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精准扶贫典型材料范文(2篇)
村级精准扶贫典型事迹材料(一)
闫xx同志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他始终坚持为农村群众服务,为农村发展出力。自2015年7月担任扶贫工作站站长以来,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展帮扶思路、落实帮扶政策、解决农村实际困难,在推动全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落实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
深入调查研究 谋化扶贫思路
他刻苦钻研精准扶贫政策,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并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分别制定适合全镇各村的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同时深入各村逐村开展调查研究,对各村情况分别进行排摸,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逐一找出制约发展的短板,在帮扶措施上因村因户而异,精准施策,对症下药。通过逐村排摸,全镇基本情况、经济发展、贫困状况、脱贫愿望等情况已了如指掌,对全镇1720户、6696人贫困人口,按不同层次、不同致贫原因进行归类,列出需求清单,制定帮扶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指导各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优化产业结构 拓展增收渠道
他根据全镇土地结构和川区、半山区、山区的地理差异状况,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产业,并把劳动力技能培训这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劳务输出把劳动力培训的成果及时转化为贫困户家庭收入。他针对富康、八娘、唐家、铁池等川区村交通便利、中药材种植加工发展历史悠久的特点,积极引导贫困户转变以往的“种植-贩运”模式为“种植-加工-贩运”模式,大力扶持贫困户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贩运。目前,全镇家庭式中药材饮片加工模式在全乡川区村得到全面推广,正在逐步向半山区、山区延伸。家庭式中药材饮片“种植-加工-贩运”经营模式,有效提升了中药材产业的附加值,使中药材种植产业成了贫困户脱贫主要渠道。目前,铁池、八娘等村建成了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长廊,在大坪等村建成1500亩以当归、黄芪、党参为主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使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000亩以上。
他采取返租倒包的形式,推动富康村建成新型塑料大棚120座,新建8亩联动式日光温室一座,在八娘村新建退耕还林塑料大棚90座,带动贫困户85户从事蔬菜种植。草畜产业方面,通过整村推进项目,投资221万元在团结、红古、南屏等3个村建成暖棚圈舍294座,引进基础母羊1270只;投资44万元在八娘、唐家川两村实施暖棚养猪户110户,引进籽猪330头;先后投资建成了富康村园区肉牛场、奶牛场和养鸡场,甫洞村洮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团结村永安养羊专业合作社,在红古村建成养殖小区2个,在长青村建成林小养鸡小区。在他的组织实施下,通过草畜项目带动贫困户400多户从事养殖。
近两年全镇七八月份降雨量集中,传统马铃薯种子抗病毒传播能力差,导致晚疫病频发。针对这一现实问题,他根据多年农村工作经验,积极帮助群众进行马铃薯晚疫病防治,邀请县农牧局技术人员培训马铃薯种植技术,推广脱毒马铃薯良种,及时协调发放晚疫病防治药品,有效防治了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增加了群众收入,贫困户脱贫有了可靠保障。同时,他还在唐家川、八娘村建成了马铃薯良种生产基地各800亩,推动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2000亩以上。
为了将劳动力培训这项帮扶措施与全镇劳务输出人数多、输出时间长的特点相结合,有效增加家庭收入,他和业务人员、驻村干部一道深入各村对贫困户中有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一进行登记,分类梳理,建立档案,做到培训对象摸底准确 。他先后邀请劳务办、科技局、农牧局、卫计局等单位对前期摸底的960名贫困户培训了劳务知识、电子商务、中药材种植加工等技术,并对培训人员进行 考试 ,考试合格的颁发证书,有效提升了贫困户的劳动技能。20xx年劳务输出6500多人,预计劳务收入在1.2亿元以上。同时为了增强培训效果,他还将县直各部门讲解的重点内容录像刻碟,在每一个贫困村组织群众进行观看学习,为广大贫困户脱贫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精准落实扶贫政策 筑牢精准扶贫基础
为了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他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全力协助镇党委、镇政府落实省市县一揽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分村分户列出具体项目需求清单,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在项目落实上保质保量。20xx年配合完成婆婆庄至青山15.5公里通畅公路建设和24条46.5公里村庄道路硬化工程,唐家川、甫洞两个村集中安置点道路建设等项目。完成了八娘沟、红城沟、中谷沟、结扎村等防洪堤坝建设工程,配合水务局实施北部饮水工程。完成 2960户灾后重建工程,完成2023户群众的房屋维修加固工程,群众住房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在资金使用上精准到户。他组织镇扶贫工作站业务人员和镇村干部大力宣传精准扶贫贷款政策,督促镇村干部深入贫困户认真调查摸底,使所有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都能享受到精准扶贫贷款政策。2015年在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的发放方面,通过企业带动型370户、1850万元,自我发展型523户、1569万元。他经常与县扶贫办积极衔接,最大限度争取精准扶贫优惠政策,在结扎等16个村建立了互助资金协会,将大部分有自身发展能力的贫困户纳入到协会中来,通过互助资金贷款,解决了贫困户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为贫困户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闫xx在工作中踏实肯干、任劳任怨,他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经常为全镇精准扶贫工作谋思路、创出路,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村级精准扶贫典型事迹材料(二)
近三年以来,xx乡严格按照赣州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全乡苏区振兴发展的头等大事真正落到了实处,采取产业大户带产业小户、产业强户带产业弱户等办法,推动产业扶贫,以结对帮扶,精准到户为核心,扎实有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我乡精准扶贫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具体先进典型事迹如下:
xxx乡垄下村是国家贫困村,垄下村委会的田岭下自然村现有农户10户,人口45人,过去均无支柱产业,主要靠种植粮食作物和外出务工来维持生活。全村基础设施落后,群众发展意识不强,缺乏有效的经济来源,贫困比例相对较高。
农户王xx就是田岭下小组的一家贫困户,一家4口人,因缺乏技术和支柱产业导致家庭贫困,家庭收入主要来源是种植粮食作物,劳动力不足也使得他家中无外出务工人员,20xx年底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居住在一间60平米左右宽的砖木房里,家中并无其他家用电器,更别说买得起车。
后来,在xxx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精准到户的扶贫开发政策下,对王春盛家的养殖蜜蜂产业进行扶持。该户目前的蜜蜂养殖规模近60箱,每箱蜜蜂的蜂蜜年产量约50斤,每斤蜂蜜的单价约25元,除去每箱蜜蜂的成本120元,年产值大约6.78万元。就单单养殖蜂蜜这一项就已经让他脱贫致富了,到底的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家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家用电器也有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私家车也买了。
目前,垄下村的养蜂规模发展迅速,全村养殖蜜蜂近600箱。王xx还成立了养殖蜜蜂协会1个,带领农户20多户,60多人进行养蜂致富。这20多户有的已经脱贫致富了,有的正走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像这样能扶持的产业我乡还有油茶、黄花梨。我们相信在xx乡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和农户的共同努力下,xx的产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精准扶贫政策下涌现的典型事迹也会越来越多。
想创业,养殖和种植什么好?什么有前景?(养殖小项目?)
张溪乡位于永嘉县北部,地处楠溪江上游,东接岭头乡,南接鲤溪乡,西邻黄南乡、岩坦镇,北界仙居县,东北与黄岩县接壤,平均海拔450米左右,常年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水充足,年平均气温16℃,年降雨量1902.5mm,无霜期210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林海、雾海、花海、雪海”而得名的国家级风景区楠溪江七大景区之一的四海山森林公园。全乡总面积83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3020户,总人口11092人,拥有耕地面积7104.5亩,其中水田面积3578亩,杨梅园面积2000余亩,茶园面积600余亩,生猪养殖年出栏2000余头,家禽养殖2万羽。
在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鼓舞下,乡党委、政府提出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形成“一蔬二果三畜牧”农业发展模式,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
一是高山蔬菜基地建设;全乡共发展包括茄子、黄瓜、青椒、盘菜等品种在内的800亩高山蔬菜生产基地。
二是发展杨梅基地,杨梅作为张溪乡的特色产业之一,其发展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成立了金竹溪杨梅合作社,金竹溪、黄届坑、毛竹的东魁杨梅基地已发展至2100亩,该品种杨梅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是一般杨梅的1倍多还深受消费者欢迎。
三是开拓养殖基地;张溪乡已形成了以寺后、江潭、水景、小长坑、南正等村为主的养鸭、养羊、养猪基地。新增了上岙白鸽、陈周七彩山鸡等村养殖基地。张溪乡在重视规模发展的同时,也重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全乡禽畜的免疫工作。
四是发展中药材种植业;以深固坑草药专业合作社为契机,继续扩大张溪乡以永嘉县林坑金星中药材种植基地为主的中药材种植规模。
四海山景区位于永嘉县北部,张溪乡西部,系括苍山余脉,雁荡山支脉的延伸,山势起伏绵亘,海拔一般在500米至1000米之间。最高的潘大尖山峰达1196.7米。景区特色:以其林海、云海、雾海、雪海等奇观而得名,森林面积3.8万亩,植被茂盛,气候温和凉爽。1992年经林业部批准,建立了四海山森林公园。景区有“绿色宝库”、“清凉世界”、“世外桃源”、“动物乐园”之称,是浙南的重要避暑胜地。
种植和养殖各有千秋,种植宜种中药材和经济作物,养殖以猪,鸡鸭为主。下面就种植和养殖谈几点心得。
A,现代种植与传统种植千差万别,现代种植要与市场挂钩,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么,老百姓喜欢什么就种什么,种植不要搞掠夺式种植,保护好土壤结构,少用化肥,多用有机肥,病虫害以预防为主,辅以撒灰灭虫的方法,不使用农药或少用,使你种出来的农产品,成为优质农产品,放心农产品,良心农产品。
B,养殖要以养猪为主,因为养猪现在国家有补贴,还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国家也鼓励多养猪,养猪你不愁销售,只要有猪,人家上门收购,不存在滞销的问题,唯一的不足投资有点大。其次是养鸡养鸭,养鸡更适合初次创业者,投资小,风险就小,现在鸡苗在出厂的时候,都打了疫苗,提高了成活力,同时也给养鸡者增加了成功的一个保障。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满意,衷心祝你创业成功,带动一方经济,谢谢!
大家好,我是老兵艺站,关于在农村创业,是养殖好呢还是种植好。这个问题我作为地道的农民来回答,希望能满意。
首先:来说种植方面的。种植方面的创业需要在平原地区很大一片土地,几千亩几万亩这样,全部是机械化操作才行。像我这山区的山多地少,又分散最多也就百来亩不好弄,机器搞不了,人工麻费用太高,根本养不起,自己种几亩十亩的创不出什么来,只能解决温饱。老板来投资种的火龙果,山豆根,板蓝根,百香果等都以失败告终,保什么创收。
其次:来谈谈养殖方面的。养殖的条件是把养殖场地建好,搞好排污环保建设。养牛,养猪,养鸡,养鱼等就可以买进牛犊,猪仔,鸡苗鱼苗等进行饲养了。五个月以上就有创收了。当然这是在技术和资金的前提下,没技术和资金你就不要想了。
再说:最好是种养结合,创业成功率最高。这也是现在最流行最实用的方法,我是这样做的,我现在种了十多亩的橡草,还有五亩玉米,养了十六头公牛,都是土的,还养了一百多只土鸡,牛是_养,鸡放养,我还计划在种橡草那片地种上五百棵三华李,鸡放养在果树下,间种充分利用空间,这样形成鸡、牛、果,短、中、长的投资形式。平时资金跟不上就卖鸡来维持,卖饲料、生活等费用,牛粪发酵后给果树和橡草做肥。还准备用牛粪来养蚯蚓喂鸡,减少投入才可以维持下去,等到李果有创收了,每年二十万的收入应该有。
最后总结:在农村搞创业应该是有钱途的,国家的优惠政策很多,注意三农发展。具体搞种植还是养殖还是种养结合,应因地制宜吧!以上是我的观点。请条友们点赞加关注!
你好,俺是乡村宋哥,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你要想创业,先考察考察,俺也是种植户,俺种植里是黄金梨,首先你要看看你们那边适合种植什么水果,选择好的品种,不要盲目种植。如果你要种植葡萄也是不错的选择,葡萄这种水果也不是很贵,大众都可以消费滴起,这种水果也不需要大里技术含量。
种植水果园里,还可以养殖一点散养鸡,鸡也能吃虫子,而且还是无污染,无公害食品,合乐而不为呢?
以上是俺个人观点,只功参考,谢谢,最后祝你在养殖,种植业,发大财。
想在农村创业,要有一个规化,先种植好草料,再把养殖抓起来,无论搞什么养殖都离不开饲料。所以必须有规化才行。
养殖和种植都有赚钱的机会也都有风险,选择种植或养殖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去选择,一定要把市场分析透才能选择,养殖见效快风险大,种植风险相对来说小一些,见效慢一些
养猪吧,我的一个邻居哥哥养猪好多年,从来不会赔钱,2000的猪仔卖3000的毛猪也有赚,秘诀就是饲料成本低,他承包了一个初中高中的食堂剩饭处理,大家都知道学校的剩饭剩菜好多浪费很大,他每天都有600-800斤的干饭,有包子馒头,全是好货,还有豆腐厂,用豆腐渣喂猪,成本很低,所以赚钱也更多,每天只喂2顿。想在农村发展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交通方便吗?场地会影响别人吗?排污等等,可以先建几间猪舍,每间养10左右,先养30-50头,联系学校豆腐厂,几w元投资也不多,慢慢发展后可以养母猪降低成本扩大规模,我邻居哥哥今年这几个月纯利10W,第二茬猪已经开始了
你好我是三弄领域创作者小强,很高兴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其实在农村选择种植和养殖相对比较容易,因为农民大多靠的就是靠的种植和养殖,一般可能养殖少维持生活,如果想形成大规模养殖或者种植,很多人犹豫不决,下面是我对这两个行业分析。
第一、种植业,相对来说投资小,需要的技术不求不高,如果你是新手,可以尝试种植。种植种类太多了,比如蔬菜,水果,药材,农作物。要选择适合自己做的,还要看当地市场需求。我家是扣大棚种黄瓜的,一个大棚一冬天能挣个两三万。其实种植前景好不好赚钱不赚钱主要看你种什么,选择大于努力。
第二、养殖业,投资成本比较大,需要技术要求比较高。如果没有经验,可能一下子回到解放前。养殖业,也得看你养的符合当地市场需求吧。我今年想兔子,看了很多养兔子的都挣不钱,而且吃兔子的人小众。养牛,养羊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形成规模政府还给补贴。
总结,一定选择你所擅长的去做。如果你没有经验资金,也没有那么充足。可以选择种植,如果想养殖的话可以少量养殖积累经验,慢慢扩大规模。无论养殖还是种植,都需要你很吃苦,不断探求新技术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您。
大家好,说到养殖和种植哪个好,有什么前景。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要看你住在哪里的农村,是靠山还是靠海,我是住在海边,所以我是做牡蛎跟蛤蜊养殖的,老一辈人也是做这个的,现在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跟销售渠道,典型的靠海吃海,我感觉还不错。
至于靠平原或者大山的朋友,他们养殖家禽或者种水果蔬菜,首先我感觉养家禽,大家要先多考察,知道他们的生活习性,销路之类多了解一些养殖技术。
然后想种植的朋友,也应该提前了解这片土地适合种植什么,温度,气候,湿度之类的,总之来说有句古语,靠山吃山,
靠海吃海,行行出状元没错。
最后祝大家各行各业都发财。
农村创业,选什么项目?
这是很多想回农村创业的人都会遇到的话题。农村最不缺的就是土地,自己的或者承包的都可以用来发挥余地用来或养殖或种植。当然最好的是种养结合。
养殖
养殖并没有哪些好或者不好,哪一项都有发展很好的。农村最常见的养殖项目,有
养猪,牛,羊,鸡,鸭,鹅
等,也有一些特别的例如蚯蚓,蚕,竹鼠等。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常见的养殖项目,毕竟之所以常见,是从我们先辈老祖宗就开始流传下来而能一直发展,说明这些肉食更适合我们国人的味蕾,也就销量更好,更便于扩大规模形成产业。养殖颜值要因地制宜,例如干旱的地方不利于养鱼,鸭,鹅等需要水较多的项目;草料少的地方也不利于养殖牛,羊等需要草多的地方。
如果想自繁自养,慢慢发展,建议可以从猪,牛,羊下手
。这三项比较多,自繁自养也没有很大的养殖技术压力,而且养成后基本上不用担心销路问题。养殖方面还是需要多去实践。
种植
既然回乡创业,做种植最好是种植一些特别的瓜果蔬菜,要有别于普通老百姓的种植。互联网的发展已经高度化了,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农村的种植业带来新的活力。农村的自媒体带货,或者网店,能让农民的蔬菜瓜果在没采摘前就被预定。个人觉得最好更当地的特产有关,例如有的地方特产
茶叶,板栗,核桃,圣女果
等。如果有一定的资金也可以建大鹏种植反季节的瓜果,例如黄瓜和西红柿在冬天可以卖的很好。
种养结合
个人还是更倾向于种养结合的,例如只需要一片地用来养殖牛羊,更多的土地用来种植农作物。植物秸秆能喂牛羊来节省成本,粪便又归即环保又改良土地。当然在农村不管做哪项,想赚大钱,一定要规模化,科学化,做一个企业来运营,这样大有可为,您觉得呢?
科学技术跟进,都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