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温低、光照弱,再加上温室大棚相对封闭的环境,因此,在冬季温室大棚蔬菜的种植管理上比较考验技术水平,但我们菜农要想使棚室内种植的反季节蔬菜有优良健壮的长势、开花结果量大、产量高、品质好,就不得不掌握一些冬季棚室蔬菜种植上的管理技巧,尤其要重点做好冬季棚室内的保温防冻、浇水控湿、采光与补光、放风控温等方面的管理,但就是这几个方面的管理,如果咱们菜农掌握不好时机方法或者操作管理不当,往往就会影响到蔬菜的长势和产量。
针对这几个问题,今天农技小背篓就专门给大家讲解一下冬季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上的这几项管理技巧,希望对咱们广大搞温室大棚种植的菜农朋友能有所帮助。
棚室内种植蔬菜的保温防冻管理技巧对于蔬菜来说,最适合生长发育的棚室内温度环境为白天25-28度、夜间15-18度左右。对于冬季温室大棚内种植的蔬菜来说,温度对蔬菜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等方面的影响最大,温度因素对蔬菜的影响甚至比水肥还要重要,温度过高蔬菜容易发生徒长,温度过低蔬菜又容易生长缓苗,昼夜温差过大又不利于蔬菜开花结果。因此,要想使冬季棚室内的蔬菜保持优良健壮的长势、要想时蔬菜后期有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咱们菜农就一定要想方设法的去做好调温控温与保温增温的管理,以此来为蔬菜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创造一个适宜的温度环境,同时预防蔬菜在寒潮冷空气的影响下发生低温冻害。
那么,冬季温室大棚种植的蔬菜应当如何去调控好温度环境呢?
1、棚顶多层覆盖薄膜,提高棚室内气温
一般情况下,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温室大棚在冬季时的气温不可低于12度,当温度低于12度及以下时就应当及时进行保温和增温防护。据试验表明,在冬季低温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温室大棚每多覆盖1层保温薄膜,或大棚中套搭小拱棚,或对地面覆盖地膜,就可以使棚室内的气温提高2-4度、使棚室内的土温提高1-2度。
因此,对于冬季温室大棚内种植的蔬菜来说,我们可以根据蔬菜品种的耐寒性、喜温性等灵活选择棚膜覆盖的层数,一般来说,对于种植耐寒性较好的甘蓝、莴苣、菠菜、韭菜、白菜、大葱等叶菜类蔬菜的棚室来说,咱们菜农只需要采取“单棚盖双膜”的方法即可确保顺利越冬,而对于种植对温度要求比较高的西红柿、茄子、辣椒、丝瓜、西葫芦等茄果类蔬菜的棚室来说,建议咱们菜农在酷寒冬季时采取“双棚盖四膜”或采取“棚中搭建小拱棚”的方法进行保温防护。除此之外,为了提高棚室内的透光保温效果,在用薄膜加盖棚顶时,建议大家尽量选择全新薄膜,尤其是最外层的薄膜一定要用新的,而且在覆盖薄膜时注意以下三点:①棚膜覆盖要严实;②薄膜结合处要紧密;③群膜、地膜与地膜要封堵严密。
2、地面覆盖地膜+撒盖秸秆稻草,提高棚室内土温
在冬季温度非常低的情况下,为了预防蔬菜根部发生低温冻害,咱们菜农朋友也可通过在地面覆盖地膜、地膜上再撒盖一层秸秆稻草的方法,以此来提高棚室内土壤的温度、避免低温冻害的发生,地面覆盖地膜+撒盖秸秆稻草的方法的好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白天吸热、提高棚室内的地下土壤温度,另一个则是可以夜间吸潮、避免棚室内空气湿度过大。
除此之外,冬季时在棚室内的后墙上悬挂反光膜,不仅可以蔬菜增补光照,也能够为棚室内蔬菜起到一定的增温作用。
这里的油菜并不是榨油的油菜,而是指“不结球白菜”,也就是我们常吃的小白菜、上海青、瓢儿菜之类的。一般这类不结球白菜在二妹子家乡就叫做“油菜”。
油菜一般喜欢冷凉的气候,它的种子在8℃~10℃的温度下就能发芽,在20℃~25℃时发芽最快,出苗后生长适温为18℃~20℃,能耐22℃~25℃的平均温度,低于5℃时生长缓慢,在长期-2℃~-1℃或短期-6℃~-5℃时也不会受冻。油菜发芽的种子,幼苗及成长的植株均可在0℃~15℃的温度下通过春化阶段而在长日照下抽薹开花。据有关试验表明,冬性弱的品种,如南京矮脚黄、上海矮箕白菜等,在0℃~12℃温度下,经10~20天能通过春化;冬性品种,如南京瓢儿菜、上海二月慢等,在0℃~9℃温度下,经20~30天才能通过春化;冬性强的品种,如南京四月白、上海四月慢等,在0℃~5℃的温度下,经40天以上才能通过春化。由此可见,低温感应为三类冬性品种的发育所绝对必需的条件,如不进行一定的低温感应,均不能现蕾抽薹开花。
油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黏壤土最为适宜。土壤含水量对产品影响很大。水分不足,生长缓慢,组织硬化粗糙,品质下降;水分过多,根系窒息,影响养分吸收,严重的会因沤根而萎蔫死苗。油菜对肥水的需求,随着生长量增加而增大,由于以叶为食用,且生长期短而迅速,故氮肥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其中硝态氮较氨态氮,尿素又较硝态氮对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有更好的影响,对钾肥吸收量较多,磷肥的增产效果不显著。
◆主要栽培要点:
一、栽培季节的确定
春茬栽培1月中旬育苗,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定植,或覆棚膜后即播种,4月上中旬收获。
二、品种选择
宜选当地生长发育期短约60天,耐寒冬性强的三月慢、四月慢等作为主要栽培品种。可分3~4茬排开播种。夏秋季生产要遮阳遮雨栽培。
三、育苗
1.苗龄与播期
苗龄为65~80天的油菜均可定植。油菜以3月上中旬定植为宜。以此来推算油菜育苗的播期,自第一年的12月中旬到次年的1月上旬均可。
2.育苗地的准备
前作要在整地前15天拉秧,翻晒土地。每平方米施入腐熟圈粪8~10kg,撒开,刨2~3遍,耙平、踏实、淌水,水深7~8cm。第一天灌水,次日播种。
3.播种方法
先在畦面薄薄撒一层过筛细湿土,然后撒播种子,每平方米播种量3g左右。播后覆土厚0.5cm。
4.出苗后管理
(1)温度:油菜要求冷凉的气候条件。白天棚温可控制在15℃~20℃,夜间10℃,相对湿度约80%。
(2)覆土:出苗后要覆2~3次。第一次在苗出齐时进行,第二次在幼苗有2~3片真叶时覆土,以后视幼苗生长情况进行。幼苗长大后不再覆土。
(3)间苗:要注意间去过于拥挤的幼苗,使幼苗间有一定空隙。
四、定植
1.覆盖大棚薄膜:一般要在播种前1月扣棚膜。使温度升高,有利于植株生长。
2.定植时间:油菜可耐短时间-4℃~-6℃的低温和长时间较低的气温。所以,一般2月下旬到3月上中旬表土化冻后即可定植。
3.定植方法和行株距
表土化冻后,可直接拉沟栽植。土壤湿度大的,可不必浇水,如果土壤湿度小,要随栽随浇水。行距18~20cm,株距6~7cm。
五、播种
油菜一年可连续多次播种,播种前灌足底水,水渗后宜耕时将种子拌土均匀撒种,用耙耙两遍,播后用地膜覆盖保湿保苗,出苗后及时揭掉地膜。如果不能正常出苗可进行灌水,促进出苗。其他管理同育苗栽培。
①直播栽培:可在3月上旬表土化冻后播种。拉沟条播或用耧播种,播深1~1.5cm。行距10~15cm。
②撒播:可在耕地后,用钉齿耙交叉耙两遍,将种子撒入,耱平即可。每亩播种量1~1.5kg。
六、整地施基肥
1.整地:油菜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特别需要较多的氮肥,氮肥不足,植株矮小,叶色发黄。第一年秋季,要淌足灌水,冬季做好耙耱保墒工作。
2.基肥:应在扣棚膜前拉入田间。在前作收获后要及时翻晒,每亩施腐熟有机肥4000kg以上,磷酸二铵30kg或多元复合肥20kg,深翻20~25cm,撒施后,于晴天下午用耧交叉耖几遍,耙耱保墒待播。
七、田间管理
在2片真叶后除草、中耕松土、间苗,苗距2~3cm,4片真叶时灌水追肥,施肥宜浅,以速效氮肥为好,一般结合灌水施尿素10~20kg,以后见干见湿,每隔7~10天灌一水,直到收获完毕。从4片真叶后,可结合间苗,随收随上市,逐渐扩大个体营养面积,长到一定大小时,再一次收获。
1.温湿度控制
油菜定植后外界气温还很低,棚内气温也不高,所以要密闭保温,以促进油菜缓苗生长。3月底或4月上旬棚温升到40℃以上时,可打开棚头两边大门通风,气温下降后要及时关门保温。
2.追肥淌水
采收前10天可追肥灌水一次,每亩追尿素15kg,追肥后立即灌水。
3.虫害防治
油菜栽培主要防治蚜虫,一般常用的方法就是用40%乐果1000倍液防治。
八、采收
油菜在棚内由于温湿度条件适宜,生长迅速,生长期很短,一般长成大株供应市场,40~45天。具有绿叶10~15片时即可采收。
总结:
油菜栽培其实比较简单,主要就是要选对品种,控制好棚温,平时加强肥水管理,合理的安排播种时间,防治抽薹,还有就是加强蚜虫防治和及时采收,要注意的是,采收15内不要使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