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治疗流鼻血的偏方吗?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2-19 22:40:02
字号:

制止流鼻血几个小偏方:

有治疗流鼻血的偏方吗?

方法1.巧治流鼻血:藕节(药店有售)、芦根(药店有售)等量,一起切碎,煎一碗水一次喝下,一日二次,连用5日,清热止血,永不复发。

方法2.荷叶粥:配料:粳米250克,鲜荷叶半张。荷叶粥有清热解暑,凉血止血功效。适宜于夏季中暑所致头昏恶心,腹胀便溏、不思饮食及吐血、流鼻血等。

流鼻血时:不能躺下,头也不能向后仰,更不能用棉球堵住鼻子。需要坐下,头稍稍往前低,最好用带冰的水袋放在鼻梁上,如果身边没有,那么把手绢用冷水沾湿,然后用手绢用力按住流鼻血的那个鼻翼2-3分钟,这时用嘴均匀呼吸。

中暑的症状一般为:热射病型体温略有升高、头昏头痛、烦躁心慌、全身无力、口渴舌干、恶心、大量出汗,这些都是中暑先兆,若未及时采取措施,则出现高热、颜面潮红、皮肤灼热、无汗、呕吐、流鼻血、步态不稳,甚至昏倒;循环衰竭型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冷湿、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神志恍惚甚至昏迷;热痉挛型表现为体温可能不高、腹部及四肢肌肉痉挛,疼痛难忍;日射病型出现头晕眼花、剧烈头疼、恶心呕吐、烦躁不安或昏睡、脉搏细弱,一般情况下无体温升高。 当有中暑先兆时,将患者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喝些清凉饮料很快就会恢复。高热的病人,应首先脱离炎热环境,安静仰卧,头部垫高,松解衣领扇风,头部作冷敷,用50%的酒精或白酒擦身,少量多次地给予冷的淡盐开水或清凉饮料。如有昏迷,可刺激急救穴或给氨水闻嗅,并在四肢作重推摩和揉捏。对较重的病人,特别是昏迷的,一方面进行急救,一方面迅速准备送医院治疗。 多喝防暑养生饮料也是预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以下介绍几种: 山楂汤:将山楂片100克、酸梅50克加3.5公斤水煮烂,放入白菊花100克烧开后捞出,然后放入适量白糖,凉后即可饮用。 冰镇西瓜露:将西瓜去皮、去籽、瓜瓤切成方丁,连汁倒入盆内冰镇。然后用适量冰糖、白糖加水煮开,撇去浮沫,置于冰箱内。食用时将西瓜丁倒入冰镇糖水中即可。 绿豆酸梅汤:将绿豆150克、酸梅100克加水煮烂,加适量白糖,凉后即成。 荷叶凉茶:将鲜荷叶半张撕成小片,与白术10克,藿香、甘草各6克共煮20分钟,加入适量白糖,凉后可饮。 金银花汤:金银花30克,加适量白糖,开水冲泡,凉后即可。 西瓜翠衣汤:西瓜洗净后切下薄绿皮,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加适量白糖,凉后可饮。 食盐甘草冷饮:甘草15克,加少量食盐,沸水冲后浸泡1小时即可。 天气比较炎热,师兄照顾孩子们,多加辛劳,注意防暑!

 鼻出血可归为虚实两大类。属实者有肺热,胃火,肝火;属虚者有肝肾阴虚,阴虚肺燥,脾不统血。实证者因火热迫血妄行而致衄,虚证者因阴虚血热或气虚不摄血而鼻衄。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鼻出血治疗 中药 方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鼻出血治疗中药方

  中医 诊断

 肺经热盛

 证候:鼻衄发作突然,鼻血点滴而出,色鲜红,量不多,鼻腔干,可伴有 咳嗽 痰黄,口干身热。鼻肌膜色红或在易出血部位见有糜烂,舌质红,苔薄白而干,脉数。

 辨析:燥热之邪犯肺,肺经热盛,热邪上壅鼻窍,伤及脉络,血溢脉外而鼻衄;邪热壅肺,故咳嗽痰黄;邪热未入里扰血,故出血不多;燥热伤津,则鼻干、口干、身热;舌、脉均为肺热之象。

 胃热炽盛

 证候:鼻衄量多,血色深红,鼻肌膜色红干燥,可见出血点。伴见烦渴引饮,或齿龈肿胀,衄血,大 便秘 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辨析:阳明为多气多血之府,其火最盛。胃热炽盛,上扰鼻窍,络伤血溢,故出血量多。热灼津亏,则口干,鼻燥,齿龈红肿,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脉均为胃热炽盛之象。

 肝火上逆

 证候:衄血较多,色深红,时作时止,来势骤急,伴有烦燥不安,头痛,眩晕, 耳鸣 ,口苦咽干,胸胁胀满,面红目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辨析:肝主藏血,为刚脏,其性劲急;肝火上逆,扰及鼻窍,迫血外溢,出血量多且不时而发;火热上扰清窍,则头痛,眩晕,耳鸣口苦、咽干;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故胸闷胀满,烦躁易怒。舌、脉均为 肝火旺 盛之象。

 肝肾阴虚

 证候:鼻衄时作时止,血色淡红,量不多,渗血沥沥。兼证:口干津少,耳鸣,目眩,心悸失眠。舌红绛少苔,脉细数。

 辨析:肝肾阴方,虚火上炎,灼伤鼻窍,故鼻衄血色淡红,渗渗而出;虚火上扰清窍,故眩晕、耳鸣;水亏火炎,心肾不交则心悸失眠,口干津少。舌、脉均为阴虚之象。

 阴虚肺燥

 证候:涕中带血,量少,多于擤涕、揉鼻、喷嚏时诱发,鼻肌膜干燥或干萎,或有干痂附着,伴有口干、咽燥、咳嗽少痰。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辨析:燥邪伤津,肺阴不足,津液无以上润,则鼻干、口干、咽燥,常有鼻衄发生;阴津亏耗,鼻失所养,肌膜干燥或干萎;肺阴不足则咳嗽少痰。舌、脉均为阴虚肺燥之象。

 脾不统血

 证候:鼻衄渗渗而出,淋漓难止,血色淡红,鼻肌膜可见表浅溃疡,出血量可少可多,但其势较缓;兼见面色不华,神倦懒言,头昏眼花,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脉缓弱。

 辨析:脾气虚,气不摄血,血无所主而外溢,气血不足,故衄血色淡;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故面色无华;脾虚失运,故食少便溏,神倦懒言,舌、脉均为脾虚之征。

 中医治疗

 治疗中应根据病情,掌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鼻衄发作时应采用冷敷,压迫止血,鼻内填塞等外治法止血,再分析鼻衄的病因,进行辨证施治。

 辨证选方

 肺经热盛

 治法:疏风 清热 ,凉血止血。

 方药:黄芩汤(《医宗金鉴》)加减。黄芩9g,山栀子9g,连翘12g,桑白皮12g,薄荷9g,荆芥6g,赤芍12g,丹皮12g,麦冬9g,白茅根15g,侧柏叶9g,大蓟9g,小蓟9g,甘草6g,咳嗽痰稠者加瓜蒌仁、贝母。

 胃热炽盛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清胃汤(《脉固症治》)合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减。黄芩15g,黄连6g,芦根12g,藕节9g,升麻9g,生石膏(先煎)30g,生地15g,丹皮12g,赤芍12g,犀角(冲服)2g,大蓟9g,白茅根15g、若失血过多,加黄精、桑椹子等以养血止血。

 肝火上逆

 治法:清肝泻火,降逆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龙胆草6g,山栀子9g,黄芩9g,柴胡12g,木通6g,生地15g,车前子18g,泽泻2g,当归12g,甘草6g,羚羊角(冲服)1.5g,代赭石15g,钩藤15g,茜草12g,侧柏叶9g。血量多可酌加白茅根、仙鹤草、旱莲草等,口干甚者,可加麦冬、元参以养阴生津。

 肝肾阴虚

 治法:滋养肝肾,养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汤(《医方考》)加味。熟地黄15g,山萸肉9g,山药30g,茯苓12g,泽泻12g,丹皮6g,知母6g,黄柏6g,阿胶10g,旱莲草12g,桑椹子9g,仙鹤草9g,白及9g。

 阴虚肺燥

 治法:养阴清肺,润燥止血。

 方药: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加减。生地黄15g,麦冬9g,白芍15g,丹皮9g,玄参12g,贝母9g,白茅根15g,旱莲草9g,藕节9g,侧柏叶9g,甘草6g。

 脾不统血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止血。

 方药:归脾汤(《济生方》)加减。人参9g,黄芪15g,白术9g,茯苓12g,当归12g,生地15g,阿胶10g,木香9g,炒枣仁30g,大枣5枚,仙鹤草30g,血余炭9g,桑椹子30g,桂圆肉6g。若大衄不止,出血过多,面色苍白,心神恍惚,有阴脱阳亡之危急证候,宜急投独参汤,或加附子以回阳救逆。

 其他疗法

 冷敷法与压迫止血法

 1.冷敷法:用冷水浸湿手中或冰袋,敷于患者额部或颈部,有抑阳 降火 ,凉血止血的作用。《太平圣惠方?第三十七卷》道:"盛新汲水淋颈后宛中,淋不止。一两罐即瘥。"

 2.指压法:以手指掐压患者正中发际1~2寸处,或将两侧鼻翼向中线方向压迫止血。

 中药局部外用

 1.香墨浓研,滴入鼻中。

 2.将云南白药、白及粉或三七粉吹入鼻腔出血处。同时压迫止血。

 3.将上述止血药或马勃,百草霜,血余炭等涂于棉片上,贴于出血处或塞于鼻腔。

 4.用棉球浸透复方薄荷油再蘸西瓜霜(西瓜霜主要成分为西瓜霜,黄连,贝母,罗汉果,广豆根,梅片等)填塞局部1小时后取出,每日1次,连用3天;同时内服中药清肺止血汤(由黄芩,山栀,生地,丹皮,茅根,藕节炭,侧柏炭,茜草,桑白皮,当归,黄芪,甘草组方)取得较好效果。

 5."复方止血油"局部应用:将白及加工提取,加麻黄素粉,制成油剂。用时将止血油滴入棉片,塞于鼻出血部位。

 6.中药止血药膜的应用:以血余炭,血竭、三七、大黄、蒲黄、白及,五倍子、枯矾各等量加工成粉,过120目筛,以聚乙烯醇为基质成膜,紫外线消毒后备用,分成10?200px大小,用时置于鼻出血处。

 7.白矾研成细末,用时将棉球蘸白矾末,塞于鼻腔止血。

 8.芦荟研粉,用凡士林纱条粘着,填塞鼻腔止血,或取芦荟粉0.5~1g加温开水5~10ml搅化,滴鼻。

 9.将大黄碾成粉末,过筛后炒制成炭,用2%甘油水溶液浸制纱条或棉片,止血时应用。

  针灸

 1.取穴上星,委中,合谷,少商,气海,足三里。先于委中,少商刺血,再刺上星,合谷,留针20分钟,10分钟行针1次。

 2.火柴灸治疗鼻衄:在磷片上划燃后,对准少商穴迅速点灸,手法轻,瞬时灸穴,听到"啪"的响声即可,灸后局部出现米粒大瘢痕,再以同法点灸身柱,鼻衄明显减轻。

 3.指压百劳穴2~5分,可止鼻衄。

 4.耳针止鼻衄:取鼻的同侧耳穴内鼻,外鼻,神门等耳穴按压王不留行粒,可作为鼻衄的辅助治疗。

 5.导引法:令病人双足浸入温水中或将大蒜捣烂,敷于足心涌泉穴上。亦可将吴茱萸捣成末状,炒热,调醋,敷于双足上。有引血下行,减轻鼻衄的功效。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zz/2_686306.html