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收割的时候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23:06:10
字号:

正常情况下,收割水稻的时候田里应该是没有水的。 如果天气异常,下大雨田里的水来不及排出, 也可能田里有水 , 一般来说,如果不是抢时间的话,可以等田里干了再收割。不一定要穿插秧靴 的。

水稻收割的时候

水稻吐水现象

水稻为什么又被叫作亚洲粮食?这是因为亚洲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季风气候的大洲,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并且雨热同期,这就给水稻的生长带来了良好的气候环境。那么,水稻田里如果没水可以施肥吗?为什么?下面乡村似歌将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水稻田里没有水可以施肥吗?乡村似歌认为,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田里没有水时尽量不要施肥。没有水,肥料没有办法融化,很容易堆积在一起,容易造成烧根死苗;没有水,化肥含的各种养分太阳一照就会损失大半或失效等。

1、水稻是水生植物,只有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生长良好,尤其是在有水时才能保证施肥的效果,才能夺取高产。

①生理需水。水稻要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才能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物质的转运、同化等。而水稻是一种适合水层下生长的作物,它的这些生理需水特性显得更为重要。

②生态需水。水在田中可以起到固氮增加氮元素的供给,调节稻田温湿度,通过水层的深浅促控水稻生长发育,以及防除杂草的作用;还可利用水的排灌和渗透,有效减轻和防止土壤中有毒物质对水稻的危害。

2、我们常用的尿素如在水稻田里施用,无论是底肥还是追肥都需要地里有浅水的(1-3cm)。一方面是无水的话尿素易光解,另一方面是无水的话尿素不融化,不能被转化供给水稻吸收。

①尿素的化学成分是碳酰铵,主要营养成分用总氮表示,是中性肥料,施入土壤后不会引起土壤酸碱度的变化,但在土壤中需要经过脲酶的转化变成碳酸铵或者碳酸氢铵才能被作物吸收,这个过程需要3-5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②尿素见光易分解,尤其是施用底肥时,一定要在田地有水的时候散肥,并及时把肥料耙进土壤深层,尿素溶于水后,扩散速度不会太快,撒施后当耙地能够将肥料大部分耙进土壤中,将肥料在土壤中保存起来供作物所吸收。

③肥料被作物根系吸收都是通过水溶液的形式来完成。肥料溶解在水中,阳离子和阴离子分离,根系通过须根和根毛来吸收水溶液。而尿素需要脲酶的作用变成碳酸铵和碳酸氢铵,也是通过水溶液的形式来完成的。

3、我们施用碳酸氢铵、硫酸铵时田里也要保持浅水层,并施用后应立即耘田,这样就不易挥发出氨气来。还要注意早晨露水未干时或雨后叶面尚留水滴时不宜施用硫酸铵、尿素等化肥,以免肥料黏附在叶面发生灼伤等。

二、水稻田里没有水可以施肥吗?乡村似歌认为,在水稻种植的特殊时期也是可以考虑施肥的。如施用硝态氮肥和猪牛粪做底肥等。

1、在有水层时施用铵态氮,在无水层时施用硝态氮。①硝态氮肥是氮素以硝酸盐形态存在的氮肥,如硝酸钠、硝酸钙等。它的特点是:临界吸湿点相对湿度低,易被作物吸收;不易为土壤胶体吸附,流动性大,有利于分布至深层土壤。

2、用腐熟有机肥做基肥时,可以在最后一次耙田前,先排去田里的水,如施绿肥每亩1500公斤左右或猪牛粪1000公斤左右,过磷酸钙30公斤左右,氮化钾亩施5公斤左右。然后将各种化肥与腐熟有机肥混合,撒施于田面,随即翻犁、耖田,使肥料与土层充分混匀、整平即可播秧。

3、在水稻后期田里无水时施用化肥,可采用根外喷洒方法,如用2%尿素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亩施150公斤左右肥液,于下午5点后将肥液施于叶面即可。

4、“以水带氮”是一种先进的水稻追肥方法,它是在田间无水层情况下,将化肥撒于田里,然后缓慢地灌水,使化肥溶解、下渗到水稻根层的方法。由于水层落干,肥料随小水慢慢渗入根层,与传统的水层施肥方法相比,不仅施肥利用率显著提高,而且能促进根系下扎,对防止倒伏和培育壮苗也很有利。但灌水时应掌握“小水细流”,或者让水从沟中浸入田面,决不能大水冲灌,同时要减少追施氮肥的比例。

水稻吐水现象如下:

“在刚刚萌发的水稻叶尖上,出现了一个晶莹的小水滴,并且小水滴会越变越大,直到贴到生长盒的壁上。”刘洋描述说,这是水稻的“吐水”现象,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更容易观察得到。

“吐水现象”又称“滴泌现象”,经常发生在气温高、湿度大,空气中水蒸汽接近饱和且无风的夜晚。因为晚上叶片上的气孔一般是关闭的,水从叶片上散发的量减少,而土壤中湿度大,植物根系仍然强烈地吸水,这就造成了植物体内水分吸入量大于蒸发消耗量。

过多的水分就从叶尖或叶子边缘的水孔排出,形成水珠。若是气温突然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露珠还会散布于叶子表面的任何部位呢!

吐水(guttation) 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吐水也是由根压引起的。作物生长健壮,根系活动较强,吐水量也较多,所以,吐水现象可以作为根系生理活动的指标,并能用以判断苗长势的好坏。

没有受伤的植物如处于土壤水分充足、天气潮湿的环境中,叶片尖端或边缘也有液体外泌的现象。这种从未受伤叶片尖端或边缘向外溢出水滴的现象,称为吐水。吐水是由根压引起的,在生产上,吐水现象可作为根系生理活动的指标,它可说明植物生长情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吐水现象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89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