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两个梦分别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4:15:41
字号:

袁隆平的两个梦分别是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袁隆平的两个梦分别是什么

1、禾下乘凉梦:

袁老是一个爱做梦的人,他曾经和朋友谈论过,说自己多次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大大的麦穗像是扫把,而他和朋友们坐在稻穗底下乘凉。据说最早一次梦见,是袁老刚刚开始做水稻杂交的时候,那个时候国内很多地区,都还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其实听到这个梦,很多人都会觉得不现实,水稻怎么可能长成高粱。实际上,这个梦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在我国古代,水稻亩产只有几十斤,到了清代前后最高达到了近500公斤。而袁老的超级水稻,已经实现了亩产1000-1200公斤。按照袁老的说法,只要亩产达到了1500公斤,基本就算是实现了禾下乘凉梦。

2、全球杂交水稻覆盖梦:

第二个梦难度非常高,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实现。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杂交水稻目前的优势是高产量,可同时它的成本也很高,需要人工去种植。而现在都讲究机械化,且国家缺粮少粮的年代早就过去,想要推广必须让杂交水稻有飞跃性的进步。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性问题,杂交水稻是不存在留种说法的。农民想要种植的话,每次都要买专门的种子,哪怕成本和利润能够形成正比,人们也不愿意去浪费时间。

以喜看稻菽千重浪为题原因: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标题引用诗句,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研究成果和突出贡献的赞叹。

《喜看稻菽千重浪》是一篇人物通讯,成功地塑造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形象。作者以记叙为主要写作手法。同时,为了更丰富地展示人物,塑造人物,作者在记叙的同时,使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尤其是记叙中的议论,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这篇人物通讯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科学家袁隆平重视实践,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宣战,大胆创新的精神,也表现了他引领“绿色革命”的宏愿。文章高度评价了这位杂交水稻专家的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不仅使中国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超级稻”目标,而且对解决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也表达了对袁隆平的崇敬之情。

《喜看稻菽千重浪》写作背景:喜看稻菽千重浪四个部分概括是实践是他发现真理的途径,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实事求是是他的立场和态度,引领“绿色革命”是心愿。2019年7月31日至2019年8月11日,该作品在中国美术馆、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钱松_诞辰120周年纪念展”中展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27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