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月的武夷山,空山新雨,新茶抽芽,赶在采茶做茶的档期。
族曹墩、洲头、楼下科、铁罗巷、塘角、程墩、岚上、毛岭村,海拔一个比一个高、山谷一个比一个深、山场一个比一个漂亮。
必抬首见山,垂眸有茶。
山是苍苍的青,奇秀悠然,茶是葱翠的绿,清丽明亮。
寻茶路线:
岩骨花香漫游道--牛栏坑--探访马头岩--白云寺茶路--下梅古民居--印象大红袍岩骨花香漫游道
从大红袍走到水帘洞的这条路就叫岩骨花香漫游道了。这条路,我一直跟人戏称:这是武夷山最贵的一条路了~整个武夷山核心的茶产区都在这条路上。
牛栏坑
大凡懂得武夷岩茶的茶客,大概都对武夷山著名的正岩产区“三坑两涧”耳熟能详,而牛栏坑就是“三坑”之一了。
谷口位于水帘洞路口与大红袍路口之间,一个大大的U型弯道处,原本这里有一个简易的木质小亭,不知何时失踪了。但古道依旧,一条古老的石砌磴道,很容易找到入口。
马头岩
与牛栏坑一时瑜亮的山场,叫马头岩。
牛栏坑是个坑,极易行走,而马头岩是个山头,需要攀登。
她这个山头的海拔,没有人去计算过。但拾级而上的阶梯,没有两千,也有一千六七级。白云寺茶路
行车至竹筏码头处,泊好车拐入山径。
沿着田园步入峡谷,眼前茶园叠翠,山泉叮咚,鸟语花香,宛若世外桃源。
这里的茶路很美,爬到山顶有一寺庙可以品茶,且不收费。
下梅古民居
下梅古时是茶商贩茶的聚集地和中转地,是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门票60元/人,包含导游费用,导游都是村里年轻女性担任,带你逛几个祠堂、庙和大户人家。
印象大红袍
100以武夷山真山实水为舞台,配以360 旋转观众席打
造而出的视觉盛宴。
剧情包括武夷山的茶叶文化,神话传说,融合现在生活现状,以放下烦恼,简单幸福为主题。
!注意事项
1、请勿过多地采摘茶叶;
2、武夷山做茶期是在4、5月这个时间段,拍照游玩时请勿打扰到采茶工人的工作:
3、这些地方除印象外都在景区里面,需要乘景区观光车抵达就近停车区,然后步行而至;
4、景区里需要购买武夷山套票进入并乘坐观光车,武夷山观光车票不零售,建议购买武夷山套票(武夷山主景区建议能预留3天的时间去游玩)。
肉桂属于乌龙茶类,是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也是武夷岩茶中著名的花色品种之一。肉桂茶原产于福建武夷山的马枕峰地区,是采摘武夷山稍成熟的芽叶,经萎凋、摊晾等工序制成,具有条索紧结卷曲、叶端扭曲似蜻蜓头、色泽褐绿、油润有光的特点。
肉桂为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成品干茶,外观条索紧实扭曲,中等大小,色泽乌褐或蛙皮青,油亮有细白点。好的干茶常有一层极细白霜。肉桂的香气相当奇异,事实上,武夷山茶农之所以将其名为肉桂,是因为此茶的叶片和香气类似于武夷山中一种名为"玉桂"的桂科树。此树叶状如鸡卵,叶尖细长,叶肉肥厚,纵脉明显,蜡质感强。
有一股浓郁的清香。山民常常采来用棉线穿成串,晾干后用作烹调佐料。有时也会挑到集市上出售。作调料时一般在热炒或者红烧时使用。先将干叶放火上焙烤片刻,香气溢出后再投入锅中。如今一些宾馆酒家也在使用。最有名的一道菜,可能要数桂香田螺。无论热炒,红烧,味道都极佳,犹其是那种奇特香味,令人印象深刻。
肉桂是采摘武夷山稍成熟的芽叶,经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初拣、分筛、复拣、风选、初焙、匀堆、拣杂等工序制成,造就了肉桂条索紧结卷曲、叶端扭曲似蜻蜓头、色泽褐绿、油润有光的特点。
肉桂茶有一股特殊的香气,适当饮用肉桂茶,能够起到防癌、防辐射、抗衰老的作用,肉桂是一种性质属热的中药材,过量服用肉桂茶可能会出现上火现象。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在秋季的时候剥取,阴干,味道微甜,主要功效是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同时还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作用,对于治疗阳痿、早泄有辅助作用。
肉桂茶历史:
传建国前,肉桂就被列为武夷十大名枞之一,其殊香雅韵,冠于其他名枞。20世纪60年代初,肉桂茶树由崇安县(即今武夷山市)茶科所自水帘洞引种于武夷天游,至80年代后期.肉桂茶园已遍布武夷山的三仰峰、马头岩、天游、双狮戏球、晒布岩、响声岩、百花庄、竹巢、九龙巢等岩峰,九曲溪畔也有种植。而今, 福建北部、中部、南部乌龙茶产区,也有大面积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