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林村位于镇境东北部的小半岛上。东隔佛昙港湾与前亭镇庄厝村相望。东北邻欧厝场,西与东坂村毗邻,南濒临佛昙港湾,西南隔海与东坂村相望,北、西北与洞野村交界。村境东经117°57’至117°57.6’之间,北纬24°11.2’至24°11.6’之间。总面积2.4平方千米。
一、政区沿革与姓氏分布
花林村明代属二十三都福兴里,清代改为福兴保。民国初属外东区(第三区、佛昙区),民国29年属林东乡的林东保。解放初属第五区(佛昙区)东坂乡。1958年9月成立花林生产大队,隶属佛昙人民公社东坂管理区。1984年9月实行镇建制,改为行政村。辖有花林、后山二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16户,总人口数1635人。
花林为黄姓聚居地。
二、经济状况及基础设施
全村有耕地1081亩,其中水田438亩,农地643亩。主要种植稻谷、毛豆、蔬菜等。有对虾池840亩。有海塘“花厝垦区”,1986年在花林和前亭之间建筑海堤2080米,围垦6600亩为水产养殖基地。全村经济总收入2865万元,人均纯收入8566元。电灯、电视、电话及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用电器已基本普及。
“清源(花林)自来水厂”,是佛昙镇四座自来水厂之一。日产120吨,始建于1991年,扩建于2007年。
花林村原有“花林小学“,1944年建校,1986年印尼华侨黄良寿捐资建新校舍。校园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因生源不足前年已撤并东坂小学。有民办幼儿园1所,医疗卫生室1所。
主要道路:“花林水泥路“,长2千米,自漳东线至花林。“后山水泥路”,长500米,自花林社前至后山海边。均于2005建成。
三、名胜古迹及庙宇宫观
“元帅爷庙”,祀谢府元帅、三宝佛祖、开漳圣王等。建于清乾隆年间,1982年重修。
“上帝公庙“,祀玄天上帝、仁圣大帝、福德正神。建于清道光年间,1983年修葺一新。
花林村附近有佛昙扎内村古樟树群、马坪农会武装抗捐旧址、漳州花博园、天福茶博物院、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景区等旅游景点,有旧镇大蚝、漳浦沙西红鲟、乌石荔枝、沙西榕树盆景、深土紫菜等特产。
根据风水学的理论,院子里种植一些绿色蔬菜可以增加生气和活力,同时也能够吸收周围的负面能量,提高环境的质量。以下是一些风水好且旺财的菜品:
1.青菜:青菜属于绿色蔬菜,可以增加生气和活力,同时也能够促进财运。
2.葫芦:在风水学中,葫芦是吉祥物之一,可以招财进宝,增加财运。
3.茄子:茄子在风水学中有“紫气东来”的美称,寓意着旺财旺运。
4.辣椒:辣椒能够增加人的体温,也能够增加家庭的生气和活力,同时也能够招财进宝。
5.南瓜:南瓜在风水学中有“金玉满堂”的寓意,是招财进宝的吉祥物。
总之,院子里种植一些绿色蔬菜和一些寓意吉祥的植物,可以旺财旺运,同时也能够提高环境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