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为什么要侵占我国的库页岛?库页岛的战略地位如何?如何才能收复库页岛?从库页岛出兵日本的利弊!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1:00:18
字号:

俄占中国领土经济价值巨大难以估量

沙俄为什么要侵占我国的库页岛?库页岛的战略地位如何?如何才能收复库页岛?从库页岛出兵日本的利弊!

我们伟大祖国最富饶最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苏杭。而我会斩钉截铁地答道:不!是外东北,是外兴安岭、黑龙江、日本海、鄂霍茨克海环抱的那方壮丽辽阔的 沃土!说到她的美丽,我们遗憾的借用契诃夫的名言:“要描写象阿穆尔河两岸那样美丽的景色,我是毫无办法的;我在这样的景色面前只能表示屈服。

请你们想象一下阿穆尔河岸边的苏拉姆山口吧,看,这就是阿穆尔河。山岩、峭壁、森林,成千上万的白鹭、野鸭遮天蔽日,直叫人荡气回肠。”至于说到她的富饶,除了说上帝集万千宠爱于其一身,则更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姑且先举一例:外东北只占1840年中国疆域的8%,但其拥有的自然资源却可能占去全国30%。

1900年八国联军不过勒索中国十亿两白银,而只占沙俄掠夺中国领土20%的所谓阿穆尔州仅仅地下矿物资源就价值4000亿美元!!今天的中国960 万平方公里,拥有森林不过100万平方公里,而100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却拥有森林70万平方公里,而在林木蓄积量上竟超越整个中国!!自俄罗斯在远东开采黄金以来,外东北地区黄金总产量已高达2000吨!!!而整个中国1970年产黄金不过10吨,1995年中国黄金产量才突破100吨大关。

这种自然财富的差距也许就是中俄两国国力差距的最好解释。为了让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深入了解并世世代代永远牢记这片祖国最富饶最美丽的土地,特做此帖,以永志不忘!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把100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分成四个地区来介绍,同时许多地方只能借用现在的俄罗斯地名,各位理解)

一)外东北南部: 滨海边区-----野生东北虎、野山参的最后天堂

威震天下的野生东北虎在当今中国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野生东北虎并未灭绝,只不过现今野生东北虎唯一栖居地已是外国------俄罗斯滨海边区。滨海边区所处地理位置,其独特的地质发展过程、地形和气候条件使这块土地成为远东能源矿产、水力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边区一直是俄罗斯有色冶金、木材加工、鱼类加工的原料供应基地。

生物资源

滨海边区面积16.5万平方公里,只占俄罗斯1%不到,但是蜂蜜产量占俄罗斯总产量的10%,在俄罗斯排第一位,是在俄罗斯排第二位的伏尔加格勒蜂蜜产量的2.5倍。大豆生产占第二位,水稻生产占第三位。鱼及海产品占全国14%,木材出口量 2%

森林资源

滨海边区的森林覆盖率达75%,(当代中国,全国森林覆盖率仅13%)。林地总面积为12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5%,木材总储量为17亿5千万立方米。(对比当代中国,哪个省份有如此之高的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要知道面积3倍于滨海边区的我国黑龙江省,木材总储量不过15亿立方米。面积60倍于滨海边区的我国全国木材总储量也只有100亿立方米)。边区每年的木材采伐限量为1千万立方米(整个中国木材采伐极限大约4000万立方米), 近年来实际采伐的数量为250-300万立方米。

生长于边区的针叶树种有雪松、冷杉、云杉和落叶松;软质树种有白桦、山杨、椴树;硬质阔叶树种为橡树、水曲柳、榆树和黄桦。上述所有树种在工业中都有使用,但最珍贵的当然要数雪松。滨海人称之为“面包树”的朝鲜雪松,在丰收的年度一棵成年雪松可结500到800个松果,每公顷可收获100公斤甚至更多的松子。对于生活在乌苏里原始森林中的许多动物来说,松子是最好不过的食物:星鸦、啄木鸟吃剩的松子被山雀、松枝子和花尾榛鸡捡食;松子还是紫豹、黑熊、棕熊、野猪、松鼠等动物的美餐……。雪松的珍贵还在于与其共生的植物是刺五加、人参(不要奇怪中药之王野人参怎么在俄罗斯)和野猕猴桃。

滨海边区矿产资源种类多样、储备量大,名列俄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境内已探明的有烟煤、褐煤产地,还有锡矿、钨矿、萤石矿和多金属矿石产地。边区矿业的比重几乎是俄罗斯平均值的二倍。在俄罗斯原料生产领域中占俄罗斯面积1%不到的滨海边区生产的硼原料占全国90%,萤石83%,钨浓缩矿16%,煤炭5.2%,水泥2.6%,滨海边区锡开采量在俄罗斯占第三位。

二)远东油海库页岛,远东科威特、海兽的天堂 、 不沉之航母 --萨哈林(库页岛)

2003年6月9日,英日合资的萨哈林能源公司宣布,将对俄远东地区“萨哈林 -2”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二期工程投资100亿美元。这是俄罗斯迄今为止得到的最大一笔海外投资。这笔巨资再次把世人的目光引向俄罗斯远东地区那个偏远而寒冷的大岛———萨哈林岛。 萨哈林岛南北长948公里,东西宽6-160公里,全岛面积约7.6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现有全部岛屿面积总和)。

萨哈林岛不但是俄罗斯第一大岛,而且是俄远东唯一出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地区,萨哈林岛及其周围大陆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使它成了俄罗斯的一座能源宝库,号称“远东科威特”,其能源储量足以为俄罗斯带来5000亿美元的收入(!!!),而萨哈林岛人口才60万。

近年来,数十家国际著名大财团围绕开发萨哈林岛这座石油、天然气宝库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美国、英国及日本投资者已签约,在未来十年投资三百亿美元(二千三百四十亿港元)进行开采。萨哈林能源公司是英国壳牌、日本三井和日本三菱公司共同组建的能源投资公司。“萨哈林-2”项目是指俄萨哈林岛附近的鄂霍次克海大陆架上皮里通·阿斯托赫斯克油气田和卢斯克油气田的建设项目,这两个油气田的石油储量为6亿吨(超过中国最大的大庆油田),天然气储量7000亿立方米。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已于1996年启动,此次二期工程的总投资额为100亿美元,包括在萨哈林南部建设年生产能力为96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工厂、搭建两个新的海上钻井平台、铺设总长达850公里的油气管道等。皮里通 阿斯托赫斯克、柴温斯克和阿尔库通 达金斯克产地投入开采后石油开采量每年可达1700万吨,天然气达210亿立方米。

依照"萨哈林--1"和"萨哈林--2 "规划40年内五个石油天然气产地共计划开采1亿4千万吨石油和70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一工程将为俄罗斯(!!不是中国)带来巨大的利益。一个日本财团已决定发采罗斯远东地区库页岛外海查沃矿区的原油,并将在2005年之前将大部分的产量输回日本供应所需。 位于库页岛东北外海的查沃矿区,每天可以生产25万桶原油,相当于日本每日进口总量的6%,这项油藏将能帮助日本(!!不是中国)分散进口油源,并稳定能源供应。俄罗斯远东地区这个沙皇时期关押犯人的“监狱岛”如今成了世界大国争相投资的地区,其能源储量足以为俄罗斯带来5000亿美元的收入(!!!)

不仅近海大陆架石油天然气开发前景看好,萨哈林煤矿的煤炭储量同样十分可观,但由于经济危机,自80年代末以来采煤量逐年减少,到目前为止煤矿基本上只面向州内部需求。现在萨哈林每年开采2百50万吨煤,但是煤炭工业有很大潜力,首先可依靠增大露天开采提高产量。松采夫斯克产地是扩大露天煤炭开采的主要储备。该产地仅南段已探明储量就达1亿吨。计划每年松采夫斯基煤矿可产煤1百万吨,而且这将是远东地区的价格最低廉(!!)的煤 。

萨哈林不但地下资源无穷无尽,动植物世界也极为丰富。萨哈林北部的哺乳动物为典型的林栖类代表:紫貂、银鼠、伶鼬、狐狸、水獭、棕熊、野兔、松鼠等等。萨哈林中部栖息的两栖类有蟾蜍、西伯利亚四趾鲵;爬行类有胎生蜥蜴和萨哈林蝮蛇;哺乳类有北极啼兔、松鼠、花皮鼠、野生北极鹿和香獐。南萨哈林的各类哺乳动物都有出没。但只有在这里才能捕到生活于北海道岛的希卡坦田鼠,还可以见到浣熊狗和伊塔特西黄鼬。最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斑鹿、乌苏里浣熊和巴尔古津紫貂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已在岛上安家落户。经水土驯化的麝鼠种群在岛上也十分普遍。珍贵毛皮应有尽有,行销全世界!

三)--犹太人的乐园

犹太人的东方乐园、 美丽的乌第河谷、 苏---27的故乡

“ 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富饶的北大荒中国人最后的大粮仓。但是很少有中国人知道,在北大荒的北方、在黑龙江的对岸,有一块更加美丽富饶的外北大荒;而更少有中国人知道的是这沃野千里的外北大荒的核心地带竟然早在70年前已成为了犹太人的梦幻天堂。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为的是寻找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但是几千年来犹太人从来没有摆脱颠沛流离的命运,直到1934年命运将犹太人带到了黑龙江畔肥沃的黑土地,犹太人才第一次在昔日中国人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园----犹太自治洲。 犹太自治州现有人口19.8万(2001年初),仅仅是以色列国人口的4%,但是面积广达3.62万平方公里,是联合国规定的以色列国面积的2.6倍。这里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极其肥沃,有机质含量大都在5%到8%之间,有的地区高达10%以上。这里有丰富的水资源,地表江河纵横,地下储量可观,大气降水充盈,生长期达174天,拥有远东地区最好的土壤气候条件,极为适宜农业发展。自治州面积只有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二十五分之一,但是耕地面积和牲畜总量却超过整个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是整个远东地 区的大粮仓;这里有珍贵的矿产资源,煤、铁、铜、锰、锡、黄金和钻石、石油一应俱全, 远东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为44亿吨,16%在犹太自治州,而自治州面积只有远东地 区的1%;这里还有极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44.3%,可供开采的木材有1.67亿立方米(人均800立方米,中国人均不到8立方米),其中,珍贵的雪松占地17万公顷,优美的冷杉林占地2.23万公顷。山林中虎、熊、獐、鹿出没其间,人参、猴头、木耳、蘑菇等名贵山珍数不胜数。连绵的沼泽区丹顶鹤、天鹅自由翱翔,纵横交错的河湖中鳇鱼、鲟鱼、大马哈鱼、白鱼纵情游荡。犹太自治州草原辽阔无边,如果有人沿大撒马拉河谷走过,鲜花开满了绿色的河岸,河畔上生长着茂密的椴树林,每走过二、三里地就有一座养蜂场,羊群象白云飘荡在碧野山冈......... 与干旱贫瘠、枯槁不毛的以色列相比,这里才真正是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是犹太人梦寐以求的绿色天堂!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木材储备占远东地区储备的四分之一,是全俄总木材储量的6%以上。 边区森林覆盖总面积为5250万公顷(相当于全中国的一半), 成材和过熟材储备为31亿4千万立方米(超过全中国)。边区林业树种多样,其中80%为针叶林,14%为白桦和黄桦。珍贵的硬质阔叶树种 枣 水曲柳、橡树、枫树等-也具备工业采伐储量。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共有12万多条大小河流, 年总泾流量为450亿立方米。河流总长54万1千公里,其中大多属阿穆尔水系。 湖泊的数量也很惊人枣5万5 千余个。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鱼类资源十分丰富。边区境内有100多条河流是鲑鱼和鲟鱼的产卵地。阿穆尔河流域淡水鱼种类之多足可称奇。鲤鱼、鳊鱼、鲢鱼、鲶鱼、江鳕、红鳍鱼、白鲩与黑鲩、鳇鱼……真是数不胜数!有的鱼种,如特殊的"肥"狗鱼和中国河鲈只生长在这一流域。此外,每年太平洋鲑鱼都要沿阿穆尔河以及其他注入日本海与鄂霍次克海的河流上游到泰加林山溪产卵。

由于日本海与鄂霍次克海沿岸少有人烟,常可见到大大小小的海鸟"集市"和海豹聚栖地。夏季在鄂霍次克海近岸水域中有白鲸游弋。在尚塔尔群岛可以从岸上观赏到重达150吨的巨鲸(!!!)喷出的水注。

边区沿海水域青鱼、比目鱼、秋瓜鱼、明太鱼、庸鲽鱼、宽突鳕鱼、海蟹储备十分丰富,并常有海豹、海狮和海豚出没。在北鄂霍次克海聚集着远东最大的太平洋青鱼群。宽突鳕鱼、比目鱼等鱼类、海洋软体动物以及一些海兽和海藻具有经济捕捞价值。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是俄主要的锡精矿产地,其产量占全俄总产量的35%。边区铜的开采量也十分可观。已探明50多处各分布于鄂霍次克、图古尔、瓦尼诺、苏维埃港等地区的不同类型的铜矿层。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矿石产地的主要特点是原矿的多金属性,除了锡,矿石中还含有铜、锌、铅、铋、银、镉、金、铟及其他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现已进行开采的矿脉废石比例极低。锡提取率为70-90%,铜提取率为75%。萨哈共和国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还有炼钢所需要的锰,而且储量巨大,达640万吨;其它辅助原料也都齐全,这为建立强大的黑色冶金基地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是俄罗斯十大产金地区之一。已探明的350处砂金矿几乎在边区境内各地均有分布。专家们认为,金矿开采将在边区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这一行业的收入已占边区预算的6%。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年产金量超过8吨,其中72%来自砂金矿开采,其余部份为山金开采。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我国花费巨额美金购买的声名遐迩的苏---27战斗机和基洛级潜艇就产自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第二大城市-------阿穆尔河畔共青城。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还管辖着著名的《尼布楚条约》规定的中俄待议地区------壮美辽阔的乌第河流域。这里是如此的壮美辽阔,一个丘米坎狩猎合作社竟然占地96000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一个江苏省!在急流湍湍的的乌第河岸上,在覆盖整个乌第河流域的浓密高大的云杉林中,鄂伦春猎人滑雪板的印迹通向遥远的地方!

沙漠气候有哪些利弊?

由于气候、地貌等条件的差异,南北方园林和建筑风格不同。纵观我国民居屋顶坡度,从南到北逐渐减缓。到了河北一带出现平顶民居。南方坡大,一可防雨水渗漏,二可隔太阳暴晒。北方坡缓,可节省建筑材料,兼作凉晒作物场地。南方园林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层次分明,苏州的拙政园是其典型代表。北方园林建筑,平缓严谨,粗壮拙朴,内外空间界限分明。我国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认为南北园林建筑的区别是南敞北封———南方建筑多敞口,北方建筑多封闭,陈从周教授对此作出总结:“南方为棚,多敞口。北方为窝,多封闭。前者原出巢居,后者来自穴处。”受到资源和区位的影响,我国的工业部局有南轻北重的地域特征。即我国北方以重工业为主,南方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与此同时又形成了南经北政的地理现象:南方经济文化活跃,多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北方政治活跃,多国营商业。南下北上指的是:北方政治军事力量八次统一大陆,南方意识形态七次挺进中原。历史上我国经历多次分裂,主要是南北分裂,最后从战略上统一全国的力量大都来自北方,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八次北方军事力量的南下。最近的一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到了近现代,由于西方的科学文化首先传入东南沿海,南方在经济文化上的领先地位不断加强。南风北渐是我国近现代文化流动的基本趋向。事实上,中国文化地理的分异现象还有很多表现。如北方出当官的,南方出经商的;南方路边多广告,北方街头多口号等顺口溜,都反映了南方和北方对经济和政治的不同心态。

地域文化的差异往往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乘坐公共汽车来说,北京的做法是一哄而上,然后由售票员在车上大声嚷嚷:“哪位乘客给这位大爷让个座儿!同志们,一个人做点儿好事并不难,只要站起来就行了。”有没有用呢?全靠自觉了。上海的做法则是在起点站设坐队和站队,请退休工人当纠察队员,谁坐谁站,全凭先来后到,一视同仁,个别需要重点照顾的残疾人和老年人则安排到坐队的前面。显然,作为政治中心北京的做法靠道德,而经济中心上海的做法靠科学。前者基于人情礼教,后者基于理性精神。

再以北京和上海、广东为例,说明南北方的城市服务业和商业文化的差异:在北京,豪华型消费场所不少,而普通老百姓的消费场所比较少,北京的商业服务显然不是主要面向白领为主的中产阶层,而是老外和富豪们大手笔消费的场所。上海、广东就不同了,各种价格适中的消费场所随处可见,而且服务水准和经营功夫用在细微之处。对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南与北这两个相对地理方位概念,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从地域风土、生活习惯到各地区的人性格上的地理差异,都得到精到的概括,比如说到古代交通,以前称南船北马,论饮食口味,人们说南淡北咸或南甜北咸,说起中国的绘画和书法,史称南宗北宗、南帖北碑,品论起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人说南秀北壮或南秀北雄,等等,可谓简洁明了。由于这种思维定势,人们就自由发挥,如南黄北齐(黄宾虹与齐白石),南人北相(南方人的面相北方人的性格)。

此外,形容南北方地理环境差异的成语也大量存在,什么南征北战、南辕北辙、南橘北枳、南腔北调……等等。南北方两地不同的经济活动、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底蕴,还塑造出了不同的都市人格类型,体现出南北方城市市民的文化性格特征差异。如北京人调侃的尽是文化,北京的文化性就体现在北京人的侃大山上,北京的“侃爷”到处都是。究其根源,还得从魏晋时代的清谈之风说起,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北京人重视文化,因为那老胡同、城墙、院落都是寂寞无声的证明。

天津是一个经济发达,但受北方传统影响较重的城市。由于流动人口不多,天津人还保持着固有的、悠然自得的纯朴性。天津人的意识,介于都市意识和乡村意识之间,不浮躁,不动荡,有条不紊,滋滋润润,踏踏实实。天津人的恋家情结浓厚,稳重而热情,日子过得优哉游哉。全国涌动的经商热、炒股热在天津总是不温不火,烧不上劲。

南方富有商业气息和改革精神

与北方城市人的文化性格不同,南方城市人的性格表现出浓厚的商业气息和现代改革精神,如广州人在用实力引导时尚,深圳人有凡事赶新潮讲规则的习惯,上海人爱算计讲国际接轨。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广州人的生活指数较高。据资料显示,广州人在教育和娱乐上的支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1998年人均购买书籍消费50元,居全国第一,其娱乐消费雄居榜首。广州的广味普通话已在大江南北流行,各地电视台支持人以说两句广味普通话为时尚。广州的时尚性是以商业文化为基础的,所以广州人最先在全国不忌讳谈钱。用雄厚的经济基础领导全国时装、休闲、娱乐新潮流是广州人的追求。

在深圳,“特区性”给每个人规定了一种标准的角色模型,每个人的行为和身份都表现得非常相似,人人都按照标准的角色模型去干事。深圳人不仅追赶新潮,也流行时尚风。当然,深圳人最花钱的地方是住房,据统计,平均每个深圳人每月花在住房上的钱是216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到目前为止,深圳是住房商品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房屋租金和装修费都居全国前列。可见,特区人的文化性格中有厚厚的物质基础和底气。

再看上海,据说,洋买办最早诞生于上海,所以,上海就成为我国最早受西方影响的城市,长期的海派文化的影响,上海人形成了细润、精致、灵秀、干练的特点,尤其是女性,见多识广,在具体事物细节上样样精益求精,绰约婉转。上海人算计周全,反复权衡利弊,比较看重经济,日子过得仔细。上海人的攀比与虚荣心理颇微妙。与北方的天津、哈尔滨、西安、郑州等城市人纯朴悠然不赶时髦相比,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等南方人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文化性格。

南北方的地域文化对人们的财富性格与财富的经营观念也有很大的影响。有关研究认为,南北方居民的消费心态有这样形象化的两种说法:一说是,假如同样拥有一笔钱,广州人会用来炒房地产,深圳人会用来买股票,上海人会用来开电脑公司,北京人会用来做广告企划,天津人则是用来开小饭馆;另一说是,假如同样干一件事情,粤港人问想花多少钱,上海人问怎样少花钱,北京人问想怎么花钱,天津人则问能不能不花钱。由此可见,南北方不同的文化地理环境对城市人的财富观和性格产生深刻影响。

沙漠地区空气都比较干燥,而且终年少雨或几乎无雨,日气温变化剧烈,日较差可达50℃以上。

除有灌溉条件的少量绿洲以外,大多沙漠地区只能生存少量耐干旱植物,如仙人掌,针叶类植物等其他植物几乎绝迹,甚至成为流沙或荒漠。

动物也比较少,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沙漠之舟骆驼。所以特别是在早起时候,交通运输不发达,骆驼是最常用的交通工具。由于沙漠长期干燥缺水,想要穿越沙漠是特别危险的事,今天想要徒步穿越沙漠也是不易。

沙漠气候大体可分为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沙漠气候和撒哈拉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20°左右的大陆西侧,夏季炎热,冬季不冷。由于这种地区长期处于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大气层结稳定,在其西侧沿海地区又常受冷洋流的影响,更增加了大气的稳定度,抑制了对流的发展,故降水稀少。

中纬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于大陆的中心腹地。这种地区远离海洋,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形成了极端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几乎是全球的极大值,降水极少甚至终年无雨。

撒哈拉沙漠气候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位于非洲北部,面积九百余万平方公里。撒哈拉沙漠气候由信风带的南北转换所控制,常出现许多极端天气。它有世界上最高的蒸发率,并且有一连好几年没降雨的最大面积纪录。气温在海拔高的地方可达到霜冻和冰冻地步,而在海拔低处可有世界上最热的天气。

但是,沙漠气候也不少毫无用处。

一般沙漠气候的特殊性,造成不同矿产资源的累计产生。

大部分沙漠都有丰富的石油或丰富的矿产资源。

而且就整个地球而言,沙漠也如同森林一样,对整个地球的气候有举足轻重的调节作用。

存在即合理。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01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