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草
别名:广州相思子、红母鸡草、石门坎、黄食草、细叶龙鳞草。
基源植物:豆科相思子属植物广州相思子的干燥全草。
拉丁学名:AbruscantoniensisHance
植物情况:
攀援灌木;小枝及叶柄被粗毛。主根粗壮。茎细,深红紫色,幼嫩部分密被黄褐色毛。
偶数羽状复叶;小叶7-12对,倒卵状形或长圆形,先端截形而有小芒尖,基部浅心形,上面疏生粗毛,下面被紧贴的粗毛,小脉两面均突起;托叶成对着生。
总状花序短,腋生;花长约6mm;萼钟状;花冠突出,淡红色;雄蕊9,合生成管状,与旗瓣紧贴,上部分离;子房近于无柄,花柱短。
荚果长圆形,扁平,被疏毛,有种子4-5颗。种子长圆形,扁平,褐黑色,种阜明显,蜡**,中间有孔,边缘为1长圆形的环,脐褐色针刺状,紧靠荚缘。
花期8月,果期9-10月
鸡骨草药材特征:
本品为带根全草,多缠绕成束。根圆柱形或圆锥形,有分枝,长短粗细不等,表面灰棕色,有细纵纹;质硬。
根茎短,结节状。茎丛生,长藤状;表面灰褐色,小枝棕红色,疏被毛茸;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圆形,下表面被伏毛。
气微,味微苦。
优等品以根粗、茎、叶全者为佳。
鸡骨草药性:
炮制:除去杂质及荚果,切段。
性味:甘、微苦,凉。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舒肝止痛。用于黄疸,胁肋不舒,胃脘胀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
用法用量:煎汤,15~30g。
贮藏: 置干燥处。
注意:
1.本品种子有毒,不能入药,用时必须把豆荚全部摘除。
2.凡虚寒体弱者慎用。
中药鸡骨草的故事:
?传说在很久以前,由于交通不便,教育、信息的传播亦有限,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有很大的欠缺和不足,大都是靠“口耳相传”的经验来学医看病。
?一次王员外家的儿子胁肋多日不舒服,胃脘部胀痛不思茶饭,面色萎黄,身如橘色。花重金请来的大夫,在查脉观色问诊后开了几服药,吃了也未见好,这可急坏了王员外的一家老小。
?于是王员外派家仆四处打听治疗的办法,也在全城内外张贴榜单,重金聘请能治此病的大夫。
?一连好几天过去了,也没见有人揭榜。王员外看着自己的儿子日益憔悴,少气懒言,眼目橘黄的样子,心里充满了自责和愧疚:自己只知道忙生意,很少关心自己的孩子。看着看着,王员外的眼眶终于掩盖不住哗啦啦的泪水,他心想肯定是自己造了什么孽,不然儿子怎么会得病呢?伤心之余,王员外也没再多想了,来到祠堂面前点起了香烛,虔诚地匍匐在祖辈的牌位前为儿子祈祷。
? 说来也巧,王员外烧香没多久,家仆便来报信说,院门口来了一个乞丐,他揭了榜。员外迟疑了一下,然后笑着说,请他进来。
?乞丐也没多说什么,随即告诉员外要求笔墨纸砚,只见乞丐写下了汤药的配方:鸡骨草60g,猪横利250g,猪里脊250g,蜜枣3粒,姜1小块,盐1茶匙,清水1升余,3剂。员外赶紧吩咐仆人下去抓药煎服,乞丐临走时强调说要煲汤服。服了几碗汤剂后,员外孩子的病情明显有所好转,服完3剂后,便痊愈。
从此鸡骨草煲汤便成为了一种治疗“黄疸”的好方法,同时也验证了“药食同源”的中医理论。
相思子:
鸡骨草的种子又叫相思子,也是一味中药。味苦性平有大毒,内服具有涌吐,杀虫。外用治癣疥,痈疮,湿疹。
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变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
诗人王维曾在诗中写到: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所写的红豆就是今天所说的相思子的种子。寓意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古时候的男女恋人以互赠缀有红豆的饰物来表示爱慕和思念。
相思豆和红豆有什么区别、都是有毒的么?
一、是什么
1、叶:它是属于豆科相思子属的一种植物,全株都有**的长柔毛。小叶片大概有10到16对,形状为长圆形,长约1-2.5厘米,宽约0.5-1厘米。上面有稀疏的柔毛,下面有浓密的白色柔毛。
2、花:毛相思子是总状花序,花梗较长,花萼为钟状,花冠颜色为淡紫色或者粉红色。
3、种子:它的荚果为长圆形,里面有4-9粒种子,颜色为暗褐色或者黑色,卵形。栽种繁殖时要注意种子是有剧毒的,避免受到伤害。
4、分布:主要产自福建,广西和广东等地,多生长在山谷或者灌丛中。通过育苗移栽或者直播进行繁殖。
二、两者的区别
毛相思子和鸡骨草其实是一种植物,通常在生长期间就被称为是毛相思子,而作为药材使用时就被称为鸡骨草,也就是干枯的时候,这时被当作一种药材,有很多疗效。
相思豆就是红豆,它们是同一种植物。相思豆含有相思豆毒素,只要误吞3微克即可丧命,碰触眼睛等处,均可致伤,现已被国际恐怖分子用于恐怖暗杀行动。
原产于热带地区,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中国。在中国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多生于山沟、溪边、林中或栽培于庭园。
红豆在植物学上是一个大类,至少涉及三种植物,兹略述如下:
1. 藤本相思子,不是王维诗中的红豆(种子半红半黑)
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豆科。木质藤本。枝细弱。春夏开花,蝶形花冠,常淡红或紫色,总状花序。荚果长椭圆形。种子宽卵形,上端朱红色,下端黑色。分布于亚洲热带;中国南部亦产。种子学名鸡母珠,有剧毒,常用为中药材。
2. 常绿乔木红豆树,别名相思树,真正的红豆、相思豆(种子全红)
红豆树(Ormosia hosiei):豆科。乔木。春季开花,蝶形花冠,白色或淡红色,圆锥花序。荚果木质,长椭圆形,种子鲜红色,光亮。产于中国中部和华东地区,供观赏;木材坚重,红色,花纹美丽,为优良的雕刻和细木工用材。
3. 落叶乔木海红豆,别名相思树,真正的红豆、相思豆(种子全红)
海红豆(Adenanthera pavonina):亦称“相思格”、“相思树”、“孔雀豆”。豆科。落叶乔木。花小,白色或淡**,成狭窄的总状花序。荚果成熟时弯曲旋卷。种子凸镜形,鲜红色。产于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亦见于中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以及喜马拉雅山东部。木材坚硬,心材纹理略粗,耐水湿。为优良造船用材,又可作建筑、家具、枪托等用材。种子用为装饰品。
4.赤豆,又名红豆,是蔬食红豆,与爱情和相思无关(种子赤红)
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又名“赤小豆”、“小豆”。豆科。一年生草本。花黄或淡灰色。荚果无毛,种子椭圆或长椭圆形,一般为赤色。原产于亚洲;中国栽培较广。种子富含淀粉、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等,可作粮食和副食品,并可供药用。
5.台湾相思树,不长相思豆(种子深褐色)
台湾相思树(Acacia confusa):豆科。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4~10月开花,头状花序,花金**。荚果带状,扁平。种子深褐色,有光泽。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中部以南和广东、海南的丘陵、平原酸性土地。木材坚实、细致、耐久,供建筑及制农具用。树批可提栲胶。又为华南地区的行道树、观赏树。
6. 红豆杉,非属豆科,与红豆毫不相干(种子全红)
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红豆杉科。常绿乔木。小枝至秋季变黄绿色或淡红褐色。种子扁卵形,两侧各有一不明显的棱背,围有红色肉质杯状假种皮。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甘肃、陕西、湖北以及四川、云南。木材可作建筑、舟车、家具、器具等用材;种子榨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词条 相思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