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关于云南风土民情的网站啊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22:41:11
字号:

云南-大理-风土民情

有谁知道关于云南风土民情的网站啊

在洱海地区生活着云南80%的白族同胞。白族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比较发达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的民居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白族的服饰、白族门楼,还有“绕三灵”、观音节即三月街、大理渔潭会、白族的火把节、洱海的龙舟、热水域里青浴热……这些都是洱海地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的结晶。

每年农历三月,在大理城西、苍山脚下,要举行“三月街”盛会。届时,附近方圆几百里的各族群众,都喜欢到这里参加物资交流及文娱体育活动。

白族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等也称“勒墨”“那马”。白族有着悠灿烂的文明,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早在4千年前的新时器时代,白族的先民就在苍山洱海为中心的大理地区生息繁衍,在河旁湖滨台地上,创造了水稻农耕文化。商代末叶至西汉年间,又创造了辉煌的洱海青铜文化,至今认为世人所赞叹,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白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尤其受汉文化的影响。白语中吸收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有自己的三月街等民族节日外,还过清明、端午、火把等其它民族节日,白族村寨大多分布在湖滨,河畔和交通便利的平坝上,每个村寨基本保持着一定的格局。院落留行土木结构的“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建筑形式。白族有自己的服饰,男子一般为头顶白色白头,上身白色队襟衣,外套黒色领褂,下身着蓝色长裤。大理一带的少女头戴绣花头饰,上身着白衬衣,红领褂,系绣花围腰,下身穿白色长裤,脚穿锈花鞋。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总爱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用舞去展显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历史上的白族深受佛教与道教的影响,南昭、大理时期的白族信仰佛教,依三宝。至今,白族民间任信奉佛教,道教崇拜本主。白族人民的刺绣,扎染,石雕,木雕等手工艺品更是深受国内外的宾客的欢迎,他们的各种风味名吃更是倍受中外游客的垂涎。白族人民就是这种一个勤劳、善良的创造了和创造着他们自己光辉灿烂的历史的伟大民族 。

白族三道茶

驰名中外的白族“三道茶”,以其独特的头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早在明代时就已成了白家待客交友的一种礼仪。第一道茶叫“苦茶”,是由主人在白族人堂屋中一年四季不灭的火塘上用小陶罐烧烤大理特产沱茶到黄而不焦,香气弥漫时再冲入滚烫开水制成,此道茶以浓酽为佳,香宜人。因白族人讲究“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保哉獾啦柚挥行“氡灰猿搴任?康模?孕∑芬谏嗉馍匣匚恫璧目嗔骨逑阄?ぁ5诙?啦杞小疤鸩琛保?怯么罄硖夭?樯取⒑颂胰屎秃焯俏?髁希?迦肭宓?挠么罄砻?琛案型ú琛奔逯频牟杷?谱鞫?伞4说啦柘闾鹂煽诙?荒澹貌璞?笕粜⊥耄?腿丝梢酝纯斓睾雀龉弧5谌?啦杞小盎匚恫琛笔怯梅涿奂由傩砘ń贰⒔?⒐鹌の?髁希?濉安陨窖┚v茶”煎制而成,此道茶甜蜜中带有麻辣味,喝后回味无穷。因桂皮性辣,辣在白族中与“亲”谐音,而姜在白语中读“菒”,有“富贵之意,所以此道茶表达了宾主之间亲密无比和主人对客人的祝福:恭喜发财,大富大贵。现今,经过民族文化工作者的发掘、整理、规苑和倡导,“三道茶”已被广泛的引用到大理的旅游业及外事活动中,形成了有组织的“三道茶晚会”,来宾在晚会上除了能喝到的道的“三道茶”外,还可以边干边饮边干边看民族歌舞、服饰表演,欣赏白族的茶文化。

白族婚礼

白族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可以与其它民族通婚,小家庭制。子女结婚后,即分居,父母多同游子同居。白族地区招男子要改名换姓才有继承权,妇女一般掌握家庭经济。男女婚前自由,通过交往或节庆活动结识女友,自由恋爱,但要由父母请媒人,“八”字相合后选择吉日,行“鸡酒礼”定婚才行。所谓定婚,就是男方给女方送一瓶酒、一只公鸡、若干礼金,女家请男方喝三道茶、吃晚饭。白族婚礼十分隆重,以“踩棚”、“正喜日”、“散客”三日为标准。头天日“踩棚”,白天搭踩棚,杀猪宰羊,给女方送衣物箱笼才彩里礼,夜晚由民间艺人在彩棚里演唱“吹吹腔”、“大本曲”,称之为“板凳戏”。第二天为“正喜日”,新郎用花轿迎接新娘,新娘要哭别父母、兄妹,沿途伴奏锁呐。到南方家门时,新郎要背新娘进洞房。而后新男新娘在司仪官的指点下于大堂之内行大礼、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旋即抢先入洞房、争坐床头,意为先入为主。正喜这天,白昼通宵达旦地伴奏“锁呐”、“吹吹腔”、“大本曲”,热闹非凡,宾客满坐,喜吃八大碗、痛和大晚酒。第三天“散客”,由新娘亲自烹饪鱼菜招待亲朋好友,叫“吃鱼宴”。新婚后三日新娘才回门,七日新郎新娘到本主庙祭本主,叫“颂平安子”,意为早生贵子早点富、早发财。衼?/font>

白族民居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文化是经过上千年的历史岁月,在生活,生产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乡土文化,是大理地区建筑文化的主楼,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白族民居铣址多依山傍水,“三坊一照壁”是白族民居建筑的主要平面布置形式,“四和五天井”是白族民居典型的平面布局,装饰的精致的门楼,精美华丽的照壁与造型优美的房屋有机组合,加之院内林木花卉陪衬,使“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恰似一件件艺术作品。白族民居的用木材色调和装饰等有自己的特点,除通用的工木外,还用大量的石材作板材。且在建筑中形成了一些风俗习惯和规矩,门楼采用殿造型,飞檐串角,再以泥塑造],木雕彩画,大理石屏,凸瓦青砖等组合成风富多彩的立体图案,整体风格既富丽堂皇又古朴大方,还令人神往。

白族服饰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白族人民穿上白族服装更象花。白族人民惯用纯棉白布棉麻混纺布制成扎染布料和用丝绸布料来做成衣服、鞋、帽、手巾、包头等她们采用的这些布料质地轻柔、透气性好、面料局有吸汗、消炎、杀菌、护肤的保健作用。男子的服饰各地大致相同,一般为头顶白色包头,上身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色领褂,下身着蓝黑色的长裤。有时还背花布包、背长刀。妇女与儿童的服饰则各地差别较大。大理一带的白族少女戴绣花头饰,绣花头饰的四个主要部份还分别代表上关花、下关风、洱海月、苍山雪。上身着白色衬衣、红领褂,系绣花围腰,下身着白色长裤,脚穿绣花鞋。色彩明快、大方充分体现了白族少女热情、爽朗的性格和白皙嫩艳的肌肤。

白族歌舞

大理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不管男女或老幼,都能歌善舞,这正如俗语说的那样,没有歌或舞,生活也就失去了情趣和光彩。大理的歌舞最早产生于商朝或战国时期的“踏歌”(即打歌)。白居易曾目睹了铜鼓舞的表演,形象地写下“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千击纹身踊”的诗句。公元238年,唐曾向南诏赠送了西北的“龟兹乐”和“胡部乐”及乐工,对丰富和发展该地区的文化艺术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与南诏毗邻的缅甸(骠国)的乐曲也在唐朝时期流入南诏的艺术湖海。这是历史上南诏与中原文化互补相融的一个典例。源远流长的艺术之河使洱海享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流传至今的白族组合性大型歌舞“绕三灵”融诗、乐、舞为一炉,成为白族狂欢节的主要活动内容。大理地区的白族调,即是栽插时节的春耕曲,又是船家捕捞时的渔歌,同时还是樵子或牧人的山歌,集中表现在剑川石宝山歌会、大理“耍海会”、“栽秧会”、洱源“田家乐”、“春王正月”等农事和民俗活动中。西部漾濞县的彝族歌舞、永平县回族的“花棒舞”、苗族的“踩花山”、云龙僳僳族的“瓜七七”、南部巍山、南涧彝族“打歌”、东部宾川僳僳歌舞和花灯、祥云、弥渡县的花灯歌舞、北部剑川、鹤庆、洱源县的白、藏、纳西、汉等民族歌舞,形成了大理丰富多彩的欢歌狂舞。

云南各族妇女素有挑花绣朵的传统,她们常常通过绣制花鞋来显示自己的心灵手巧和刺绣技艺。绣花鞋既用来美化生活,也用于人际礼仪活动中,比如大理的白族姑娘出嫁之前,她得绣制几十双花鞋,作为婚嫁之日赠送亲友的见面礼:送给公公婆婆的是绣有寿字图案的大红寿鞋,送给未婚姐妹的是绣有山茶花、牡丹花图案的鞋,以祝她们找到如意郎君……云南民间绣花鞋的鞋后跟,往往多出一块高出鞋帮的布,让外地人见了称奇道怪,其实,这是当鞋拔子用的。

洞经音乐

洞经古乐是一种集道教、唐宋音乐、南诏大理国宫庭音乐、龟兹乐、佛教音乐、儒教音乐、江南丝竹、南北曲及多种民族民间音乐为一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品种,不仅历史悠久、来源广泛,而且完整地保存了各种古代音乐的原生表现形态,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洞经古乐的真正发源地是大理。最初的洞经古乐产生于元末明初,具体发源地位于苍山中和峰的著名道观玉皇阁(今中和寺),最早产生时间大约在元大德至大年间(公元1297年至1311年)。也就是说大理不仅是洞经古乐的最初发源地,而且大理洞经古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洞经古乐内容丰富,音乐风格奇异,曲优 美古朴,即有道教音乐的飘逸,宫庭音乐的典雅,江南丝竹的优美,儒教音乐的浑厚,也有多种民族古悦耳饿额的风韵,是中国古代音乐的精品,具有极高艺术品位和欣赏价值。大理是洞经古乐的发祥地,洞经古乐的故乡,是大理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三月街

三月街,又名“观音节”。相传唐永徽年间,观音菩萨前来大理用白语讲经说法,听众越聚越多,形成集市。后来因大理是通中原与东南亚诸国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商口岸,商品经济日渐发展,逐渐演变为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商贸集会。每年农历3月15日至21日,滇西各少数民族便纷纷前来,在苍山中和峰下进行牲畜、药材等土特产的交易,省内外均有人来参加,规模宏大,闻名中外。据《大理县志稿》记载:“盛时百货生意颇大,四方商贾如蜀、赣、粤、浙、桂、黔、藏、泰、缅等地,及本省各州县之云集者殆十万计,马骡、药材、茶市、丝绵、木材、磁、铜、锡器诸大宗。1991年起,三月街已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节。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和文艺体育盛会,共同欢庆,每逢街期人潮如涌,川流不息,各族服装,争奇斗艳;赛马场上,各族骑手角逐竞技;对歌场上,尽情欢舞,歌声此起彼伏;各族群众的民间歌舞,使人目不暇接,非常热闹。在商市贸易上文经结合,成交数额较大,成了大理主要经贸交易会。

大理的主要民俗活动及民族节日

名称

日期(农历)

地点

朝鸡山

1月初1至15日

宾川鸡足山

葛根会

元月初五

大理三塔

松花会

元月初九

大理、巍山道教寺观

花灯会

元月初十五(元宵节)

弥渡密址

彝族年节

二月初八

巍山彝族寨

花朝节

二月十四日

大理、剑川县城

观音会

二月十九日

大理观音堂

小鸡足歌会

三月初三

大理无为寺

三月街

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

大理城西

浴佛节

四月初八

佛寺庙宇

蝴蝶会

四月十五日

大理蝴蝶泉

红山本主会

四月十五日

洱源双廊红山

绕三灵

四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

大理庆洞村

栽秧会

栽插季节

大理、洱源白族村寨

朝南斗

六月初六

道观寺庙

绕海会

六月十五日

剑川剑湖

火把节(彝族)

六月二十四日

巍山、南涧彝族村寨

火把节(白族)

六月二十五日

白族各村寨

海灯会

七月二十三日

洱源茈碧湖

石宝山歌会

七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

剑川石宝山

骡马会

八月初

剑川金华镇

耍海会

八月初八

大理城郊才村

将军洞庙会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下关将军洞

南诏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坝子东南部,地处东经100°14'——100°25',北纬25°9'——25°17'之间。

全镇国土面积149.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770亩,人均耕地0.56亩,林地面积1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5%。 境内河谷、盆地、山地相间分布,地势东高西低,中间为盆地,东西两面为半山半坝,国际性河流—红河穿境而过。南诏镇东西长,南北窄,地势较为平坦。

土壤以紫色土和水稻土较多。 南诏镇境内山体高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立体气候显著,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呈现各种山体气候类型。

南诏镇气候属高原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干夏湿、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夏秋多雨、冬春多旱,年湿差较小,日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6.1°C,年平均降雨量804毫米,年平均日照2318小时,无霜期245天。最大风速20米/秒,风向多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米/秒。春季回复早,但不稳定,2月份常有“倒春寒”,8月份也常有低温。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86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