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酒可以喝茶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4:17:08
字号:

喝酒之后却不能喝茶,因为以茶解酒不但不科学,而且有伤身体。早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明确记载了酒后饮茶的危害:“酒后饮茶伤肾,腰腿坠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挛痛之疾。”酒后喝茶,特别是喝浓茶,确实会对肾脏造成不良影响。x0dx0d饮茶喝酒有“最佳程序”,否则不利健康x0d饮茶茶有兴奋神经、消食解腻、降暑止渴等多方面作用,因此茶可以在餐前或餐后饮用。但进餐时不宜大量饮茶,否则会影响很多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吸收。应特别注意的是,在喝牛奶或其他奶类制品时不要同时饮茶。饮茶以适量为佳,清淡为好。x0dx0d喝酒酒不宜空腹饮用。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不经酶解就可被胃肠吸收,快速饮用后5分钟就可以进入血液,30~120分钟就会使血中酒精浓度达到最高值。因此,宜在喝酒前先吃饭菜或少量的主食,以减缓胃肠对酒精的吸收速度,减少因为饮酒过快造成酒精中毒的可能性

喝完酒可以喝茶吗

酒后饮茶好不好?喝酒后可以喝茶吗?

应该喝白开水,酒后喝茶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害;

喝点白开水,或者吃点水果有好处的。因为,可加快人体代谢,有利于酒精尽快随尿排出体外。喝酒过多后,很多人会想到喝茶解酒;

其实不是,饮酒时不宜喝茶。茶叶中所含的鞣酸与蛋白质类食物相结合可使胃肠蠕动减慢,再加上酒精的麻痹作用,更增加了食物在胃肠道内的停留时间。酒后浓茶不但不能解酒,时间长了还容易造成便秘;

其实最好就是控制自己,不要喝多,把握好度,既喝好了,尽兴了,但是不喝多保持清醒。

很多人都说喝酒之后喝点茶可以有效解酒,患者酒精对于人体的伤害,起到迅速解酒的效果,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酒精和茶叶中都有让心血管产生的刺激的物质,与其是浓茶,因此酒后饮茶并不是一种好的解酒方法,下面一起来看看。

1、加重心脏负担

酒重含有酒精成分,对心血管的刺激性很大,而浓茶同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结合,双管齐下更增加了对心脏的刺激,这对于心脏功能欠佳的人来说,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2、对肾脏造成伤害

酒后饮浓茶对肾脏也会造成伤害。因为酒精的绝大部分均已经在肝脏红转化为乙醛之后再变成乙酸进行分解后经肾脏排出体外。然而浓茶中的茶碱,可以迅速的促进尚未分解的乙醛过早的进入肾脏,对肾功能造成损害,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

3、中医如何认识酒后饮茶

首先从中医阴阳学说上来看,酒有升阳发散之性,饮酒可以使阳气上升,促进血液循环。而茶味苦,属阴,主降,若酒后饮茶必将酒性驱肾,肾主水,于是可导致小便频浊、阳痿、大便干结等症状。同样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腿坠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

4、酒后喝什么解酒不伤身

(1)蜂蜜水

蜂蜜能帮助分解酒精蜂蜜富含果糖、葡萄糖和维生素C,古时即被用作防止醉酒和消除宿醉的有效食品。尤其是蜂蜜中的葡萄糖有利于直接被人吸收,可以分解酒精。

(2)芦荟汁

芦荟汁克降低血液乙醛浓度芦荟带刺的绿色部分和其内部的胶质中含有多糖体、糖蛋白等物质,能降低酒精分解后产生的有害物质乙醛在血液中的浓度。因此,在饮酒之前,如果喝些芦荟汁,对预防酒后头痛和恶心、脸红等症状很有效。

5、不宜喝茶人群

1、便秘的人

茶叶中含有儿茶多酚类物质,对肠胃黏膜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所以会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容易造成大便干结,引起或者加重便秘。

2、神经衰弱失眠的人

茶叶中的咖啡碱对人体的神经中枢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因此有提神的作用,尤其是喝浓茶的时候,会使得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而得不到休息,因此神经衰弱或者失眠的人饮茶,会加重病情。

3、贫血的人

茶叶中含有鞣酸,鞣酸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所以有贫血现象的人不宜饮茶,否则会加重缺铁性贫血症状。

4、患有胃溃疡的人

胃里面有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的磷酸二酯酶,而茶叶中的茶碱会与磷酸二酯酶反应,降低其活性,使得胃壁细胞大量分泌胃酸,从而不利于胃溃疡的好转。

5、缺钙或者骨折的人

茶叶中的生物碱会抑制十二指肠对钙物质的消化吸收,还会促进尿中钙的排出,使得人体钙质少进多出,容易加重缺钙或者骨质酥松,使得骨折病人难以康复。

6、节结石患者

茶叶中的草酸较多,容易与体内的钙物质结合,加重结石病情的发展。所以有结石的患者不宜饮茶,特别是浓茶。

7、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

茶叶中的咖啡碱有强心兴奋作用,而兴奋过程中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工作,加速血液循环,因此会增加心脏负担,还易引起血压突增。

8、生理期女性

女性经期、哺乳期、孕期都不宜饮茶,经期女性饮茶容易造成痛经;哺乳期女性饮浓茶还会影响乳汁分泌,不利于哺乳;孕期妈妈饮浓茶则会影响胎儿对钙质的吸收,进而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9、幼儿不宜饮茶

因为茶里含有茶碱等物质,很容易令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而婴幼儿的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各神经系统对于具有兴奋作用的物质抑制能力较弱,会使孩子产生失眠、尿频等问题,影响睡眠,进而影响发育。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27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