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qì xiàng***,汉语词语,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下面是关于:
一、生活环境温度
人类学家认为“人类发源于地球21℃等温线附近”,因为这个气候环境最适宜人类生产和生活。据研究,对于多数人来说,环境气温为17?22℃时,人体感觉最舒适;气温15?18℃最宜从事轻体力劳动;气温7?17℃最宜从事重体力劳动;气温10?18℃时最宜从事脑力劳动;居室温度20?25℃时有利于休息;午睡的室温不宜低于28℃;穿衣最舒适的面板温度为33℃左右;人体最佳温度是37℃;夏季游泳水温25?30℃为宜;晨练最佳气温为15?20℃;饭菜的适宜温度为45?60℃;饮水的温度为50?60℃;阳光浴的气温为15?30℃;沙疗时10厘米沙层的温度宜为41?45℃。
二、疾病易发气候
肝炎发病适宜气候为0?20℃;疟疾发病最适宜气候为16?20℃以上;肠、胃传染病最易在气温15?19℃的气候环境下高发;流脑流行的最佳气候环境为8?10℃,最不宜流行的气候环境为22℃以上;气温大于35℃时心搏增加,呼吸困难,容易发生水肿、晕厥和汗腺失常等过热症;气温超过37℃时,最易出现肌肉痉挛、中暑或危急中暑、脱水甚至死亡;心脑疾病高发的气候环境为低于-5℃的暴冷和高于35℃的酷热。
三、物品储存温度
茶叶存放温度应低于10℃;鲜肉存放温度为5℃左右;冻肉解冻最佳温度为10?15℃;鲜蛋存放温度为-1?1℃;西红柿存放温度为13?20℃;香焦存放的最佳温度为12?13℃;菠萝存放温度为8?9℃;柑橘存放温度为1?8℃;黄瓜存放温度为1?10℃;苹果存放温度为0?-1℃;梨、桃、杏、葡萄、甜瓜、胡萝卜等存放温度为0?1℃;大白菜存放温度为-2?2℃……
气象学
气象学研究的物件是大气层内各层大气运动的规律、对流层内发生的天气现象和地面上旱涝冷暖的分布等。如云、雾、雨、雪、冰雹、雷电、台风、寒潮等都是人们常见的天气现象。它的研究范围是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厚约3000公里,按热力结构分层,自下而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按电磁特性分层,可分为中性层、电离层和磁层;按化学成分分层,可分为均质层或湍流层、非均质层。
晕
天空中有一层高云,阳光或月光透过云中的冰晶时发生折射和反射,便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彩色光环,光环彩色的排序是内红外紫。称这七色彩环为日晕或月晕,统称为晕。其中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为22度的晕最为常见,称22度晕,偶尔也可看到角半径为46度的晕和其他形式的与晕相近的光弧。由于有卷层云存在才出现晕,而卷层云常处在离锋面雨区数百公里的地方,随着锋面的推进,雨区不久可能移来,因此晕就往往成为阴雨天气的先兆。
华
天空中有一层透光薄云,云中的水滴大小均匀,若是由冰晶组成的云则要求冰晶尺寸均匀。月光或阳光透射云层过程中,受到均匀云滴***水滴或冰晶***的衍射,结果会在月亮或太阳周围紧贴月盘或日盘形成内紫外红的彩环,称为华。因日光太亮,所以人们不易观察到日华,月华则比较常见。紧贴月盘的华又称华盖,通常华盖的紫色不太显著故内环呈青蓝色,其外呈**为主,最外呈红色。有时在华盖外隔一暗圈后还会出现一个甚至几个彩色排序与华盖相同,但亮度弱得多的同心光环,称为副华。
虹和霓
含七种色光的太阳光线,射入大气中的水滴***雨滴或雾滴***,各种色光经历折射和反射后,可在雨幕或雾幕上形成彩色光弧环。当光弧环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约42度,光环的彩色排序是内紫外红时,称为虹。
在虹的外面,有时还出现较虹弱的彩色光环,光环对观测者所张的角半径约为52度,彩色环的排序与虹相反即内红外紫,称为霓或副虹。
虹和霓都要背对太阳而立才能观察到。在夏日的傍晚,西方放晴而东方天空有云雨时,最易看到虹和霓。
曙暮光
日出前,即太阳未露出地平线前,阳光照射到高层大气,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造成天空微亮,地面微明,从这时刻起到太阳露出地平线为止的光亮称曙光。
日落后即太阳西沉到地平线以下后,仍有一段时间阳光可照射到高空大气,因空气分子散射使天空和地面仍维持微明,这段时间的光称暮光。
曙光与暮光合称曙暮光。曙光时段称黎明,暮光时段称黄昏。由于曙光开始与暮光终了的标准不同,通常分为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与天文曙暮光。晴朗日子当太阳在地平线以下的角度大约为 7度时,民用曙光开始和暮光终了;大约12度时,航海曙光开始和暮光结束;当大约18度时,天文曙光开始和暮光终了。曙暮光持续的时间在赤道最短,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茶叶(有机茶)产地环境要求如下:
1.1? 基本要求(周边环境)
有机茶不仅是一种安全卫生的茶叶,而且也是自然品质良好的茶叶,因此它要求周边自然环境好,不仅没有污染源,而且要求植被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明显,使茶树处于天然植被的包围之下,在青山绿水怀抱之中,空中多云雾,慢射光多,使茶树与周边的生物能和谐、平衡、协调相处。
为了达到和满足有机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有机茶园和有机茶生产基地应选择在远离城市、远离工厂、远离居民点、远离公路主干线(距交通主干线≥1000m)的山区和半山区植被茂密的地方。
1.2? 空气
有机茶园上空和周边的空气要清晰、新鲜、含氧量高,没有异味,总的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氟化物气体含量应符合GB3095—1996中规定的一级标准。
?1.3?土壤
有机茶园土壤潜在肥力要高,土层深厚,质地砂壤,通气良好,有机质丰富,营养元素平衡,不积水等。如乌砂土、高山香灰土、油泥沙土、黄泥沙土等最适有机茶。土壤没有受到污染。茶地的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l5618—1995中规定的I类土壤环境质量,主要污染物的含量限值(mg/kg)为:镉Cd≤0.20,汞Hg≤0.15,砷As≤15,铜Cu≤50,铅Pb≤35,铬Cr≤90。
1.4? 灌溉水
茶树是喜温润作物,需水量很高,年耗水量达1300mm左右,其中生长季节占年总耗水量的70%以下,但山区和半山区有机茶园无灌溉条件,只依天然降水维持茶树生长,因此,对茶树产质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干旱时期和耗水多的季节更是如此,随着今后有机茶效益的提高和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采用不同形式的灌溉是有机茶生产发展的方向。
有机茶灌溉对水的质量也有严格的要求,水质要清洁卫生,没有污染,且符合GB5084—1992中规定的旱作农田灌溉水质要求。
高产优质茶园指标:
土壤酸度:PH4.5-6.5
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2%
全氮含量:大于1.5克/千克
碱解氮:大于120毫克/千克
有效磷:10毫克/千克
速效钾:100毫克/千克
有效镁:大于40毫克/千克
有效锌:大于1.5毫克/千克
有效硼:大于0.5毫克/千克
有效钼:大于0.1毫克/千克
交换性铝:3-4CMOL/千克。
交换性钙:小于4CMOL/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