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热带草原气候——畜牧业
热带沙漠气候——绿洲农业
热带季风气候——水稻种植业
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种植业、立体农业
亚热带草原气候——大牧场放牧业
地中海气候——园艺业、蔬菜水果种植业
温带季风气候——商品谷物业
温带海洋气候——乳畜业
温带大陆气候——畜牧业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林业
苔原气候与冰原气候——无
热带草原气候特征及分布规律
1、区位特点:
(1)自然区位:
气候高温多雨;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2)人文区位:
种植园一般占地几千至几万公顷,雇佣成千上万名农民从事大规模生产。种植园的数量在一个国家内不一定很多,但却在该国有关经济作物的生产中居于主要甚至垄断地位。
种植园内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不少种植园不仅有农业和运输机械,还有园内的道路系统、农产品加工厂、农机具维修厂、供电供水以及教育、卫生设施。许多种植园由外国垄断公司出资兴办,直接经营者是公司雇佣的经理和职员,这是与个人经营的农厂明显的不同之处。
2、生产特点:
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占地面积大,劳动密集型农业;种植一种或几种经济作物,是国家经济的支柱;产品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低;受历史因素影响大)。
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生产。园内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不少种植园不仅有农业和运输机械,还有园内的道路系统、农产品加工厂、农机具维修厂、供电供水以及教育、卫生设施。
在这些地区有许多特殊的植物资源,如天然橡胶、咖啡、可可、茶;香蕉、菠萝、芒果;油棕、剑麻、烟草、棉花和黄麻,它们在世界的经济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
扩展资料:
1、分布情况
世界上能够进行热带作物种植的土地面积约5亿多hm,主要分布在亚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世界主要热带作物有天然橡胶、油棕、椰子、木薯、胡椒、槟榔、香荚兰、咖啡、可可、香蕉、芒果、菠萝、番木瓜、油梨、腰果等多种。
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2006年世界热带作物初级产品总量达6.12亿t,投产面积达8 313万hm,其中99%以上分布在亚洲、拉美与加勒比海地区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世界热带经济类作物、热带水果、热带香辛作物(胡椒、香草兰)等主要热带作物的主产区多分布在亚洲,咖啡、可可等热带饮料作物以拉丁美洲和非洲为主。
2、主要热带经济作物
世界主要热带经济类作物有木薯、油棕、天然橡胶、椰子等,2006年世界热带经济类作物总产量达4.67亿t,其中,亚洲产量为2.71亿t,占世界总量的59%;非洲产量为1.41亿t,占30%,拉美与加勒比海地区产量为5 077万t,占11%。
2006年世界木薯产量为2.26亿t,为世界第一大热带经济作物,主要产于非洲,2006年非洲木薯产量为1.22亿t,占世界木薯总产的53%,主产国为尼日利亚、刚果、莫桑比克、加纳等;
2006年亚洲木薯产量为6 701万t,占世界的29.7%,主产国为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印度、中国、柬埔寨、菲律宾等;2006年拉美与加勒比海地区的木薯产量为3 793万t,占世界的17.3%,主产国为巴西、巴拉圭、哥伦比亚、秘鲁等。
2006年世界油棕果产量达1.75亿t,主产区在亚洲,2006年亚洲油棕果产量达1.47亿t,占世界的84%,主产国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中国、菲律宾等;
2006年非洲油棕果产量为1 709万t,占世界的9.7%,主产国为尼日利亚、加纳、科特迪瓦、喀麦隆、刚果共和国等;拉美与加勒比海地区2006年产量为977万t,占世界油棕果总量的5.5%,主产国为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洪都拉斯、科特迪瓦等。
2006年世界椰子产量为5 532万t,主要产量在亚洲,2006年亚洲椰子产量为4 751万t,占世界椰子总产量的86%,主产国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泰国、越南、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缅甸等;2006年拉美与加勒比海的椰子产量为440万t,
占世界椰子总产量的8%,主产国为巴西、牙买加、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多米尼亚等;2006年非洲椰子产量为180万t,占世界的3%,主产国为坦桑尼亚、加纳、莫桑比克、尼日利亚、科特迪瓦等。
2006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为990万t,主要产自亚洲,2006年亚洲天然橡胶产量为921万t,占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的93%,主产国为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越南等;2006年非洲天然橡胶产量为47万t,占世界天然橡胶总产的4.8%,
主产国为尼日利亚、科特迪瓦、利比里亚、喀麦隆等;2006年拉丁美洲的天然橡胶产量为20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2%,主产国为巴西、危地马拉、墨西哥、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
3、热带药用植物
在热带药用植物中,槟榔被列为世界粮农组织统计的大宗药用植物,2006年世界槟榔产量为86万t,其中99.9%以上都在亚洲生产,2006年非洲仅肯尼亚有90t的产量,亚洲槟榔主产国为印度、中国、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斯里兰卡等国,
尼泊尔、马来西亚、马尔代夫仅有少量生产。印度的产量最大,2006年产量达48万t,占世界总产量的56%;中国是第二大槟榔生产国,据农业部南亚部统计数据2006年槟榔产量达18万t,均产自海南省。
百度百科-热带企业化种植园
百度百科-热带农业
热带草原气候又称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那么,热带草原气候特征及分布规律是什么呢?下面我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热带草原气候特征有哪些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夏季多雨,冬季干旱。
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年雨量700~1000毫米,多集中在湿季。干季的气温高于热带雨林地区,每日平均气温在24~30℃之间。大致每年5-10月大陆低气压北移,这时北半球热带草原上盛行从几内亚湾吹来的西南季风(又称几内亚季风),带来丰沛降水,形成湿季。11月到次年4月,大陆低气压南移,北半球热带草原盛行来自北回归高气压带的信风(哈马丹风),十分干燥,形成干季。南半球热草带草原的干、湿季节时间与北半球恰好相反。
简略说法:终年高温,降水一年可分干、湿两季,降水总量较少。(和热带季风气候相比)。
而如果干季延长会出现旱灾情况。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规律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
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C。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的较长干季。自然植被为热带稀数草原。
热带草原气候的影响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一般在南、北纬10度到23度27分之间。长夏无冬,干湿季分明是它的突出特点。它终年气温很高,有些地方甚至比热带雨林地区还热。但降雨却集中在一年的4~6个月内,成为雨季;另外4~5个月几乎滴雨不下,成为旱季。所以自然景观也就与热带雨林截然不同。这里木种类不多,分布稀疏,草长的很高,通常称之为稀树草原。
稀树草原是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栖息的理想场所,所以成为动物的王国。动物种类多,数量大,有很多著名的天然动物园。这里景色的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到来,树木落叶,到处枯黄;而雨季一到,则满目翠绿,郁郁葱葱。
正是由于它的这种气候条件,使得它不适合种植业的发展,但它的草原生长却很适合发展畜牧业。因此,它主要的农业活动就是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