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萆薢,是指产自四川省的萆薢。其性味功效如下:
性味苦;平
归经肝;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湿浊。主膏淋;白浊;带下;疮疡;湿疹;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
注意肾虚阴亏者忌服。
其它别名:百枝、竹木、赤节、白菝葜、川萆薢、粉萆薢、山田薯、土薯蓣、麻甲头
川金草在卤水中作用
川乌和草乌均为乌头属植物,而且也是市面上常见的中药材品类,因此对于这两个近名或同科属植物的中药,很多人都容易搞混。
但实际上川乌草乌的在实际的功能与禁忌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川乌和草乌均为乌头属植物,而且也是市面上常见的中药材品类,因此对于这两个近名或同科属植物的中药,很多人都容易搞混。
但实际上川乌草乌的在实际的功能与禁忌等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1、川乌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是四川的地道药材,因其形状像鸟头,所以古人把它叫乌头。
川乌较草乌温里散寒之力强,还可治疗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里寒证。
另外,就中医而言,川乌性辛苦,热,有大毒,善于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为治风寒湿痹之佳品。
除了用于风寒湿痹,川乌还用于治疗阴寒内盛的心腹冷痛,如寒疝、胃冷痛等,临床一般配伍其他药材来使用。
因本品有大毒,临床使用一定要注意,内服一定要炮制,要久煎,孕妇要忌用。
另外半夏、瓜蒌、白及、白蔹等这些与乌头相反的药物要禁用。
2、草乌
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根,草乌的药力及毒性较川乌峻猛,但温阳之力稍弱,常用于除痹止痛,麻醉、止痛也多用。
在临床应用方面,草乌还主要用于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
可内服也可外服。
同川乌一样,凡虚人、孕妇、阴虚火旺者都忌服草乌,生品内服宜慎。
也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瓜蒌、犀角同用。
服用川乌和草乌的注意事项
首先做到用量有毒,因为这两者都有一定的毒性,病程短、病情轻者,川乌草乌的用量大概在10g左右即可;病程长、病情重、心肝肾功能正常、非重用不能奏功者,一剂用量可达15~20g。
另外,在煎煮川乌草乌的时候,均应先煎至少0.5~1个小时,其煎熬时间的长短以口尝时舌头无麻感为度。
强调煎前加水,液面至少应超过药物表面2~3横指,且应文火煎煮,不断搅拌,以使药物受热均匀、充分,以达解毒全面。
饭后分2~3次服用,日1剂,大剂量者一般连服超过20剂,中病即止,以防毒性蓄积。
若在服用过程中唇舌出现麻热感则为早期轻度中毒现象,停服药物即可自行缓解。
以上就是川乌草乌的功能作用以及药理禁忌等全部内容介绍,大家在服用这类药材的时候一定要清除其药理性质,并在医嘱建议下正确服药。
增香。川金草在卤水中有增香的作用,中药川金,多年生草本。主根茎粗壮,宽卵状圆柱形,侧根茎指状,断面中心柠檬**,略有香气。块根纺锤形,断面深**。叶基生,2列,长椭圆形,先端渐尖或短尾尖,基部下延至叶柄,全缘,两面无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