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方专利申请程序是什么呢?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20 00:58:39
字号:

中药配方专利申请程序是什么呢?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药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材是中药发明专利申请技术方案的核心,中药配方专利的创新点,正是诸味药材的相互配伍和用量,使得配方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了某种药效。对于中药配方创新的专利,由于是不具有特定形状、构造的产品,因此只适用于发明专利这一种类型,不适用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下面,知识产权就为申请人详细介绍关于中药配方专利申请流程及费用。

中药配方专利申请程序是什么呢?

1、申请人准备申请文件

发明申请文件:发明专利请求书、说明书摘要、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必要的情况下,还应当提交相关的说明书附图、摘要附图。

2、提交申请至专利局

以下提交途径任选其一即可:

纸质版申请:面交或者邮寄至专利局受理大厅,或者专利局在各地的代办处。

电子版申请:通过CPC客户端编辑文件提交,或者使用电子申请系统网页版进行在线提交。

常见问题:外观专利申请材料

3、专利局进行受理审查

专利局收到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文件以后,审查是否存在不受理的理由,例如文件格式不对、缺少必要文件内容等等。

合格:发出受理通知书、缴纳申请费通知书

不合格:发出不予受理通知书

4、申请人缴纳申请费

发明专利申请费:900元,公布印刷费50元,实质审查费2500元。已办理费减备案的申请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请求减缴85%或者70%。

5、专利局启动初步审查

专利局审查员根据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审查指南中对于专利内容进行逐一审查。

发明专利申请复核初审条件的,发出初审合格通知书

不符合初审条件的:发出补正通知书、或者审查意见通知书,需要申请人在通知书指定期限内提交补正/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

经答复符合初审条件的,发出初审合格通知书;

经答复仍不未克服通知书指出缺陷的,发出驳回通知书。

6、发明专利初审合格的,进入公开及实质审查步骤

申请人已经提出实质审查请求,并且缴纳了实质审查费的,专利局在完成公布后,启动实质审查程序。

专利局审查员根据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审查指南中对于发明专利的实质授权要求进行逐一审查。

7、符合授权条件的:发出授予专利权通知书

不符合实审条件的:发出补正通知书、或者审查意见通知书,需要申请人在通知书指定期限内提交补正/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

以上就是中药配方专利申请程序是什么呢?的全部内容。如果您对中药配方专利程序还有其他的问题,请随时登录知识产权进行咨询和了解。

专利申请流程及步骤配方专利申请

中医治疗神经退化疾病,通常是家属或病人的最后一线希望,没有办法的办法,还好中草药治疗神经退化性疾病,已获得初步的证实有效。

文/吴佩芬

神经退化性疾病又被称为「静默的流行病」,有流行病学统计,随着人口结构老化,罹患神经退化性疾病人数增加,甚至可能将取代癌症,形成社会及医疗庞大的资源负担。人体神经退化可分为「中枢神经」及「周边神经」。周边神经退化,如果是感觉神经退化,会感觉到四肢末端麻麻的;运动神经退化,会感觉肢体不灵活,想拿物品而无法拿、想动而不能动,步态蹒跚、活动迟缓。

中枢神经退化,有的会出现认知功能、记忆力、思考能力衰退,其中有不影响手脚运动功能的疾病,也有会影响手脚运动功能的疾病。举例来说,阿兹海默症(失智症之一),是因大脑皮质及海马回区神经细胞中乙酰胆碱浓度下降所致,并不影响肢体活动。因此,在社会上时有失智症家人走失的消息,然而,因不少名人罹患而颇具知名度的疾病——巴金森氏症,病因是中脑的黑质神经细胞退化,使得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的数量减少,出现休息性的颤抖、僵硬、动作迟缓等,则大大的影响病人的肢体活动能力。另外,汉丁顿舞蹈症、渐冻人、小脑萎缩症等,都属于中枢神经退化性疾病。

不治疗,退化更严重

相信许多人有这样的经验,跌倒或车祸后,全身没有外伤,经由影像检查,也没有发现异常,但就是感觉身体有些许异常,如手会不自觉地颤动等。董中医小诊所院长董崇敏表示,细微的神经损害,虽可藉现代的肌电图、医学影像等检查进行了解,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经由检查检出,部分神经早期退化的潜隐病变,能由检查而确诊的并不多见,多数容易被病人忽略。

董崇敏指出,神经退化的些微变化,不见得会有症状的出现,即使有像手指不自觉地轻微抖动、情绪变化、偶发性跌倒等,很容易就被轻忽,不理会了,结果是退化的情况愈来愈严重,症状愈来愈明显,等到精密医学检查发现有明显变化时,病情已趋于严重。

针灸可缓解神经退化

中医治疗神经退化疾病,通常是家属或病人的最后一线希望,没有办法的办法。以失智症来说,往后 5 年,根本不可能会有新药上市。董崇敏引一位具有西医背景、患有小脑萎缩症的 60 多岁男性病患为例,该名病患从 50 多岁开始就陆续出现跌倒、受伤等症状,本身也是医师的这名患者惊觉身体有异,进行进一步检查,才发现带有小脑萎缩症的遗传基因。

迄今,西医对于小脑萎缩症没有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这名医师病人到中医诊所求诊,却拒绝吃中药,只愿意接受针灸治疗。董崇敏帮他在头皮上扎针,连续将近 2 个月的疗程,原本双脚无法以直线走路的医师病人,现在可以双脚走直线、一步接一步,平衡感变好了。

中草药治神经退化,已获实验证实

其实,中草药治疗神经退化性疾病,已获得初步的证实有效。 2011 年一项由中央研究院、台湾大学、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合作的中草药天麻萃取物研究,经由小鼠动物实验证实,可改善神经退化产生的动作不协调症状,未来有可能会用于失智症、小脑萎缩症、汉丁顿舞蹈症等治疗。

在中国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知名、已经过世的北京中医大学附设西苑医院神经科中医师尚尔寿,董崇敏在他 70 多岁时, 15 多年前,经由中国国台办人员联系,曾到北京向他请益。董崇敏表示,向尚尔寿求诊者大多是无药可医治的神经病变患者如运动神经元病变、脊椎空洞症、肌无力症等,光是渐冻人就有百余例以上,在尚尔寿生前出版的《疑难病临证精华》一书中就提及,曾以大量的天麻、钩藤治疗神经相关疾病患者。

缓解神经退化的中药不多

除天麻以外,香港浸会大学经由动物实验也发现,银杏叶、西洋参等中药材含有植物雌激素及抗氧化剂,对于受损的脑细胞(中枢神经)有不同程度的保护效用。参与研究的教授也指出,丹参可缓解巴金森氏症、血管性失智症患者的神经退化程度。

在 65 岁以上人口盛行率高达 5% 的巴金森氏症,是排名第二的神经退化性疾病,目前病人多数靠服用左旋多巴等西药,来减轻动作迟缓、静止性震颤、烦躁抑郁等不适症状。但是,长期服用左旋多巴,初期会觉得精神改善,但在过一段时间后精神会转差,而让服药次数愈加愈多、病期愈长、动作迟缓等运动性副作用的出现频率愈多,恶心、幻觉、嗜睡等副作用也会陆续出现。

香港浸会大学的人体试验研究证实,中药钩藤能有效清除大脑中导致巴金森氏症的异常蛋白,减轻患者因服用西药所引起的副作用。而该校 3 年前以中药复方「加味六君子汤」(包括钩藤、半夏、陈皮、党参、茯苓、白术等)进行巴金森氏症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为期 24 周的临床观察显示,「加味六君子汤」能显著降低西药引起的副作用(包括食欲下降、恶心、失眠、嗜睡、低血压等),并能明显增强病患的语言沟通能力。

董崇敏表示,在中医古籍中,凡是记载有开心益智、利窍通神、生精补脑、安神定志、强志益精、聪耳明目作用的中药材,就是有助于神经组织、神经细胞修复,进而益智健脑的中药材,这类药材总共有 50 余种。其中由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者还属少数,像何首乌、远志、石菖蒲、山药、巴戟天、木通、人参、茯苓、柏子仁、楮实子、天麻、钩藤等。古人早已广泛运用这类中药,设计了多种方剂,像天王补心丹、孔圣枕中丹、定志丸、圣惠益智丸等。其中,以儒家代表人物孔子为名的「孔圣枕中丹」,便是以读书善忘为主治,强调久服令人聪明,不过,中医治病,强调切合病机、对证下药,才是取得疗效的真机。

依据病情、证型,开立营养神经药方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701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