甚至黑娃的崛起,是年轻一代的对白鹿原、对旧社会的强烈反抗。他们为新社会、新民主的到来付出了血的代价,也是千千万万救民族于危难的勇士一角。

保守的、激进的,各种势力,在战争的洗刷下,毫无遮掩的暴露出来,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白嘉轩始终坚守着封建壁垒,然而,白孝文成为白嘉轩的败笔,从人人敬重的白家长子、未来的族长沦落为倒卖祖产、抽大烟的败家子,这无疑是刺向白嘉轩心窝的匕首,也为摧毁了白鹿原封建城堡的大门。

白嘉轩被黑娃砸了腰,被白孝文折了精神支柱。他又把希望寄托在二儿子孝武身上,这是他义不容辞的使命,代代相传。

白嘉轩的一生,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更迭,当母亲、妻子、女儿、长工鹿三一个个离他而去,他终于活明白了,最终戏剧的结尾是,被他扫地出门的儿子,白孝文成为解放后的县长。

当白孝文声势浩大的重回祠堂时,白嘉轩终于可以对祖宗有所交代了,心里多年的阴霾终于一扫而空。

在白鹿两家的明争暗斗中,白家依旧占了上风。全文以鹿子霖的惨死而结束。

《白鹿原》读书笔记 3

关于白嘉轩和白景琦是什么关系相关资料如下

《白鹿原》白嘉轩与《大宅门》白景琦的比较研究

没看过原著小说纯刷剧,写点比较文学。当时看完《白鹿原》头几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宅门》,熟悉的家庭宗族历史剧,只是刘佩琦老师从吃喝嫖赌的白家三老太爷摇身一变成了白家姐夫朱先生(误)。

两部剧硬比的话,我觉得《大宅门》肯定略胜一筹,《大宅门》大约集合了商战片+宫斗片的爽片元素,《白鹿原》的话前半段白嘉轩的还行,往后白二代的故事就有点看着想弃剧了,而且人物上有点儿散,《大宅门》虽然有关家和詹王府和白家沾亲带故的,但终究是副线,主线仍是二奶奶白文氏和白景琦;《白鹿原》则是白家和鹿家两个家族,说有矛盾吧也没啥矛盾,说带点亲戚吧,鹿三还在白家作长工哩,而且鹿家就真的很讨厌,看着来气。

《大宅门》的药号百草厅&黑七垄胶庄反应的是工商业,《白鹿原》反应的是农业。

《大宅门》白家都是给老佛爷看病,也给宫廷供应药材,后期更是和詹王府攀了亲家,搭上了上层,可以算是资产阶级(封建时期有资产阶级这一说么?);《白鹿原》白家则是地里刨食,最多算个富农,地主都算不上。

阶级的不同造成应对时代变换的心态也不同。上层富商想着都是和宫廷、军阀、日本人周旋和稀泥,底层贫农想着是革命搞事,娱乐活动主要是搞破鞋。

白嘉轩名为族长,想整点啥事乡民根本不屌他,瓜怂得很;白景琦则身为大家长,发起火来三老太爷都发憷。

第三章

为了把鹿子霖家那块有宝物的二亩慢坡地弄到手,白嘉轩用到了先退后进的韬略。嘉轩来到白鹿镇的中医堂,他希求冷先生能出面与鹿家交涉,从中调和,因为他要卖掉祖宗的心头肉——河川里那二亩水地。

嘉轩摆(一个摆字就说明只是表面上表现出来)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让人心生怜悯,他跟冷先生细数自家的那些祸事,而且为了前面的六个女人已经花光了父亲一辈子攒下的银钱和一些家产,现在为了传宗接代,还要再订(订,订购,预订,还是把女人当做物品了)一个女人,可是现在的聘礼比前面六个的还要高,所以只能卖祖产了——那块天字号的水地。

白嘉轩的叙述和哀叹,不仅阻止了冷先生要帮助他的初衷,也让冷先生深信他是穷途末路,只能买家产了。

鹿泰恒老汉得到一个惊喜,冷先生给他带来白嘉轩要卖地的喜讯,一个可靠无疑的喜讯。鹿老汉让儿子鹿子霖去和白嘉轩完成了这次交易,用白家的天字号水地换鹿家人字号慢坡地,差价由鹿子霖补给嘉轩。

白嘉轩因为父亲托梦,他要给父亲迁坟,令他惊佩的是,请来的阴阳先生把坟墓的具体位置就定在了鹿家那块慢坡地的出现白鹿精灵的地方。

嘉轩的一番表演相当成功,风水宝地和白鹿精灵的隐秘除姐夫之外,其他任何人都不会知道了。

这块风水宝地能否给白家带来好的家运?白鹿的传说能不能重现呢?

中药材收购店掌柜吴长贵通过给白家料理药材收购站,自己从一个普通山民变成了盘龙镇四大富户之一。吴长贵知恩知报,在白秉德老汉的葬礼上,他不仅哭的像亲儿子一样,还挂了一杆十丈长的白绸蟒纸来吊唁祭奠死者。

这次白嘉轩到山里要找一个女人,吴长贵不仅把自己家的五女许给了嘉轩,还给了嘉轩一袋**籽。

白嘉轩的第七个女人——仙草,嫁进了白家。

既然是仙草,应该不会和前六个女人同命运了。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36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